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1309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姿态读诗内容摘要:诗歌的星空璀璨无比,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容易将诗歌教学肢解成字词的理解、句子的赏析、情感的分析,让灵动的语言变得干瘪,让自由的思想变得粗糙,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美好。教师要教出诗味,就要引导孩子“以文学的姿态” 读诗,通过朗读、感受、感悟、创作去打开诗歌丰富的内涵,从而养成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 关键词:初始感觉 诗歌气息 心灵成长 能力提升 阅读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素养,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王荣生教授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一书中,提到要以文学的姿态去读诗歌,那么怎样才算是“文学的姿态” ,笔者认

2、为 “以文学的姿态”读诗大概就是指能通过朗读、感受、感悟、创作去打开诗歌丰富的内涵,去触摸诗歌的种种侧面,揭示诗歌的意义和意味,从而观照读者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以文学的姿态”去读诗,如何设计诗歌的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诗歌教学的经验谈谈看法: 一、感觉你的感觉珍视初读的感受 诗歌创作最讲感觉,那么读诗也一样。有幸听过现代诗人王家新的报告,到现在记忆犹新的一句话便是,读诗,要珍视自己的第一感觉。笔者认为诗人所说的第一感觉除了是读完诗歌后的些许理解,更有读完后的疑惑。在交流理解与疑惑间,教师便可以把握教学的学情,学生懂的、不懂的,喜欢的、不喜欢的,都会在初读感受中显现出

3、来,而这便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上沈花末十四岁 ,学生初读后便能感受到诗歌所传达出的这个年龄特有的情感悸动,平静的,孤独的,但是很多孩子都还是徘徊在诗外, “你十四岁的脸颊是伏着墙壁/惊战的芦苇”,这句诗怎么理解?“为什么十四岁的柔情,是一次温暖的雪崩”等疑惑困扰着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初读感受透露了学生的学情,他懂的,他不懂的,这就是诗歌教学的起点,于是教师抓住关键句, “十四岁的柔情/是一次温暖的雪崩”,帮助学生打开阅读这首诗歌的大门,引导学生读出了十四岁这个年龄有温柔的忧伤,有不能自控的慌乱,还有汹涌的热情,执着的梦想,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年龄。把握学生读诗的第一感觉,抓住教学契机,学生更容易走

4、进诗歌。 二、感受诗的气息追求解读的广度与深度 每一首是都有属于自己的气息,诗歌的气息就是诗歌所传达的意义、意味。要让学生抵达诗歌的深处,感受每一首诗歌特有的气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解读诗歌的意象。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与情感流向。海子的日记 , “姐姐” 很有深意,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也是读懂这首诗的关键, “姐姐”既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情人,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理想、信仰等,笔者在上日记时,让学生去掉诗歌中所有的“姐姐” 读一读,然后将其放回再读一读,引导学生发现姐姐这个意向所传达的内容。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姐姐这个词很亲切,给人温暖,所以诗人与“姐

5、姐” 倾诉交流了一段时间,自己再也不感到荒凉了,精神得到了慰藉。也有学生说, “姐姐” 是一个依靠,因为有姐姐,于是“荒凉寂寞的戈壁” 也变得美丽了,哪怕此刻作者的内心是孤独的,但是此刻的孤独也是美丽的,这份孤独达到了一种唯美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这美丽的孤独和寂寞。诗歌深刻的内蕴就隐藏在诗歌的意象中。 二是关注词语的组合。诗歌是语言的魔方,语文特级教师金戈老师曾说要打捞语言背后所藏,诗歌语言的背后,站着作者,藏着他的思想和情感,要抵达作者情感的深处,就要抓住诗人个性化的语言。顾城的初夏 , “我脱去草帽/脱去习惯的外鞘/ 变成一个/淡绿色的知了 /是的/我要叫了”,两个 “脱”字, “淡绿色的

6、知了” , “叫了”等文字,就像王荣生教授说的,文字本身很普通,似乎没有好词好句的精彩,如果教师就此一草而过,那么学生也是轻描淡写的读读,不能真正去理解诗歌传达出来的气息。但细细咀嚼,诗人说自己变成淡绿色的知了,这个不太常规的表达,特殊的词语组合,充满童趣的想象其实表达出作者融入了自然,融入村庄;“我要叫了 ”,像是自言自语,那份孩子的自由自在,内心充满着的欢乐和喜悦,一种沉埋已久的活力和激情喷薄而出,一种想叫就叫的率性跃然纸上。在这个语境中这些普通的文字却不露痕迹地生动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挣脱束缚,抛却原有的一切,寻找全新的出口的率性与欢乐。所以读诗便是要读懂字里行间潜藏的意味,才能将诗读透,才

