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293738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411 1958 年 4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 ,提出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极少数特殊重要的企业外,一律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图是()A建立和强化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增强企业的活力C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投资,实现工业化2 1949 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的首要条件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3 1956 年底,中国私营工业 98.7%的户、98.8% 的职工、 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 82.2%的户、85.1% 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 1932 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 ,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 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

3、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5 下图是一张股票,这张股票的发行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 歌曲小燕子作于 1957 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一五计划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7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私人所有制改

4、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因此,他提出“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 。这反映出毛泽东()A在经济恢复工作中,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B在所有制结构上,主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在变革私有制上,主张采取强制措施D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8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 年后消失,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 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 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9某校开展“创作历史漫画”的活动,小王同学创作了一幅漫画,题目是“流行生吃和烧

5、烤 ”。下列对此漫画理解错误的是()A它描绘的历史运动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B讽刺了忽视经济客观规律的现象C揭示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D关注了经济建设中的民生问题10创建于 1864 年,以传统挂炉烤鸭而闻名中外、享有“天下第一楼”美誉的全聚德传到第四代,曾经濒临破产。为了保住这家老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注入资金、公私合营的方式,使全聚德获得了新生。这反映了我国()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C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D国家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1提起常熟土布,那兰布、青布、兰白花布曾经是风靡城乡的时尚服装流

6、行色。1953 年常熟各乡镇的土布庄先后关闭,苏州城里的常熟土布庄仅剩三户,后又于 1956 年归属苏州花纱布公司。这是由于实行()A公私合营 B土地改革C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一五”计划12.下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B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C该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D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6 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 ,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

7、了 177 亿元,而 1956 年这一年就增加了 139 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 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 586 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 1957 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增加了 150 万吨,而 1956 年就增加了 161 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 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 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 年和 1959 年取得了农

8、业生产的连续性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 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成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 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一五”)计划规定的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比当年苏联还大,制造生产资料的投资高出苏联“一五”计划执行

9、结果 2.9%。规划新改建 15 个限额以上和 23 个限额以下的钢铁企业、107 个限额以上的电力工业项目、194 个限额以上煤矿建设项目以及 80 多个主要机器制造工业项目等。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1953 年 12 月 26 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到 1956 年,中国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座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机床投产。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采取的方针

10、。采取这一方针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特点?(4)“一五”计划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之外,还变革了生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答案bcddd bbdcb ad 13【答案】(1)特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2)没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远远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 “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有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等。(3)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防止片面发展,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4【答案】(1

11、)到 1952 年底,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历史原因:重工业基础差。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 国防)的需要。外部原因:借鉴苏联经验。(3)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北地区。地理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畅通;离苏联近。历史原因: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好。(4)必要性:土地私有制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不符;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背景、方针、特点等内容。考生应特别注意的是“一五”计划不仅包括发展生产力(即优先发展重工业) ,而且包括对生产关系的改造 (即三大改造)。解题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