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1674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年级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亲爱的同学,请仔细审题,细心写答,相信你能会有出色的表现!1 试题卷共 8 页,全卷满分 180 分;2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C12 H1 O16 N14 Fe56 Mg24 S32 Ca40 Cl35.5 Cu64 Ag108 Zn65 Al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碳酸钠- 纯碱-Na 2CO3 B氢氧化钙- 石灰石-Ca(OH) 2C氧化钙- 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烧碱-Na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和碱中一

2、定含有氢元素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3某同学因怕上课迟到,一口气便从一楼跑到四楼,用时 10 秒。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A5 瓦 B50 瓦 C500 瓦 D5000 瓦4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 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 O 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乎衡,则( )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

3、5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气筒很快变热,这个现象说明( )A人的内能传递给打气筒B活塞受到挤压发生形变产生内能传递给打气筒C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气体温度升高,再传递给打气筒D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传递给空气和打气筒6撑杆跳高运动是一项很刺激的体育项目,当我们看到跳高运动员越过近一层半楼高时,总发出赞叹声并惊讶于人类所达到的极限。小黄同学这次看到广东亚运会上的撑杆跳高运动员从高高的横杆上重重地摔到垫子上时,忽然想了解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和杆子的能量变化,你认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摔到垫子上的一瞬间具有的动能最大B运动员在撑杆顶到地上的挡板时具有的动能最大C撑杆的势能不断在增大,而运动员的

4、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运动员在跃起后不断上升,是撑杆的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势能二、选择题(本题有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7某同学从资料上获悉,一些紫色叶或花瓣的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 )进行观察。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水8人体口腔内唾液的 PH 通常约为 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 10 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2性逐渐减弱,至 40 分钟趋入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9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是( )A石灰石与盐酸

5、 BBa(OH) 2+H2SO4CFe 2O3+HCl DNaOH+HCl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中,NaOH 固体和 NaOH 溶液都应密封保存B可用 Ca(OH)2 治疗胃酸过多CNaOH 做干燥剂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易潮解D兔毛放入烧碱溶液中加热会溶解11NaCl+CO 2+NH3+H2O=NaHCO3+NH 4Cl 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 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NaHCO 3不是纯碱C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为 NaHCO3的不饱和溶液DNaHCO 3是一种盐类物质12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A尿素CO

6、(NH 2) 2 B碳铵NH 4HCO3C硫酸铵(NH 4) 2SO4 D硝酸铵NH 4NO313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 ,其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铜中混有 NaCl(AgNO3 溶液)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CO 2 中混有 CO2(NaOH 溶液)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14以铜、盐酸、氢氧化钠、空气、水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铜。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Cu CuO Cu(OH) 2BCu CuO CuCl2 Cu(OH)2CCu CuCl2 Cu(OH)2DCu CuO CuCl2 Cu(OH)215将一定质量的 a、b、c 、d

7、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Aa 和 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4.64g 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 a 与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16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在不考虑绳重及过摩擦的情况下,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减少重物的物重 B不改变物重

8、而把滑轮组换成另一种绕法C增加重物的物重 D增加提升重物的高度17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 C 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 1500 牛,且 AB=1.5 米,BC=0.3 米,CD=0.2 米,则要撬起该石块所用的力应不小于( )A500 牛 B 300 牛 C 200 牛 D 150 牛18如图钩码与装水的试管在定滑轮的两边处于静止(不计摩擦、绳重和空气阻力),用手指向上轻弹一下试管底部,试管离开手指后到与定滑轮接触前,试管将( ) A向上加速运动 B向上减速运动C向上匀速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19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

9、最省力的是( )20用一个机械效率为 70%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 2240 牛的货物提起,所用的拉力为 800牛,则滑轮组的组合至少为( )A 1 个定滑轮和 1 个动滑轮 B2 个定滑轮和 2 个动滑轮C1 个定滑轮和 2 个动滑轮 D2 个定滑轮和 3 个动滑轮2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至平衡。在烧杯里分别注入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若向右盘烧杯投入一定质量的镁,恰好完全反应,为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左盘烧杯里投入与镁质量相同的纯净金属是AFe BAl C Zn D Ag 22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

10、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 )食盐水 硫酸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A B C D 三、基础填空题(本小题共 44 空,每空 1 分,共 44 分)18 题图423将一根部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稀盐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现有 5 克表面部分氧化(变成 MgO)的镁带,跟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0.4 克,则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为 ;该镁带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现有一瓶未开启的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方框中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属于酸类物质,是因

11、为它电离时产生的 。(2)欲配制 20%的稀硫酸 200 克,需取出该溶液 毫升。26浓 H2SO4 稀释时,要 ,并不断搅拌,若反之则会酸液飞溅,造成危险。浓硫酸可作为干燥 H2 或 O2,是由于它有 性;它还有强烈的 性,可使白糖变成黑色。27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会造成伤害事故。(1)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取 CO2。若误用浓盐酸,则收集到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浓盐酸且有 性,挥发出的 气体会干扰实验进一步的进行。(2)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常用到许多试剂,实验时滴管不能未经洗涤就交叉使用,否则会引起药物污染、失效。如在盛石蕊试液的滴瓶中插入附有盐酸

12、的滴管,这瓶石蕊试液就会因变 色而失效;又如在盛 AgNO3 溶液的滴瓶中插入附有盐酸的滴管,会产生 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从 H 、O 、 C 、N、Fe 、Na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二个亚铁离子 ; 三个氢氧根离子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 ; 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纯碱的化学式是 。29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2-3ml FeCl3 溶液(溶液的颜色为 色)和 CuCl2 溶液,然后分别往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 1 毫升左右的 NaOH 溶液。可观察到盛 CuCl2 溶液的试管中出现 ,盛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出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和 。30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这是因为 。现有一瓶因露置于空气中而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要用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可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要除去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按 (写化学方程式)原理进行。31某同学为了探究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A 处应是 (选“银丝”或“铜丝” ) ,B5应是 (选“CuSO 4”或“AgNO 3”)(2)产生的现象是 ;(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