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一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6955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00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0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一)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哲学复习考试知识要点(一)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概括。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源谁是派生的问题;二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或根本依据。4.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也是认

2、识论方面,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则是划分哲学史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5.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新的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改造,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对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

3、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本性和灵魂是科学性。7.物质概念是一切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列宁从哲学的高度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8.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实体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同否认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一切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通过感觉所感知,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0.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

4、的统一性却不在于它的存在。11.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12.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1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4.意识的作用: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不能更改和创造) 。15.不同的意识,其能动作用具有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从而对事物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216.物质

5、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客观规律性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规律看不见,看见的只是现象) ;肯定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求实的科学精神的统一。18.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9.辩证法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客观世界,把它理解为各种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种事物、过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

6、透、相互过渡、相互转化。事物之间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它是一种动态的联系而非静止的联系。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科学。20.辩证法(联系、运动、全面)和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对立的实质在于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看法不同。21.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运动变化是由外因引起的;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运动是自己运动,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引起的,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22.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23.辩证法的

7、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动力和源泉。2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状态的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 。2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问题(光明的,曲折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26.唯物辩证法的六大基本范畴:无限与有限、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六大范畴都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自身关系的核心的。27.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28.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29.实践与认识的四大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0.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有感知和思维能力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