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27568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祝福 一三维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 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 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2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的作用。3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一、自主学习:1、字音积累 钝( dn )响 寒暄( xun ) 朱拓( t ) 间( jin )或 悚( sng )然 踌蹰( chu ) ( ch ) 不更( gng )事 谬( mi )种 淡( dn )然 俨( yn

2、 )然 雪褥( r ) 瑟( s )瑟有声 尘芥( ji )堆 形骸( hi ) 脸颊( ji ) 沸反盈( yng )天 贺家墺( o ) 荸荠( b ) ( q ) 絮絮( x ) 呜咽( y )驯( xn )熟 桌帏( wi ) 讪讪( shn ) 咀嚼( j ) ( je )赏鉴(jin) 渣滓( zh ) ( z ) 瞥( pi ) 拗( ni )不过 蹙( c )缩 门槛( kn ) 窈( yo )陷 惴惴( zhu ) 歆享( xn ) ( xing ) 牲醴( shng ) ( l ) 蹒跚( pn ) ( shn )2、字形积累寒暄 (喧哗) 烟霭(和蔼) 走投无路 (回头)

3、 形骸 (惊骇 弹劾) 惴惴 (揣摩 湍急)3、 字义识记 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讪讪 : 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 :呆愣的样子。 怨府:大家怨恨所集 中的对象。沸反盈天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 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4、文学常识: 1、 祝福选自 彷徨 ,作者是 鲁迅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呐喊 和 故事新编 ,散文集是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是 野草 ,还有杂文集 17 本。2、 “四书”指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 “五经”指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五部经典著作。 二、合作探究: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

4、的缩影,请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年谱。26、27 春天前夫死、抗婚、初到鲁镇27、28 春上被迫改嫁,年底生阿毛(一岁)2831 二夫死,春末阿毛死,被迫再回鲁镇32、33 喜捐门槛,冬至祝福再被拒绝33、34 被赶出鲁家3439 街头行乞40 左右 春天来临前、祝福声中冻死街头祝福导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体会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2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的作用。(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分析祥林嫂人物形象2.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 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

5、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一、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本1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点拨: 倒序2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点拨: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 点拨: 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3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情 节 内 容 顺 序序 幕: 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序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二、请速读课文,合作讨

6、论(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1、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四、合作探究:点拨:第一次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第二次 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子,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 样精神了” 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第三次 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

7、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2、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几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找眼睛 论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 (见课件) 捐 门 槛: 不让祝福: 行 乞: 问有无灵魂:3、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语言描写,体会对人物描写的作用。(1)自述阿毛之死提问: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写?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2)与柳妈对话:加重了精神负担,陷入了恐惧(3)与“我”对话: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4、总结: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

8、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挣扎,但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一)学习目标体会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分其它主要人物形象2. 合作探究:祥林嫂之死,谁之过?祝福导学案(第三课时)一自主学习:请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鲁四老爷、柳妈、鲁镇人 、 “我”的地方。二、合作讨论:鲁镇众生相(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1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私

9、、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3.鲁镇 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被 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众之间隔膜、 冷漠。4 “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再现的。 “我”既是整个故事 的见证者,又是小说赖以发展情节的线索。 “我” 激进善良,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封建礼教及其势力,同情弱者,但同时又软弱和无所作为。 三、合作探究:祥林嫂之

10、死,谁之过?(见课件)四、 相关链接 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 ,不能破坏封建 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 (2)妇女的“三从”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 五、作 业 1、课文中作者没有 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 2

11、00 字左右。祝福导学案(第四课时)(一)学习目标1.以“祝福” 为题的深刻含义。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以“ 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2.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下面句段的含义或思想感情。一、自主学习:请速读课文,并思考:1、为什么要描写四叔的书房? 书房可以看 出四叔的思想旨趣的保守陈旧落伍,同时书房又有些破败,比如对联一半脱落, 康熙字典未必完全,显示出四叔并非一个治学严谨的道学家。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与他骂祥林 嫂是谬种形成鲜明对比,具备讽刺意味,写出了四叔的虚伪。 2、祝福时的四度写雪,请从文中找出,思考其作用是什么?小说中四处写到雪,看似轻轻点

12、染,实则颇具意蕴。第一处出现于序幕,祝福的社会环境与飞雪的自然环境结合,为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和人间的冷酷渲染了气氛。第二处在结局处,祥林嫂已百无聊赖地死去。这时着色,表面写雪的有声,实写世人的冷漠,还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愤懑。第三处写雪,是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时。一方面过去的短暂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暗示柳妈的言语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处。雪花的团团飞舞,铺天盖地,愈显世界的冷,含蓄地表达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无法 抗拒。二合作讨论:1、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点拨: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作者在一开篇就首先为鲁镇笼罩了一片喜庆的祝福气

13、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直到文末,仍然让人们沉浸在祝福的欢乐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 ,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2、总结文章的主旨?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 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三、合作探究:“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祝福活动,在极度失望中,她拿起斧子,怒砍土地庙门槛”结合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以 小论文的形式 ,评价增添这个情节是否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