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观察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8170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道德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道德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道德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道德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道德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道德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A道德的含义及对大学生的重要性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2、道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

2、仪之邦,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特别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B关于政治素养、社会公德素质以及个人道德素质1、政治素养:表现为大学生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包括大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政治局势及经济形势的认知,党的路线、

3、方针、政策的认识,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等。据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政治觉悟较高,对自己的祖国有很深厚的感情,对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大学生道德素质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的认识比较客观,并表示堪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德智兼有的人。但仍有40%的人认为知识比思想品德更重要。2、社会公德:体现在大学生应具有的基础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培养公民意识与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此次调查表的前三题用三个假设性的生活场景题。乱扔果皮纸屑、公车上的让座以及购物找零这几件事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及思想素质的大学生,理应是选“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主动让座”“会主动退还

4、”。但是据调查结果表明,有50%的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题中还有5%的人选择“死都不让座” ,在第3题中10%的人选择“ 不会主动退还 ”!所以,虽然现在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已经较高了,对于奉献及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已经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应从细微之处做起。3、个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问卷中有一道题:您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人认为“作弊总比补考好吧”,20%的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 甚至“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 ,只有15%的人“反感,自

5、己从来不作弊”。从这道题中就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因为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所以,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向成熟了,但是对事物认识的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视。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我还设置了一道主观题你对本次道德现状问卷调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几种:还可以;意义不大;了解现状,利于自我认识;答案设置不是很好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素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建设。据了解,目前的大学生道德状况

6、如下:(一)责任意识淡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个人只要权利,不要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有许多学生在人生奋斗目标上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淡漠。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阴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 (二) 人生价值错位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

7、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调整和变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主体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无私奉献或奉献与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的享受,淡化了社会责任和集体观念。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需要,更有甚者以牺牲集体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更多的大学生表现为关注自身发展和现时利益,如获得奖学金、困难补助、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等,而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大学生

8、中对物质生活和个人需要过分看重,对精神生活和集体事业普遍冷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缺乏远大志向,学习目的功利化,在就业选择时,以单位所在地、经济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条件。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权利强调所得,而忽视责任忽视奉献,他们不再赞赏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视为等价。捞党票,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就业;当学生干部,是为了给自己积聚资本;获得奖学金,只认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愿从社会、集体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体、社会对自己负责,奉行利己主义;而不讲奉献、不愿为他人、群体、社会负责,没有履行自己责任、义务的自觉意识。四是感情冷漠、

9、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约有占大学生总人数65的学生暴露出的首先是个体的感情冷漠、极端自私,责任意识淡漠。(三)道德缺失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一是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文明的倾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二是表现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

10、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四)行为失范 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物、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与异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学术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混文凭、信奉“60 分万岁” ,把许多

11、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之中;考试舞弊、科研造假、抄袭论文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声誉和发展。三是就业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一切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如少数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在职业选择上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条件艰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成绩单。四是网络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之中,废寝忘食,甚至忘记上课、考试,导致学业荒废。五是竞争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竞争风范甚至无视校纪校规。除了以上还有就是:(五)政治思想健康向上政治评价趋于积极,但政治思想上存在功利倾向和模糊认识,有些同学政治思想偏激。大学生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际

12、威望的日益提高,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对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程度提高。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仰存在着比较普遍的淡化的倾向。因为是80 年代后或 90 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在他们的脑子里没有深深地印上马克思主义;再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比较大,他们面对的是竞争、拼搏、奋斗。(六)人生目标与价值观趋向功利化绝大多数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价值主体,价值趋得和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功利化、短期化的趋向。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成

13、才愿望,具有较强的社会正义感和使命感。但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受市场经济交换原则和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趋向实惠化、功利化和短期行为;当人生价值目标与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从现实利益考虑。大学生比较注重自我价值实现,把理想追求和现实的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理想的无私奉献转向奉献与索取并重,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向往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愿坐冷板凳的精神。(七)道德评价和实践存在偏差实践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在道德评价和实践上存有偏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赞赏和拥护的。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充满友谊的文明社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

14、尚的人。然而,在行动上,有些大学生们的表现不太令人满意。一是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对人严,对己宽;只求权利,不尽义务。二是道德论认识和道德脱节。有的学生讲的头头是道,可行动不对号。(八)心理素质增强但还有不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增强,但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惑和不适应。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立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有所增强,进一步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竞争的残酷性,心理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却有一定差距,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情绪低落,不知所措,孤独、苦闷、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程度不同地在某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影响着大学生的学心和健康。C大学生思想

15、道德现状的主客观原因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从客观上讲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有欠缺,对大学生从小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长长期过分溺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四是就业体制的不完善及观念的落后,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主观方面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比如对于考试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错的,但为了成绩还是会

16、无奈的去做。二是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的分裂;三是大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D意见与建议1、以正面教育为导向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树立正确的观念 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通过自主的体验来感知道德知识,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遵循思想道德原则 学校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使大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德育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基础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社会性原则。4、家庭、学校、社会、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