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27544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含 2013 年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测试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3皖北联考)下图是著名文学家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证。与这次会议有关的是()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颁布了共同纲领D决定实施“一五”计划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共同纲领。C 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2、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953 年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五”计划。答案:C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政党结成统一战线双方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ABC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知该题考查三大改造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政党已不存在,各民主党派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D3(2013长沙月考)1953 年 3

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B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C各少数民族人民此时据该条规定在 5 个自治区普选一届人大代表D它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时间 1953 年 3 月。由题干中的“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可知,此时的法律和政府决策都是以共同纲领作为施政纲要,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

4、于 1954 年,由此可得出 A 项为正确答案;B 项说法错误;C 项与题干无关;D 项出现于 1954 年的一届人大,排除。答案:A4(2013南京模拟)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直接选举全面推行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解析:由有效信息“村委会选举”可知,其反映的是基层民主选举,故答案为 D。A 、B 、C与题意不符。答案:D5(201

5、3嘉兴测试)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下列有关史实排列正确的是()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A BC D解析: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 1980 年 8 月 18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共十五大于 1997 年 9 月召开;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于 1982 年 11 月召开;1999 年 3 月 5 日至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6、召开,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故正确答案为 A 项。答案:A6(2013西安诊断)邓小平说: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B“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有效方法C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D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解析:通过材料中“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可知 A、D 正确;通过“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可知 C 正确;“一国两制”在材

7、料中没有体现,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 B。答案:B7(2013郑州预测)下列是某一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 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 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九二共识”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九二共识”的内容,B 正确。 答案:B8(2013福建联考)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

8、殊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并行使主权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解析:三者都有一定的自治权,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政权,不具有独立主权;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大陆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答案:B9(2013保定调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A BC D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的对峙,中国

9、加入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因此不符合当时的情况。答案:C10“中国和印度的和平发展,对对方是机遇,对世界也是机遇。”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中国政府同印度进行谈判,在谈判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11(2013太原调研)右图所示是我国发行的 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邮票,票面上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殖民主义”“亚非团结万岁”等字样。这反映了我国当时()A“左”倾错误已上升到“以阶级斗争为纲”B与非洲的友好关系的历史得以开启C以反帝反殖为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D对外政策成熟并且取得重大成就解析:解题关键是

10、要把握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万隆会议是 1955 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从万隆会议十周年可判断邮票是在 1965 年发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政策,A 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1956 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开启了与非洲的友好交往,B 项不正确;对外政策的成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 项错误,正确答案为 C。答案:C12(2013淮南二模)2013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访问了美国,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右图是一幅反映中美关系的漫画,最能体现其寓意的是()A互依共存 B互相对抗C争夺霸权 D互相利用解析:从漫画信息来看,中美两国

11、处于同一水平面,太极图暗喻中美之间互相依存、合作发展的关系。B、C 两项不符合当前的国际形势,D 项与漫画信息不符。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材料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 60 年,尤其是改革开放 30 年的实践探

12、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陈红太谈我国 60 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其结果怎样?(9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9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9 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一中“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等概述出核心内容,结合所学回答

13、孙中山实践活动及结果。第(2)问实际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等概括出主要成就,回答原因时结合近代、现代民主进程的背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核心内容: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活动: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2)成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成就: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原因:近代:政治上,中国是一

14、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 年 10 月 3 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

15、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二1969 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2013 年 6 月 7 日至 8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了美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进行了会晤,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了意见。在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结束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召开记者会,总结会晤取得的成果。他说,过去两天两国元首共处的时间超过 8 个小时,这次会晤成为中美高层交往的一个创举。两国元首同意共建新型大国关系,他转述习近平对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内涵的总结。杨洁篪:“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