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25402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能创造几种声音。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

2、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 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2会唱布娃娃弹琴 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一)在音乐厅里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

3、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二)学唱布娃娃弹琴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三)学唱大鼓和小鼓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

4、小鼓等)?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3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教学目标: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教学过程: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制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教学目标:能用声音表现小

5、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教学过程: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2将学生分成 24 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4师生共同评价。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4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教学过程:(一)听赏国歌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

6、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 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

7、义等国旗知识。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 ,5学生接唱“真美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

8、上的位置。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4. 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二)听赏吹芦笙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 ,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3教师出示卡片碰铃

9、 dang dang dang dang响板 da da da da da da da da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教学过程:(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

10、舞的走步与拍手。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彝族集体舞。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件,制作打击乐器。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7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舞蹈的简单动作。2、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并能大胆、自信地歌唱。3、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特色头饰。教具准备:钢琴、自制头饰、磁带、录音机、自制课件教学过程:1、同学们看!这些小头饰和衣服漂亮吗?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说对了就给谁

11、穿戴上。2、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大胆、自信呢,那你们能和着音乐欢快的节拍,走进教室吗?”播放 VCD爱我中华 (在黑板上写着”欢迎你进入音乐教室” )3、提问:“我国有几个民族,你能说出都有哪几个民族?”找学生回答。 (民族资料) 。 (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这个民族所在的位置)56 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们都生活地幸福快乐,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每当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都载歌载舞地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4、你会跳哪个民族的舞蹈?播放各民族的舞蹈。 (vcd)让学生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师带领同学们学跳简单的有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5、简单介绍

12、各族的特色服饰藏族、新疆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汉族、高山族各民族的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你能通过他们跳的舞蹈来区分是哪个民族吗?(播放录象)你跳得正棒,发给你一个民族小头饰。6、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各个民族的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表演各族的舞蹈好吗?(师巡回指导)7、师: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不仅同班同学是好朋友,同校、同村、同市同省的同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各个兄弟民族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讨论,学生将加深对这首歌曲主题思想的理解,更加珍视兄弟民族的友谊。88、教师朗读两遍歌词后,放两、三遍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录音,第三遍后

13、要求学生轻轻跟着唱歌词。9、分句教唱歌词,再随录音唱两遍歌词。10、分组设计第一、三乐句的打击乐配法,尤其要设计好四分休止符处的配法,还可以考虑休止符处的动作设计,或拍手、呼喊。各族分别做汇报表演。11、用已学过五种打击乐器和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碰铃、响板的节奏谱写出来(两小节)12、教师可辅导个别学生在课外学会一两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掌握歌曲的知识点节奏 和 的练习,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情感目

14、标:通过创设情境,搜集教学需要的详实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通过听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特点,用身体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教学重难点:准确掌握节奏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再创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同学们好!(老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让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一起来进行快乐律动。 (拍手歌)(设计意图:教师简短的几句话,让学生倍感亲切,随音乐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也为老师的导语作铺垫。 )二、音乐知识彝族简介导入:同学们的动作做得真漂亮

15、,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彝族的音乐宫走一走,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看哪位同学今天能满载而归,出发!(设计意图:课堂开始,老师就为学生设置了一条情境线,以带他们去彝族的音乐宫为线索及老9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及积极性。 )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有关风土人情师介绍(出示我国地图,播放录像片段):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如摔跤,同学们快看,美丽的泸沽湖就在脚下。(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的介绍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节奏练习导入:同学们,彝族人民不但居住的环境很美,他们的音乐宫更富有神奇的童话色彩,我们现在一起去感受。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城图)师:节奏城的大门紧锁着,怎么进呢?(引发学生的悬念)别着急,这有金钥匙和银钥匙,试一试,用哪一把?(出示带有节奏的两把钥匙)师:用哪一把钥匙来开门呢?认为用金钥匙的同学到左边来,用银钥匙的同学到右边去。现在老师来开门。 (银钥匙把门打开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