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知识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8671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956 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法宝。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2、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6、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7、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要求统筹发展;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总布局:五位一体;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10、如何

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纲)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是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经济建设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11、公务员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提纲)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接受你。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需要公开、透明。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秉持公仆精神,权利来自人民。投入公共服务的建设,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第二章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府运行概况1、国家机关的两性:阶级性、社会性2、我国国家性质: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国

4、家机关分类:横向: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纵向(按行政层级):中央机关、地方机关4、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原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50 年不变。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5、国家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集中统一行使人民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权力: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等。6、政治协商会议机关政协-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参政党)7、我国民主党派机关8 个

5、;群众团体机关 21 个。8、党的领导(1)中国政治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根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绝对领导地位。(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3)坚持党的领导,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面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9、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体制。10、多党合作与政协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都是独立的,享有宪法规定的范围以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合作 16 字

6、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民主党派身份:参政党。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2、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居民自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3、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14、国务院特设直属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15、垂直管理机构:中央垂直管理的机构(海关、国税、出入境检验检疫、边防检查等)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工商、地税、质量技术监督、药品监督等)16、处理政府及其部门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集

7、中四个服从: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上下级政府之间是行政领导关系。 政府与其工作部门之间是行政领导关系。 上级政府职能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是政务指导关系。 上级政府职能部门与下级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一般是业务指导关系。 同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不存在行政领导关系和业务指导关系。 在行政机关内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注:上、下级法院之间无行政领导关系,存在审判监督关系。17、政府的主要职能:政务管理职能(国防、外交等);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执法监管职能18、履行职能的主要手段: 行政手段(权威性、强制

8、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法治工作手段19、转变职能中要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20、按组织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将人员编制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社团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21、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行政编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我国宪法规定,行政编制的审定权集中在国务院。第三章 依法行政1、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依法行政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2、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涵义: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规定并依据法律进行。3、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主

9、要一方,指拥有国家行政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地对行使职权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4、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原则: 法定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便民原则 救济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程序: 一般程序 听证程序 特别程序5、行政征收或征用:税收征收;非税收费;行政征用6、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的行政制裁。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救济原则 行政处罚不代替其他法律责任原则。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

10、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7、行政复议申请期限: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但法律规定超过 60 日的除外。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书面申请,也可口头申请。8、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事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9、上诉:人民法院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 15 日;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限为 10 日。10、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违法原则11、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情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

11、无关的个人行为;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章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1、公共管理的主体: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它强调的是治理。政府是最大的社会公认的公共组织。2、现代社会的公共服务更多地是由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3、公共管理特点: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4、公共管理者: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共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一

12、般管理者的一般角色: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方面: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度方面: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公共治理者的特殊身份: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受托者的角色;鲜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5、公共组织主要特征:公共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6、政府职能转变(不“越权”,不“失职”)表现: 与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与公民社会互动;注重提高绩效和质量政府治理方法转变:公共管理方式的市场化;公共管理内部机制效能化7、“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公共产品的缺失、

13、外部性、经济运行不稳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等。8、政府经济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主要调节措施是财政政策);稳定经济9、公共部门普遍采用的是简单多数原则10、公共收入:税收;公债; 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11、公共政策本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12、公共政策主体:立法机关(全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公民(选民);大众传媒(成为与传统立法、行政、司法相并列的“第四种权利”)13、突发事件特征:突发性; 公共性;危害性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分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14、我

14、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经验:加强预防,有备无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正面引导、及时透明;立足国内、加强合作第五章 公务员制度1、2005 年 4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公务员法。2006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50 多年来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2、公务员的考核: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3、公务员职务认命主要形式:选任制、委任制4、公务员交流的方式:调任、转任、挂职锻炼5、我国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的根本区别: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公务员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

15、致。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公务员是一个整体,没有划分“ 政务官”与“事务官”。第六章 公务员职业道德1、公务员只有特点: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2、公务员行政职业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公共权力。公务员职业特点是拥有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公共性要求公务员必须:维护公共利益(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承担公共责任(公务员核心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公正(公务员根本价值目标)。3、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优化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世界各国公务员管理的普遍经验和趋势。4、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忠于国家: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忠于国家利益;忠于国家宪法服务人民(本质要求):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群众路线;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善于做群众工作恪尽职守:树立和增强职业使命感、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弘扬职业精神;发扬职业作风;严守职业纪律清正廉洁:崇尚公平、正气在身、为政清廉、洁身自好第七章 公务员纪律1、党纪处分和公务员处分之间的联系:可以同时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