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26246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班别 姓名 号数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4 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酝酿 ling 黄晕yn 发髻j 栀子 zh B、唱和h 肥硕shu 鳊鱼bin 乌桕 ji C、寥阔lio 枯涸g 清洌li 梦寐 mi D、澹澹dn 辣峙sng 栖息q 禅心 chn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 ) (2 分)A、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B、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你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C、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别上你的校徽。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路转溪头忽见。3、下列句

2、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朗润 贮蓄 买弄 花枝招展B、水藻 婉转 澄清 蓝汪汪C、清澈 湛篮 幽径 津津乐道D、玄奥 烦躁 烘托 反老还童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C、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中国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D、

3、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5、下列对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排比、比喻)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排比、比喻)D、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4 分)、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 )、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

4、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 )7、一般说来,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4 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 )8、仿昭例句写句子。 (3 分)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去头朗诵。仿句_9、填空题。 (7 分,除

5、特别指出外,每空 0.5 分)、现代诗人、评论家 所写的诗歌秋天 ,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到:“秋天 在农家里” 、 “秋天在渔船上” 、 “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 。、 观沧海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钱塘湖春行一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 , 。、古诗词中为了押韵或对仗等原因,经常运用了“互文”的修辞。请从西江月找出这样的诗句: 。 (1 分)(5) 济南的冬天是著名作家 _ 所写,这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 _ 之情。(6) 、 观沧

6、海选自_ ,诗人 _,_ 末年的_家、_家、诗人,他的诗以_见称。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7) 、 “几处早莺争暖树,_” 出自 _代大诗人_ 所写的 _ 。这首诗的颈联是_。(8) 、 次北固山下中的颔联是_。这首诗题目中的“次”是 _ 的意思。(9) 、 西江月中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心情的一句是_。10、名句连句(选做三句) (3 分)日月之行,_;星汉灿烂,_。 客路青山外,_。潮平两岸阔,_。乱花渐欲迷人眼,_。七八个星天外,_。8、请你写出带有“春”的成语五个。 (3 分)_三、阅读(42 分)阅读下列文章(文段) ,然后按要求答题:(一)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

7、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3 分)9、给文中两个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2 分)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10、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是什么?(2 分)_11、这段文字是按_顺序来写的,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依次有_等。

8、(3 分)12、这段文字主要从_角度来描绘雪山美景,文中表现色彩的词语依次有(3 分)_ 13、请举例说说本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3 分)_(二)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觉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处子

9、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14、这是两段写景的文字,甲段选自 写的 ;乙段节选自鲁迅的雪 。 (1 分)15、甲段写春花争艳斗芳、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写花味的句子是“ ” 。乙段中直接描写雪野之景的句子是“ ”,包含作者想像的句子是“ ”。 (4 分)16、甲段写花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 0.5 分):先写 ,后写 ;乙段写雪野之景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 0.5 分):先写 ,后写 。 (除特别提示外,以上每空 1 分)17、甲段主要写春花的 ,乙段主要描绘雪野之景的 。 (2 分)18、品读所选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6 分,每小题 2 分)(1)甲、乙段都用了一个“闹”字,它们的含义相同吗?答: (2)乙段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答: (3)从乙段的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答: (三)甲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