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29377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高考地理知识点针对训练 15考纲要求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德国、俄罗斯。知识讲解一、欧洲西部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2)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3)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

2、平原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勃郎峰本区最高深受冰川影响: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峡湾海岸挪威沿海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成因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 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 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5)河湖河流特征及成因:河网较密,水量充沛,长河较少。主要河流:多瑙河世

3、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 9 国。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匈牙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3)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分布分布(4)发达的旅游业3、德国(1)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 个)(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是北德平

4、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中部谷地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3)发达的工业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有利: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发展宇航、飞机、微电子分布特点: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鲁尔区的兴衰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区位优势 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广阔的市场生产结构单一:集中

5、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衰落原因 术炼钢耗煤量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综合整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

6、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4)主要城市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墨尼黑:南部中心,新兴工业中心,啤酒之都。二、欧洲东部和北亚1、范围和国家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2、俄罗斯(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是其政治经济中心地区。发展条件 (2)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

7、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3)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4)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世界最深。(5)资源丰富: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6)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7)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8)交通:铁路为主第一条欧亚

8、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贝阿铁路:共青城苏维埃港(9)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13 题面积 人口 钢 煤 发电量 汽车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1、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A.发达的

9、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2、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 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3、德国 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4.阅读下文:伦敦过去号称世界的雾都

10、,经常大雾弥漫,白天汽车也要亮灯.这是由于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伦敦是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烟囱林立,工厂大量排放烟尘,使潮湿空气中的水滴符着在二氧化硫等颗粒上,形成酸雾。1952 年 12 月 5 日开始持续四天的伦敦烟雾事件震惊世界,导致 4000 多人死亡。为此,伦敦大力整治环境,将工厂迁到效外,家庭烧煤改为煤气或电,建立宽 100 米、长 4000 米的绿化带。如今的伦敦,空气清新、雾日已不多见了。你认为北京大力整治大气污染,可以借鉴的经验有( )改造家庭炉灶,使用天然气或电力 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工厂大量迁往郊外 减少汽车数量A、和 B、和 C、 D、读欧洲西部图,回答 57 题5、下列关于

11、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D、航运便利 ,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6、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7、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

12、动8、读资料,法国工农业产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汽车工业仅次于美、日、德居世界第四位,飞机制造仅次于美、英居世界第三位,炼铝居西欧首位,钢铁居西欧前列,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甜菜制糖居西欧前列,粮食产量居西欧第二位,农产品出口值居世界第三位,时装、化妆品等奢侈品的生产闻名世界据此,关于法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法国工业十分发达,农产品长期依靠进口B.法国农业发达,工业产品依靠进口C.法国是工农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法国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9、欧亚两洲的分界是A.乌拉尔山、乌苏里河、乌拉尔河 B.乌苏里河、乌拉尔河、高加索山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D.乌拉尔山、乌拉尔

13、河、伏尔加河10、下列国家中濒临波罗的海的是A.白俄罗斯、立陶宛 B.摩尔多瓦、亚美尼亚C.乌克兰、俄罗斯 D.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1、.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鄂毕河 B.伏尔加河 C.多瑙河 D.勒拿河12、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A、莫斯科 B、雅库茨克 C、新西伯利亚 D、圣彼得堡13、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A、贝加尔湖 B、里海 C、日内湖 D、咸海14、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 的主要海港是A、符拉迪沃斯托克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苏维埃港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据此回答 1518 题15、俄罗斯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

14、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16、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气候属于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极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17.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太少 B.常年气温过低 C.森林面积过大 D.灌溉水源不足18.有关俄罗斯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A.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是主要农业区C.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区 D.农业生产稳定,大量出口农产品19.关于俄罗斯工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A.重工业发达 B.轻重工业都发达 C.轻工业发达 D.高科技工业最发达20、俄罗斯气候寒冷,有“北半球寒极”之称的是A、北冰洋沿岸 B、西西伯

15、利亚平原 C、奥伊米亚康 D、太平洋沿岸二、综合题21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回答(1)写出字母 A、B、F 所代表的海区名称A B F 。(2)B 海区沿岸各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该区居民在夏季喜爱到 F 海区旅游的自然原因是 。(3)E 国拟建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应在该国的北部或南部建 ,其原因是 。(4)C 国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 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5)D 国鲁尔工业区的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是 (填代号)石油 煤炭 钢铁 机械 飞机制造 电力20 世纪 50 年代后,鲁尔工业区开始衰弱,到 60 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和规划,其整治的措施有 ;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6)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