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2528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必修 4(人教版)2雷雨曹禺的悲悯心倪协克我拿到上戏的中国话剧名著选读这本教材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编者在收录雷雨剧本的时候,把它的序幕和尾声去掉了!我认为这个做法很不妥。许多人以为雷雨只有四幕,却忽略了它的序幕和尾声。我曾看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录像,他们在排演的时候也把序幕和尾声去掉了。我高中就读过雷雨,知道曹禺先生的原著应该由序幕、四幕、尾声这几个部分组成。作为一本戏剧学院的教材,我认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不应当被去掉。我们 不是普通的读者,也不是普通的观众,我们是以学戏写戏为专业的,应 当尽量从剧作家的本意出发,深入地进行探讨学习。曹禺先生既然写了序幕和尾声,必定是有他的

2、意图和考虑的。删去序幕和尾声,等于擅自改动了原著的结构,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对剧本含义的理解。雷雨是一部技巧性很强的戏,可以说是精雕细刻。它的情节高度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冲突极其强烈,动作性很强。但是,正是因为它的技巧性很强,脉络复杂,观众在看戏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心理紧张,注意力集中在戏的情节上,却忽略了剧作家的人文关怀。在我的心目中,曹禺是一个有悲悯心,懂得人文关怀的剧作家。关于雷雨,我看过他的这样几句话:“这个戏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大地间的残忍,一种自然的冷酷。 ”从高中到大学,我将雷雨反反复复读了四次。正是在一次次的阅读中,我可以体会到曹禺先生是在用心血写戏,他在塑造

3、人物的时候,是倾注了自己的爱心的。在雷雨中,序幕和尾声集中体现了曹禺先生的悲悯情怀,以及对人间种种悲欢离合平静而又深沉的思考。正如他所说:“我视他们,如神仙,如佛,如先知,我献给他们以未来先知的神奇。 ”他将序幕和尾声的地点设置在教堂附近的医院内,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回荡着颂主歌和大风琴声。 这给人多么圣洁、多么干净的感觉!鲁妈和蘩漪经历了人生的大苦大悲后,如今在院中养病,一个住在楼上,一个住在楼下。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坐在厅中聊天,又给人纯真宁静之感。如果去掉了序幕和尾声,便使得雷雨太像社会问题剧,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曹禺先生的另一重本意。在基督教的弥撒曲中,剧作家寄予了深奥的思想。就像他自己说的:

4、“我把雷雨做一篇诗看,一部故事读,用序幕和尾声把一件错综复杂的罪恶推到时间上非常辽远的处所。因为事理变化太吓人,我就给它罩了一层纱。 ”作为一个戏文系的学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尊重文本。试想,如果在演出的时候,把序幕和尾声加进去,那么戏的结构和含义就另有一番味道了。我还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雷雨,她说:“雷雨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笞了黑暗的社会。 ”我经过学习,觉得这是对雷雨的曲解!高中的语文老师没有真正理解曹禺的用意,也不懂得话剧的舞台魅力,他们往往误导了学生。我认为雷雨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技巧高明,情节曲折复杂,同时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雷雨

5、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生活在世上,总是被自然力量左右。就像四凤和周冲,他们自己并没有过错,但却遭遇不幸。这里面体 现的就是剧作家的悲悯情怀。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盲目模仿雷雨,刻意在写戏的时候制造离奇的矛盾冲突,这样一来情节也许曲折了,却没有半点内涵。 雷雨一剧,既有艺术 性,又有悲悯心, 这才是真正值 得我们借鉴的优秀小品 注 。注:小品:原指佛经的简体,现指简短的杂文。亦指简短的戏剧表演形式。( 编者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咀嚼(伺候 (推诿(涔涔( 沉吟( 郁热(谛听( 离间( 樟木(缜密( 固执 ( 弥补(析:A 项,伺 项,涔 项,谛 案:列各句

6、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的鲁侍萍沉浸在与周朴园的甜蜜爱情之中,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周家,直到大年三十被赶了出来,才如梦初醒,她与周家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B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周朴园竟没料到三十年后侍萍会出现在他的周公馆里。C为了娶那位名门望族的小姐,周朴园家逼着鲁侍萍母子离开了周家。D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公馆不期而遇,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解析:A 项,如梦初醒: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 的境地中觉醒过来。B 项 ,天有不 测风云:形容无法 预料到的灾祸 。C 项,名门望族:指有声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D 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答案:下列语句重新

