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性能试验方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30740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性能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周口性能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周口性能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周口性能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周口性能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口性能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口性能试验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2 页 共 44 页工程名称 周 口 隆 达 发 电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2135MW 机 组 技 改 工 程方案名称 锅炉专业试验方案方案类型 启动验收性能试验批 准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编 写 年 月 日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3 页 共 44 页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4 页 共 44 页目 次1 锅炉效率考核试验方案03

2、2 锅炉最大出力试验方案143 锅炉负荷特性试验方案194 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方案235 机组散热测试方案256 制粉系统调整、出力及单耗试验方案277 除尘器性能及 SO2、NO X排放量试验方案33附表 16 锅炉试验参数记录表37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5 页 共 44 页1 锅炉效率考核试验方案0 前言0.1 锅炉概况制造: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型号:SG-420/13.7-M417B型式:超高压参数自然循环汽包炉、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 型露天布置、固态排渣、混凝土构架。主要参数:项 目 单

3、位 额 定 参 数过热蒸汽流量 t/h 420过热蒸汽压力 MPa 13.7过热蒸汽温度 540再热蒸汽流量 t/h 350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324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MPa 2.62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40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 2.44汽包压力 MPa 15.4给水温度 240空预器进口冷风温度 25空预器出口热风温度 351排烟温度 147燃料消耗量 kg/h 56018锅炉计算效率 % 89.22最低稳燃负荷 BMCR% 500.2 煤质资料设计煤种为登封贫煤,校核煤种为登封烟煤,煤质资料如下表: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4、验 研 究 所 第 6 页 共 44 页项 目 单 位 设 计煤 种校 核煤 种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Qnet.ar kJ/kg 23634 18936收到基全水份 Mar % 8.34 8.6收到基灰份 Aar % 22.05 31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Vdaf % 15.21 24工业分析 分析基水份 Mad % 0.79 1.11收到基碳 Car % 62.25 49.2收到基氢 Har % 2.8 3.3收到基氧 Oar % 2.73 6.5收到基氮 Nar % 1.02 0.6元素分析 收到基硫 Sar % 0.81 0.8可磨性系数 KBTNKM / 1.3 1.30.3 燃烧系统燃烧器采

5、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燃烧器共设置三层一次风喷嘴,相对集中布置,采用水平浓淡分离和不对称周界风燃烧技术。燃烧器共设置二次风 8 层,其中周界风 4 层,下两层二次风喷口布置 8 支油枪。燃烧器除底部二次风,其余喷嘴均可摆动,供燃烧调整,最大摆动角度为15。假想切圆为双切圆,大切圆直径 800mm,小切圆直径 200mm。0.4 制粉系统本机组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制热风送粉系统,磨煤机的干燥介质由热风、冷风、再循环风组成,并采用压力冷风调节一次风温。每台炉配两台 DTM320/580 型钢球磨煤机,当最大装球量 55t/h,设计煤粉细度为R90=13.77%时,每台磨煤机出力为 38.003

6、t/h。锅炉耗煤量为 56.0183t/h,磨煤机出力储备系数为 1.3568。0.5 主要辅机0.5.1 引风机:风机型号: Y4260-14No23.5F流量: 253900507800m3/h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7 页 共 44 页全压: 37722153Pa电动机功率: 560kW电机转速: 735r/min0.5.2 送风机风机型号: G47311No17D流量: 172000301100m3/h全压: 10198-7284Pa电动机功率: 900kW电机转速: 1480r/min0.5.3 排粉机风机

7、型号: M52911No19.5D流量: 56800113600m3/h全压: 1404810251Pa电动机功率: 355kW电机转速: 1480r/min1 试验目的考核锅炉在额定负荷下主要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合同和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求。2 试验依据2.1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原电力工业部 1998 年版);2.2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3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合同附件。3 试验条件及要求3.1 试验时锅炉燃用设计煤种或商定的试验煤种,煤粉细度为设计细度。设计煤质特性见 0.2 项。锅炉验收试验时使用的设计煤种,

