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1669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 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 1本次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我有幸能够参加,并在准备竞赛以及比赛过程中获益匪浅。我准备的是高中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 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在备课阶段我根据学校推行的“5121”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思考怎样贯彻落实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进行了大量的 资 料收集以及学习优质课视频之后,我大胆的尝试以表演的方式呈现整堂课,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现针对本堂课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1、闪光点1、较好的体现了“5121”模式,采取“提

2、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质疑教师评价教师总结”这一结构来呈现整堂课。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先提出教学目标 :(1)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如何?原因是什么?(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如何评价?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在课前做好预习,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并将重点内容在书上做上记号。2、采用历史小话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变法的命运”这一部分,以话 剧的形式呈现。第一幕: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就是否该变法展开一场辩论,第二幕:太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要求罢免王安石。通过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准备话剧以及表演话剧,让学生能够对王安

3、石变法 有深刻的了解,巩固课本内容,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吸引学生融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深入历史情境,体会变法的艰难曲折,达到教学目标。3、角色扮演深入历史,抓住学生的兴趣。就王安石变法对社会历史的影响着一部分内容,我设计了“神入历史”这一主题,展现了三个场景。1、假如你是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2、假如你是个富商或地主,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3、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有哪些?通过三个问题以及具体的情境对话,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会到王安石变法对的积极影响及其带来的局限性,对王安石变法有一个理性认识。4、合理运用了我

4、校现代化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将有关资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配合图片、文字以及视频资料,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5、贯彻了“以 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较好的完成了导学案中课堂测评的选择题和材料题,教学效果较好二、存在的不足1、关注全体不够。基础好的同学得到了较多的展示机会,学困生很少有发言机会,尤其是在讨论、交流环节表现的比较明显。2、个人展示较多,缺乏小组配合。在小组讨论后的展示环节,基本上重点在个人展示,缺乏小组合作展示小组交流配合。3、小组积极性不高。 有些同学在讨论过程中,缺乏

5、与组员的交流,不爱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展示过程中,积 极性不高。4、目标达成度还有待提高。从学生的回馈来看,还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如“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强兵之法的具体含义”还没完全掌握。而具体的归纳分析能力也有所欠缺。比如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一问题时,总结不到位。三、应对策略1、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明确学习小组成员的 职责,要求各 成员在讨论交流时,一定要畅所欲言,并针对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给予一定的奖惩 。2、贯彻落实好 “5121”教学模式。把师生在课堂教学的职责固化下来,教师尽量少讲、精讲,让学生展示自己、消化课堂内容。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以及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掌握基本的课堂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