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2200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摘要: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延续与进步的必然逻辑,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超载、资源枯竭、人力资本流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挑战。因此,探究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总结、镜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理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逻辑。其次,分别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积累三个层面阐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最终提出“一转变、二推进、三完善”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内在逻辑 2003 年 7 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共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将

2、科学发展观加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强调,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自然、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近年,中国经济增长疲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数据整理计算,经济增长已从2007 年 14.1%下降至 2016 年 6.7%,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三期叠加”复杂局面,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呈现“L” 特征,依靠三驾马车拉动的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亟需转变、人才流失严重,据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待遇过低人才流失,导致中国社工在岗人数缺口 70 万。加之近年,空气质量超标,雾霾污染频发,以京津冀为例,据环保部大气管理司司长刘炳江透漏,京津冀区域 13 个地级及以上

3、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为 56.8%,衡水、保定、石家庄等地达标天数比例不足 50%,2016 年 11 月12 月期间京津冀地区 PM2.5 浓度为 135 微克/立方米,仅 12 月份发生 5 次大范围空气污染事件;生态环境空间过度挤压,草原超载,中国约 20%的脊椎动物和 10%的高等植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探索适合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任务迫切且意义重大。 一、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 从约公元前 239,先儒们就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逻辑的论述,例如,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曾提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

4、岂不获得?而明年o 兽”。至近年,习近平提出“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执政思想。任何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必须具备可持续发的内在逻辑,任何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文明,不论何等灿烂,必将如玛雅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现代社会,人类在探索社会可持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迅速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环境运动开始兴起。20 世纪 70 年代环境科学的兴起,为可持续发展逻辑奠定了科学基础。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中,并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至今世界环境日已经 4

5、0余载,环境日的主题从 1974 年的只有一个地球,到 2017年的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断深入。2000 年 189 个国家联合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 ,确立以1990 年为基础以 2015 年为时限的千年发展目标,随之“里约+5”、 “里约 +10”再次重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逻辑,呼吁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2015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一致通过 2030 议程,制定出包含 17 个领域、169个具体目标、231 个观察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人类可持续发展实践历程共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 19

6、世纪 70 年代,二战结束,工业发展迅猛,导致环境问题严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表现出重环境、轻经济增长的逻辑特征;第二阶段,19 世纪80 年代至 20 世纪末,贫困问题、经济发展并重,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表现出兼顾环境与发展的逻辑特征。第三阶段,21 世纪初至 2015 年,千年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现出经济、社会、环境三维一体的逻辑特征。第四阶段,2015 未来 15 年间,2030 议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现出以人为中心、国际合作、和平、繁荣、全球环境安全五维一体的逻辑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探索过程,丰富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关系整个人社会未来的兴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历程

7、的探索对未来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基于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索社会我国可持新发展的战略路径。 二、 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本文借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历程经验,总结可持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梳理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个维度的问题,即经济增长方式、生态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积累。 1. 我国尚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缺乏可持续发展逻辑。粗放型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效率投入、利用,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模式。然而,资本投入导致生产要素边际效率降低,且产业资本投入易受利率影响,因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8、呈现高耗能、高成本、低产出的特点。近年,我国房价高涨、制造业发展低迷,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过度依赖,科技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带动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逻辑。据中国青年网 2017 年 4 月 3 日报道,4 月 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基础上设立雄安新区,当晚有大量民众连夜从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等地驱车赶往雄县购房、购地,4 月 2 日晚雄县大、小宾馆均无闲置房间,雄县这平日无人问津的县城,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雄安新区的重要性及意义必然超过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道路中的一个重大创新。然而,民众对待国家兴衰之大计,并未

9、表现出投身双创事业的激情,而是连夜驱车炒房、炒地。据搜狐财经报道,2016 年 9 月 27 日天和防务转让北京三处房产,盘活公司存量资产,预计产生收益 1 000 万元。*ST 宁通 B 公司转让北京两处房产,预计收益 1 200 万元,尽管无法弥补亏损,但是避免了公司破产,上市公司靠卖房来自救。产业结构的单一,资本产生较大程度的集聚,必然导致房价高涨,房地产暴利的诱惑下,由此诱发了做实业不如买房子的错误观念。加之,资本过度集中导致资本边际效率大幅度降低,固定资产领域经济泡沫不断累积。实业家、制造商转变为既得利益阶级,本应用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资本,现在成了腐蚀实体经济以及企业家创新精神、制造泡沫、阻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罪魁祸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对固定资产投入的过度依赖,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经济增长能否摆脱资本投入束缚,能否改善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以及能否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的关键。同时更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