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2272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2. 水力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灌溉工具革新极大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下列有关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2、曹魏时期的翻车 B.战国时期的都江堰C.汉朝的漕渠 D.唐朝的风力水车3.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4.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5.

3、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6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 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该作者旨在强调 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中南沿海倭患7.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4、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D缺乏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的要素8.“1492 年 10 月 12 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5、)A.“英雄 ”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 C.“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 年至 1763 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 ”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10. 1609 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 世纪的华尔街” 。 “某地”是指 (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

6、的巴黎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11.19 世纪末,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对以上材料理解有误的( )A英国因工业革命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 B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C反映了她为工业革命到来而兴奋不已 D反映当时大量的加拿大人移民到英国12.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BB 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 19 世

7、纪后期经济衰落C C 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D 代表德国,19 世纪 60 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13.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4.下面是“18721894 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 (以海关两为单位) 。准确的解读是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C中国的进出品结构趋向合

8、理 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15. 19 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16. 让子弹飞是 2010 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影,票房突破 7 亿元;让子弹飞中的许多台词在网络流行,一些网友还创造了“让子弹飞”网络语言;电影的人物造型独特,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电影的拍摄地广

9、东开平碉楼,游客数量激增。这表明,电影具有以下功能娱乐功能 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 商业功能A. B. C. D.17. 20 世纪 60 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C “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18. 1956 年 2 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 ”这表明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19.

10、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 ,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20.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 16 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 ,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2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

11、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22.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 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23.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

12、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 17 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 3 倍。 ”这说明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作用是 ( )A. 政府减少了经济干预 B. 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C. 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 能够彻底克服经济危机24.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 A.余粮收

13、集制导致农民粮食短缺 B.取消自由贸易导致商品短缺 C.农民生活困难、消费品匮乏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5.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 年1980 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4 小题,共 50 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 分)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1927 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20 世纪 3O 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 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 ,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 “退却”的?(2 分)罗曼 罗兰所说苏联 30 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的含义是什么?(3 分)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罗斯福:噢,为啥?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罗斯福:哈哈。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