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1909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负债包括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资产租入、向外拆借等多种形式。提出负债经营是与企业所有者权益资本经营相对的。负债经营是指企业利用借入资金弥补自有资金不足,通过合法途径,有偿利用他人资金来进行经营管理以获取利润的活动。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负债经营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对负债的数量、限度、方式把握不合理,或者对资金使用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债务规模过大带来的风险。一旦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失误,投入资金不能及时回收,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就可能被申请破产而倒闭。2、由于企业对未来的现金收支不稳定和账款回收发生困难,会使企

2、业资金调度陷入困境,这样,企业虽在经营上能获利,但却要用贱卖动产、不动产或其他方式偿抵债务,从而加大破产的风险。3、当国家宏观政策实行向消极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资金供不应求,这样使企业偿债成本增加。此时,如果企业的经营利润不足以折偿债务利息,使企业赔本经营,可能导致破产。总之,随着债务比例的增大,企业对外依赖性就越强,企业丧失自主权的风险就越大。二、负债经营成功的前提是成功地经营负债既然负债经营存在着风险,必须定期对负债经营进行分析评价,以了解企业负债资金实际运用效果偏离计划效果的原因,从中找出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作为企业决策者,不仅要敢于负债经营,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负债

3、经营。那么,企业如何正确地进行负债经营呢,如何界定一个企业的负债经营是适度的呢?我们可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1、负债数量应适度。企业在准确预测市场的基础上,以既定经营计划为依据,科学测定并确保实现取得和归还负债资金的量。具体对企业债务数量的适度进行判断,可将其新增债务前后的权益率进行比较,在企业负债资本结构确定的前提下,如果新增债务后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新增债务时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则可认为此时债务数量适度;反之,债务量过大,应当减少负债规模。也可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分析来判断,一般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 50%为宜。2、资本结构应适当。这须着重考虑以下两个比例关系。一是企业的债务

4、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考核指标主要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即负债总额对所有者权益总额比率关系。其计算公式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这一比率可用以表示负债中所有者权益的百分比。假设某企业此项比率为 100,则表示 2 元的资产中有 1 元是向外借入的负债,另 1 元为所有者所有。比率越高,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弱,比率越低,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二是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其考核指标主要有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如流动负债比重过大,则财务风险相对增加,因为流动负债偿还期短,偿还时间弹性小,一旦现金周转不畅,就会出现偿债危机。并且,由于

5、流动负债使用期短,企业需要频繁融资不断重新举债,不断承担举债失败的风险,长期负债较之于流动负债,虽然相对安全,企业不必经常为筹资而奔波,但却要付出较高的筹资成本代价,造成企业的筹资高成本,使企业发生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因而,长期负债的比重也不宜太大。负债的结构取决于企业资产的性质,企业资产越容易变现,则清偿债务的能力越强,采用流动负债的可能性越高;否则,就应该较多地采用长期负债。3、负债时机适度。即负债的时期尽量符合企业业务经营周期。过早则使资本闲置,增加资金成本;过迟则会失去资金使用的实效,丧失投资获利的机会。科学预测业务经营期,准确把握用款时间,使举债期与业务经营期尽量统一。确定举债期的前提

6、,是科学决策经营预算 (包括投资预算),而科学决策业务经营预算的前提又是科学预测市场变化。决不可主观臆断,更不能凭行政命令预测市场。4、财务安全。财务安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的界限不是资不抵债,而是不能到期清偿到期债务。如果企业债务数量过大或负债比重过大,一旦出现财务管理或资金运作的失误,致使到期无力支付债务利息和本金,即使企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有可能遭遇到破产的厄运。企业在负债经营条件下的财务安全,即使在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的情况下,应着重考虑不能无限度地举债。负债过大,会使企业承担较大的固定利息支出压力。一个企业可能盈利能力很强,但一个会计期间的盈利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而一个会计期间盈利增长背后,可能潜伏着今后几个会计期间的财务费用增长。因此,应兼顾企业利益和财务风险,充分考虑企业在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和稳定程度,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以确定最佳负债规模,保持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的适当比例,既要利用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承担过高的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安全与稳定。如此,只有把握好负债经营的适度性,使企业既有效地利用投资机会,又不致于面临倒闭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