7、排序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关于这一点,作者本人也从不隐讳:“我是一个忘恩的奴仆,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织成了自己丑陋的衣服,而否认这些褪了色的金丝也还是主人家的。 ”而这一伟大的剧作,与古希腊悲剧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这便是创作者为其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使其中国化了的产物。正如曹禺自己所说的那样, 雷雨在继承了古希腊悲剧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改造与发展。雷雨是现代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葩,无论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还是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都是同时代乃至后代的剧作家难以企及的。A BC D解析:是总起性句子, 用“而”表递进 。用形象句验证的内容。结尾“改造与发展”与内容联

8、系密切。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述明确的一项是()A怀念和绝情,貌似水火不相容,其实是对立的统一,形成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的心理。B他并不是从鲁侍萍的利益出发而谴责自己,而是从自我需要出发产生的赎罪活动。C真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心理真实并不等于道德的善,何况周朴园的怀念还包含着虚假的成分。D随着周家的毁灭,观众认清了周朴园的伪善及其造成的深重罪孽,这个封建家长及其所代表的旧道德。解析:A 项, “周朴园对待鲁侍萍感情的心理 ”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心理”改为“前后不一” 。B 项,后分句与前分句的主 谓“他是活动”搭配不当;D 项,成分残缺,缺少连词连接前文最后一句,最后一句

9、前加“也认清了” 。答案:下面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侍萍要求见萍儿) 周朴园说:“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 )他很大了,( 顿)并且他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A周朴园同意鲁侍萍母子相见,说明了周朴园虽坏,但最后的一点人性还没有泯灭。B周朴园劣迹昭著、恶行累累,他一生都在不择手段地掩饰这一切,以维护他“社会上好人物”的形象。他的这段话,他的“不过”“并且”还有两处停顿,再一次活画出他伪善的嘴脸。C周朴园很矛盾,既不愿鲁侍萍见周萍,又不能拒绝她的要求,只好敷衍她。D这些话暗示鲁侍萍:只有楼上的那位(繁漪)才是周萍的母亲,你已不存在,周萍决不会认你做母

10、亲。表现了周朴园的阴险、狠毒。解析:A 项,周朴园此处并未同意鲁侍萍母子相 见。C 项,周朴园不是敷衍,而是提出他们母子相见的条件。D 项, “周萍决不会认你做母亲”错,而是不允许鲁侍萍与周萍相认。答案:列对有关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选部分开始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天气特征和对人的影响,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来临。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哦。 (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句中“很自然” ,暗示熟悉所做的事情;“慢慢地” ,表现鲁侍萍内心很痛苦。C “侍萍接

11、过支票,把它撕了。 ”这句中的一个“撕”字表现了鲁侍萍的骨气和尊严;同时也表现了鲁侍萍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慨。D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句中“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表现出鲁侍萍悲愤与失望交加的心情。解析:A 项,这句舞台说明并未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答案: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砧板/粘贴绿 /东施效颦纤夫/纤尘不染 扁平/扁舟一叶B碣石/喝问 乐阕/龙城凤阙堵塞/渚白风清 绮筵/垂涎三尺C淑气/椒兰 朝觐/朝云暮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部署/曙色 唱和/和颜悦色伶仃/岸芷汀兰 撒落/霰雪纷纷解析:A 项,n/ 项,h,d/ 项,

12、 项, h/h,s/案: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们时常可以在各类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C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虽然没能在客场战胜印尼队,但小伙子们的拼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客观讲应是余勇可贾。D在科学上朝云暮雨的人是无所作为的。解析:A 项,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 话,使人震惊。区别“骇人听闻” 。B 项,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C

13、 项,余勇可 贾 :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本 题表意不当。云暮雨:早上是云,晚上是雨。指早晚变化大,也比喻男女欢会。答案: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解析:A 项, “自然与人”与“随风生长”搭配不当; C 项,成分残缺,应在“那样的”后添加“有” ;D 项,不合 逻辑,递进关系不当,应该是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然后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 。答案:情提供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必然遇到新的问题。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