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29372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 12 知识纵横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思想比较项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政治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走向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历史条件文化 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内容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计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

2、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起了一定的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规范答题类把握“四要、四不要”答题原则,取悦阅卷老师赚取“印象分”增分策略指导众所周知,高考评卷是一件极为辛苦的脑力劳动。工作强度大、要求大脑快速反应,评卷人没有过多的时间在卷面“乱哄哄”的答案中细找要点,你应当尽可能地让评卷人快速看到你的答案要点,这样才不至于吃亏。为此,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四要、四不要” 。一要认真审题,紧扣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不要草率作答。二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

3、料漫天乱侃。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只要认真阅读、准确理解材料,将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 ,或用自己的语言提炼概括便可以较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三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学会多用“越来越” “剧增” “骤减” “大幅度上升” “迅速减少”等词语。四要注意行文的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不要随意作答。解答非选择题力求做到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规范化。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要回答原因,写出“原因” 。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这样就可以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如:“(1)原因:(2)过程:”等等。段落化:一个层次答完后,自然另起一个段落。这样答题思路就显得很清晰,同时便于老师阅卷,也容易得高分。规范化:书写要规范,表述要准确,作答要条理。典型案例展评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2012 年中央文明办发起宣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气,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雅斯贝斯大哲学家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

5、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内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6 分)(2)在材料二

6、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6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6 分)阅卷话得失点评毋庸讳言,做练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而成绩的取得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的答卷,二是评卷人的评分。最终的决定权在于评卷人的给分,而考生的答卷是给分的前提。考生要想得高分,除了做到要点齐全、表达准确之外,还要让评卷人看到你的试卷后,在头脑中形成好印象。因此,答案要点的“显性化”非常重要。平时解答非选择题严格按照“四要、四不要”进行训练,领悟规范答题技巧,对提

7、高综合能力颇有益处。这名考生的答卷层次分明,要点清晰,一目了然,非常显性化。评卷人一眼就看出要点比较齐全,没有漏掉的要点,只能是个别要点表述不够准确而已。因而失分较少。满分答案我的收获(1)理解: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说明: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六经” 。核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目的:调解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也很多。如: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3)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秩序。,针对训练提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8、题。材料一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摘编自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纲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

9、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 ,到王夫之的“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 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4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给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在“晚周时期大动乱”中,儒家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6 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迂阔难行”的儒家学说却能在汉武帝时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6 分)(

10、4)儒学到了明清之际出现了什么的变化?(4 分)解析第(1)问,通过概括材料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 “晚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可从儒学发展、政治需要、统治者重视等角度分析。第(4)问,从反封建启蒙思想的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方法。(4 分)(2)影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2 分)原则: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提倡“以德治国”“和为贵” “礼”等思想;孟子提出“仁政”思想,认为“民贵君轻” ;荀子认为施政者要用“仁义”和“王道”治国,要以德服人。(4 分)(3)原因

1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礼教纲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使其符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儒家学说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巩固;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6 分,任答 3 点即可)(4)变化:批判君主专制,反思传统儒学,儒学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长效热点类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时考时新1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2012 年 4 月 5 日,壬辰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暨 2012 中国曲阜孔子文化节启动仪式在曲阜尼山隆重举行。下图是尼山春季祭孔大典上“学童读论语” 。近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得

12、到了许多国家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目前,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140 多所,分布在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北京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2孔子思想主张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孔子思想 人文精神“仁”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教无类” 体现了教育平等的观念,保证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3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1)孔

13、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君舟民水” 。(4)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上,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5)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天下为主,君为客” 。4儒家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时期 地位 原因先秦 冷落 孔子、孟子等人提出的“仁”及“仁政”主张在战乱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称霸和统一秦朝 压制 儒生对郡县制不满,不能为封建统治服务西汉 独尊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局面形成宋明 创新 回应佛、道的挑战,儒学发展到理学更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明清 批判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维新变法 利用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提供历史依据,减少变法的阻力新文化运动 冲击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儒家思想成为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反对矛头5儒家思想与政治的三次紧密结合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又一次成为学术热点、高考命题的热点,儒家思想与政治的三次紧密结合体现了某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而思想文化也能够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1)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

15、武帝接受并实行。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2)康有为为达到宣传变法思想、推动统治者变法的目的,利用孔子在中国的广泛影响,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3)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为冲破封建思想束缚,实行民主政治,对儒家正统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典例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崇尚儒家文化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C 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康熙南巡” “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 “孔尚任破格授予其

16、国子监博士”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康熙崇尚儒家文化,体现的是对汉族上层的拉拢,所以正确;结合康熙时期,满族入主中原后不久,满汉矛盾尖锐,判断正确;材料不涉及着力提升满族文化的任何信息,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B命题者说从文明的传承视角看儒家文化民族精神是指得到全民族认可,并为民族成员所践行的,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我们中华民族所展现的是一种“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这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地丰富。以此为出发点,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民族前途,加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等角度立意命题,是近年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针对训练提能1 “我一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