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论“担当”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2150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论“担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曾国藩论“担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国藩论“担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论“担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国藩论“担当”1.原典:“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2.原典:“余即日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人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3.原典:“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却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

2、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白话】“君子之道,莫大于在天下倡导忠诚。世俗败坏的时代,社会上下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妄念和贪欲,人们互相欺骗,勾心斗角,为了自己的安乐而加害于他人,不愿承受一点困难和损失,也不愿意为拯救天下贡献丝毫之力。直到有一天,出现了忠诚之人,努力来改变这些风气,他能够做到克制自己的欲念而且对他人抱着仁爱之心,抛弃虚伪和欺骗的手段而推崇忍让和奉献。身心遭受了很大的困难,但从来不驱使别人和自己分担,而对别人的奉献却十分大方,就象外出远行回家那样把钱财看做身外之物。于是大家都效仿他的所作所为,也都

3、以苟且偷生为辱,以躲避困难为耻。哎呀,我家乡的数名君子之所以鼓舞群伦,历时九年而勘平大乱,不是拙与诚的功效吗?”4.原典: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却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尽己之性而知天命。天下事患不思耳,何患不可为;天下才患不求耳,何患世无人。弟必扶病强撑,决不告饶。楚疆危,弟愿生死以之,当以大担量,必放心放手,然后推位让贤,有一分不安,决不推诿也。人莫患于不智,又莫患于不愚,智与愚合,而力量乃大。一入仕途,总是碰境,古人所谓待罪也。 白话: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如履薄冰,却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算是自己尽了最大努力,余下的就是听天由命了。天下事怕只怕不去思考,不必担心做不到;天下的人才怕只怕不去

4、寻求,不必担心国无良才。我一定带病坚持到最后一步,决不后退。湖北境内如果出现危机局面,我愿意拼尽老命前去保卫。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我才会退位让贤,有一点安排不好,做得不够,我就决不推诿。做人最大的害处在于不聪明,也在于不糊涂,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该装糊涂的装糊涂。两者相结合,力量才大,才会无坚不摧。一旦踏入仕途,就会到处碰壁,这是肯定的,古人把这个形象地称作“待罪” 。5.原典:“臣之愚见,欲纯用重典以除强暴,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臣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但愿通省无不破之案,即剿办有棘手万难之处亦不敢辞。 ”6.原典:“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

5、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难禁风浪四字譬还,甚好甚慰。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 白话:“担当大事,都在掌握明强两个字上。 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五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愚昧变为聪明,使柔弱变为坚强。所有的事,没有志气和刚气都无法成功。即使是修身养家,也必须以明强为根本。 难禁风浪这四个字说得很好,大慰我心。自古以来,豪杰之士都以这四个字为大忌。我家祖父教导我们,也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6、所以男儿自立于世,一定要有倔强之气。只是好几万人被困于坚固的城池之下,最容易暗中销磨锐气。你能使数万人的刚强士气长时间不被销磨折损,这正是你的过人之处,更要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7.原典:“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盖容则恕人,忍则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一善之长,即为炫暴;一言之誉,即为动容,皆无涵养之人,薄福之人也。昔人谓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白话:“有包容的人品德就会高尚,能够忍耐的人做事才能够成功。气量大了就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能忍耐做事情才有持久力。一点点不如意就勃然大怒,点点不称心就愤然发作,一点点善长就向他人炫耀,听到点点夸奖就激动万分,这些都是涉世不深、涵养不够、心胸狭窄的表现,这样的人也是薄福之人。古人说:气量会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增长,遇事不喜不惊,才可以担当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