8、其工业分析的允许变化范围为: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5%(设计值)收到基全水份 4%(设计值)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8 页 共 44 页收到基灰份 +5-10%(设计值)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400kJ/kg(设计值)3.2 试验过程中锅炉负荷保持稳定,运行参数稳定,试验过程中锅炉参数允许波动范围为:蒸发量: 420 12 t/h主汽压: 13.7 0.27 MPa主汽温: 540 5 再热汽温: 540 5 3.3 锅炉热效率试验之前,锅炉设计制造单位应进行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确定最佳的煤粉细度,一、二次风配比和炉膛出口过

9、量空气系数。3.4 锅炉燃用设计煤质,机组可以带额定负荷稳定运行。试验前锅炉运行持续时间大于72 小时,正式试验前的 12 小时中,前 9 小时锅炉负荷不低于试验负荷的 75%,后 3 小时维持试验负荷,燃烧稳定,蒸汽压力、温度正常。3.5 试验前 1 小时锅炉吹灰结束,并且隔离了系统;试验中不进行吹灰、打焦、排污、切换制粉系统等任何干扰试验工况的操作。3.6 锅炉给水及蒸汽品质要求锅炉正常连续排污率 B-MCR 工况的 1%,为:4.25t/h;正常补给水量为 B-MCR 工况的 5%,即 21.25t/h,启动或事故时补给水量为 B-MCR 工况的 8%,即 53.6t/h。3.7 机组正

10、常运行,过热器、再热器的喷水减温装置投入灵活。3.8 煤粉细度 R90为 13.77%。3.9 试验前关闭热风再循环。3.10 运行仪器、仪表校验合格,正常投运。3.11 检查完善有关试验测点,准备好测试元件、材料。3.12 试验持续时间,每工况约 23 小时。4 试验内容及方法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9 页 共 44 页4.1 检验和考核锅炉效率是否达到合同和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求。当参加试验的各方(含锅炉的设计、制造单位)确认,锅炉运行状态令人满意,并且试验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开始锅炉热效率的测试,同时记录各运行

11、参数,记录表见附表 1。采用反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在接近于考核试验所要求的额定负荷下,应至少做两次平行工况的试验,以检验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当两次热效率试验值偏差不大于 0.5%或预先一致同意的平行试验之间的效率误差时,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试验结果,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锅炉额定负荷下的热效率结果,按燃煤的低位发热量计算,计算灰渣分配比为:渣 10%,灰 90%。锅炉热效率计算按 GB10184-88 进行计算及有关项目的修正。4.2 检验和考核空预器漏风是否达到合同和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求。在空预器进出口烟道用网格法测定烟气含氧量,计算空预器漏风率。4.3 检验和考核汽水系统阻力是否达到合同和

12、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求。4.4 检验和考核烟风系统阻力是否达到合同和设计的有关规定要求空预器漏风试验、汽水系统阻力试验、烟风系统阻力试验在进行效率试验时同步进行。5 测量项目及方法 5.1 烟气取样及分析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左、右竖直烟道上按网格法布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孔座(也用于烟气温度测量)。在每个孔座内按网格法布置取样点抽取烟气样,所抽取的烟气样分别按每烟道装设一个烟气混合器混合后,送入烟气分析仪,每 10min 测量一次。测试结束后取平均值即为效率计算的初值。测点布置见图 1。5.2 烟气温度测量通过上述的测量孔,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左右竖直烟道按网格法布置烟气温度测点,每点装设一只 K 型热电偶,将所有的温度测量信号送入 IMP 数采系统。试验期间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135MW 机组技改工程性能试验方案河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第 10 页 共 44 页每 15 秒自动巡测一次,试验结束,分段平均值即为各段的烟温,此测量与烟气分析工作同步进行。5.3 飞灰取样及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