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8279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011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 2011 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2011-05-11 来源: 为进一步加强责任目标管理,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组织编制了 2011 年度责任白皮书。欢迎广大企业、市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之年,产业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尤为突出。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对稳定和扩大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不理想,新兴产业多处于培育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三是节能降耗压力极大。“十二五”节能任务比“十一五”还要重

2、,我市节能工作将面临空前压力。四是用工短缺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冲击较大。二、2010 年工作目标及任务完成情况2010 年,全市科工贸信系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了年度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突出表现为:(一)“一个圆满完成”:狠抓各项节能措施落实,扭转了被动局面,圆满完成 2010 年和“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二)“两个较快增长”:一是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 3000 亿元大关,达 3053 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15.38 亿元,增长 18.2%,增幅高于省下达的任务目标 1.2 个百分点。二是

3、商贸经济较快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86.03 亿元,增长 20.5。其中,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 16.7、20.8、23.1。(三)“三个稳步提升”:一是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3 家,总数达 197 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 1250 亿元,增长 18.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41%。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 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丽珠医药等 8 家企业进入省创新型企业 100 强。二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 294.45 亿元,增长 10%;民营企业上缴税收 53.32 亿元,增长

4、26.2%,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434.8 亿美元,增长 16.1%。其中,出口 208.6 亿美元,增长17.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6.17 个百分点、10.06 个百分点。内资企业进出口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6.84 个百分点。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着力打造“3+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加大扶持力度,195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获市财政 9074 万元扶持,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争取到国家、省扶持资金

5、4.1 亿元,联邦制药等 12 家企业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骨干培育企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入选广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银通新能源产业园被认定为省部新能源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二)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市人大通过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成为我市首部促进科技创新的特区法规。国家和省创新基金立项 31 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立项 5 项,新增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 76 件。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省市两级风险准备金 5000 多万元全部到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工程中心 16 家、企业技术中心 15 家,全市各级工程中心和

6、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176 家。加强产学研合作,新增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3 个、科技创新平台 3 个。知识产权及品牌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年专利授权量 2768 件,同比增长 37.85。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增加到 158 件。(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密集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8 项。大力实施“7?50 工程”,遴选 379 个项目进入培育目录。市财政投入1681 万元支持 42 个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园区整合,园区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4%,同比提高 3.1 个百分点。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航空产业园被评为国家新

7、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区的软件、斗门井岸镇的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加大力度扶持生产服务业发展,双喜电器、德豪润达入选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十字门中央商务区一期会展商务组团、中国(珠海)国际打印耗材展览会入选省现代产业 500 强项目目录。大力推动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工作通过省的考核。(四)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安排专项资金 323.77 万元对 112 家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活动进行补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内销展会 16 场,现场销售和合同签约金额超过 254 亿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内销额达 882.7

8、5 亿元,增长38.65%;上缴增值税 26 亿元人民币,增长 18.67%。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全年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产品 12.34 万台,销售金额 4.41 亿元。积极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柠溪、朝阳、唐人街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并通过验收。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新增国家级万村千乡农家店 11 个,省级以上配送中心 2 个。(五)提升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水平。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全年核发各级外经贸扶持资金 9857.65 万元。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广东珠海)-越南经贸合作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21 个,意向成交金额 15 亿美元。完善“进出口信用保险集约平台”功能,新增企业 88

9、 家,集约信保企业超过 200 家,保障出口量超过 22 亿美元。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市财政资助 169万元。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台关于促进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共核准对外投资项目 26 个,投资金额达 1.57 亿美元。(六)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加大力度落实节能考核责任制和问责制,将市住建局等八个职能部门纳入节能考核范围。加大力度实施重点节能工程,9 家企业的 11 个节能技改示范项目共获得国家、省节能补助奖励资金 1.66 亿元。加大力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高栏港经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开展节能监察执法,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商场酒店和

10、公共机构开展了拉网式专项节能监察行动。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支持全市教育、卫生和文体旅游系统 32 家单位开展能源审计;推进 LNG 和电动公交项目,全市已有 108台 LNG 公交车正式上路。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新增 17 家省级清洁生产企业。(七)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实施意见,对纳税 30 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30 强民营企业和 3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 981.87 万元,帮助中小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的专项资金达 1267 万元,“四位一体”融资模式全

11、年向中小企业贷款金额 12.2 亿元。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对2009 年度上市融资的 5 家企业奖励 375 万元。着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新增 11 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 家省级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1 家省级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和 1 家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示范单位。(八)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市财政投入 2767 万元支持信息化项目 39 个,为 10 家企业争取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 1900 万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 830 亿元,增长 25%,软件产业总收入预计达到 185 亿元,增长 23%。突出抓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金山、远光、东信

12、和平、欧比特四家企业的项目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专题支持。积极推进“两化融合”,优特电力等 15 家企业列入省两化融合“4 个 100”示范工程,格力电器被认定为示范工程行业标杆企业。同时,加强无线电管理和监测,成功保障亚运会火炬传递、第八届航展等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城市重要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从 51 项减少到 16 项,减少率达68.6%。多项工作获得上级部门表彰。三、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科技、工业、商贸、外经贸、信息化、知识产权、民营经济、地震、无线电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起

13、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和实施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监测分析科技工贸和信息化领域经济运行态势,组织实施近期经济运行调控措施;负责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工贸和信息化领域有关行业实施行业管理,促进科技和产业发展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内外贸易融合,推动珠海企业发展,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大局。四、2011 年拟推行的公共政策(一)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二)珠海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三)珠海市“十二五”(2011-2015)加气站布点专项规划(四)珠海企业投资产业转移园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五、2011 年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

14、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力推动珠海产业实现新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0%,节能降耗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工作安排如下:(一)市委重要工作部署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任务(见表一)。(二)2011 年十大重点工程(佳能珠海公司迁建项目)(见表二)。(三)其它年度工作任务(见表三)。(四)市委重要工作部署和市

15、政府工作报告中配合工作分解任务(见表四)。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落实责任白皮书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科科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二)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将任务分解到责任人、承办人,并明确目标、进度等要求。加强督查督办,由局办公室定期督办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落到实处。(三)提高履职能力。健全学习和培训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努力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四)实施责任追究。将责任目标白皮书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责任不到人、措施不到位、行动不落实,未完成责任目标白皮书所列工作任务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联系人:贺体斌,联系电话:2159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