7、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生命内核。 三是抓住疑惑之。在教学顾城初夏 ,从学生的初读感受来看,学生们都觉得这首诗无论是它的语言、它的意境、它的情感都美得彻底,带着我们走进了以唯美的童话般的世界,但这首诗有中间出现了“不要相信我,也不要相信别人” 这样一句,并且放在诗歌中间,显得特别的突兀,大部分的同学都不能理解,于是,教师组织学生从这个问题开始,回到诗歌中,课堂一发不可收拾,学生的状态也变得积极起来:有学生说,诗人呈现的不是像前面一样描写人、写景,而是表达自己的一种观点,这么突兀的表达把这次美妙的回乡都打破了。 还有学生说, 之所以把村庄写的这么美诗希望村里的初夏是这么美的,心中所想的,眼中的初夏才会是

8、这样。诗人向往这样纯净得像孩子一样世界。但人总是要长大,总要走近成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总会有不可信,不如意,但现实又不断提醒着他,生活的真实总是残酷的摆在每一个的面前。所以这是诗人感性的回乡途中一点理性的不安的闪现,是美好而梦幻般的旅途中一隙不得已的苏醒。这突兀的两句融合在顾城的诗歌里,不漏痕迹地透入诗人灵魂深处的秘密。他在现实和理想间纠缠。诗歌就是诗人灵魂的出口。 从学生的疑问处入手,学生会开始占据课堂,他们自觉地揣摩诗歌的词语,情不自禁地去贴近作者的灵魂深处,我们看到学生对诗歌的解读越来越深刻,学生和文本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此时老师真正退居到了组织者的角色。三、感悟诗的灵魂关照读者的心灵与精神

9、 诗歌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每一首诗都是有灵魂的,所有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种种形式都是为让读者进入诗歌灵魂深处,这里藏着诗人的秘密。以文学的姿态读诗便是要顺着层层包裹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哲思,从而在诗、诗人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读者也能带着诗性思考,在阅读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诗人存在的价值便是他能主动为世界提供意义。 读北岛的走吧 ,诗人通过恶劣处境中仍然艰难而又执着行走着的行者形象,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信念:纵然是身处逆境,也要坚定探索。告诉孩子要做一个坚定的行者去践行自己的理想。读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带着孩子去感受童心世界的纯净,感受梦想和现实的距离,认识顾城这个黑暗的叛逆者,

10、光明的寻找者,去领悟现实的“ 任性 ”虽不容易,但依然需要我们有梦,有希望的生命真谛。读他的初夏 ,我们看到这个任性的孩子,一路唱自己的歌,把世界关在外面,从尘世抽身而出,做自己的梦,一厢情愿地,构建他追寻的世界,用童稚的眼光,执着地在诗歌王国里,建造一座童话的花园,一个与世俗对立的彼岸,一个精神的故乡。带孩子读诗的意义便是让孩子的灵魂得到熏陶与洗礼。 四、感想诗的生命走进诗歌的内核 欣赏和写作现代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和想象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艺术,体会到语言艺术的精致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因此,写诗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对生

11、活自然的感受力。以文学的姿态读诗,就是要鼓励孩子们去模仿一些诗歌进行创作,只有通过模仿创作才能进一步走进诗歌的内核,感受诗歌的生命。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后,曾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走进秋天,捕捉秋色,用诗意的语言写写秋色,下面是学生写的诗歌节选: 风吹秃了树/留下一地泛黄的叶子/树梢像 潘康姆/成了深秋特有的标志 秋天的标志 清晨/踏着微凉的风/ 悄无声息/吹散晨间的朦胧 /倚在云中的暖阳/撒下一片温煦/ 似嘴角浅浅的笑颜露秋 或许这样的文字有些生涩稚嫩,但是通过诗歌的模仿创作,相信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以文学的姿态读诗,引导孩子在阅读中体会生命神秘的欢欣,在生动的文字世界里接受心灵精神的洗礼,培养他们对生活,对世界,对生命的诗意理解,获得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丰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