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汛事故案例分析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KB
约6页
文档ID:33250107
防汛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1/6

防汛事故案例分析—1975 年 8 月河南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事故及教训1975 年 8 月上旬,受 3 号台风的影响,河南省洪汝河、沙颖河、唐白河流域以驻马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的袭击,造成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溃坝,并引发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及 58 座小型水库相继跨坝,致使 2.6 万人死亡的惨剧 大雨过后,鸟虫绝迹,死雀遍地在这次特大洪水袭击下,河南省驻马店、许昌、周口、南阳和舞阳工区 5 个地区的 30 个市县受灾,受灾人口 1015.5 万人,死亡 2.6 万人,冲毁京广铁路 102 公里,中断行车 16 天,影响南北正常行车 46 天,河道堤防漫决 810 多公里,决口 2100 余处,长 340 多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据事后调查分析,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失事的主要原因:一是水库设计洪水偏小,防洪能力严重不足,而实际发生的洪水远大于设计洪水二是防汛指挥机构不健全,通讯等非工程措施薄弱三是重兴利、轻除害,没有备用通讯工具和备用电源,防汛物资、抢险队伍严重不足,无应对超标准洪水措施和预案 在认真吸取“75.8”惨痛教训后,国家分 别于 1992 年和1998 年完成了对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的复建,复建后水库防洪库容比原来分别增加了 20%和 50%,泄洪能力增大了 7.6倍和 9.0 倍。

两座水库大坝,失事前均为土坝,复建后,板桥水库大坝河床段改为混凝土溢流坝,石漫滩水库大坝改为碾压混凝土坝,大大提高了水库工程的安全度,可以充分发挥两座水库的防洪兴利效益,为人民造福—2004 年湖北省恩施大龙潭围堰溃决事故及教训2004 年 5 月 26 日至 27 日,湖北清江流域骤降暴雨,27日下午 5 时 49 分,位于恩施市上游 11 公里处的清江大龙潭水电枢纽工程(在建)洪峰流量达到 1071 立方米每秒,洪水漫过围堰导致围堰溃决,致使发电引水洞内 4 名施工人员死亡,下游河滩便道上一辆面包车被洪水冲走,车内 10 人死亡、4 人失踪(其中有 12 名儿童) 事故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开展搜救和善后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并严肃处理湖北省政府迅即成立了事故联合调查组,确认围堰溃决造成人员伤亡是一起典型的安全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洪水超过围堰设计防洪标准主要原因是项目业主恩施清江大龙潭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施工单位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大龙潭项目部没有按要求制定防汛预案、安全措施不落实、临场抢险指挥不当此外,还有监理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审查不严,恩施市政府和防汛管理部门监管不力、防汛责任制不落实等原因。

大龙潭水电枢纽工程围堰溃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惨痛,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大龙潭事故表明,责任不落实、麻痹思想严重、应急预案不完善、防汛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是水库安全的最大隐患,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998 年九江城防决口事故1998 年,江西九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特别是 8 月 7 日,长江水位超历史最高洪水位 0.83 米,市区防洪墙 4-5 号闸口间出现泡泉,突发大管涌,随之塌陷溃决,决口宽度最后发展到 62 米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关怀下,在堵口抢险指挥部的正确指挥下,经过 2 万多名军警、水利专家、广大干群团结奋战、顽强拼搏,五天五夜堵口成功根据部、省、市水利部门有关专家分析,九江市城防堤决口原因有三:一是长江大堤受雨洪高水位、长时间的浸泡1998 年汛期,九江站最高水位 23.03 米,超警戒水位 94 天,其中超历史记录最高水位时间长达 40 天二是该堤段处于一个古河道,堤内脚是一个 3 米深的水塘,因缺乏资金,未作处理;三是 1996 年上半年,某石油公司在大堤迎水面修建加油站油库,使大堤迎水面的防渗覆盖层部分基础受到破坏造成由渗漏发展到泡泉到管涌,最后造成决口。

  2004 年九江市政府在九江长江大堤原 4~5 号闸口处,自筹资金修建了抗洪警示教育基地一是为了宣传“98 抗洪”成功堵口的历史事件,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展示“98 抗洪抢险”伟大 胜利的壮 丽画卷,教育世人和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党的丰功伟绩、人民军队的卓著功勋和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无穷力量二是为了警示世人,防洪工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全社会都要重视防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自觉维护和保护水利工程的管理秩序,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6.10”特大山洪灾害及教训沙兰镇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部,总人口 2.2 万人2005 年 6 月 10 日 12 时 50 分,沙兰镇及沙兰河上游 70 平方公里的丘陵岗地突降特大暴雨,暴雨于 14 时 15 分到达沙兰镇,暴涨出槽,夹杂着大量泥沙、树枝和杂物,首先冲入沙兰镇中心小学仅几分钟时间教室水位就高达 2.2 米当时正在上课的 352 名学生和 31 名教师,全部被困水中,镇直及镇所在地等 7 个村屯同时受灾,有 117 人遇难,其中学生 105人,村民 12 人;受灾 1830 户、4583 人,倒塌房屋 324 间,损坏房屋 1152 间。

1.5 万亩,财产损失 1.36 亿元此次灾害血的教训:一是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普遍淡薄,存在严重的思想麻痹据沙兰河上游王家村村长于洪涛反映,6 月 10 日中午 12 点 50 分开始降雨至下午 2点 40 分左右,上游三个村子没有人查看河水涨势,也没有人员报告沙兰河水情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如此大的雨水会引发山洪,及早通知和组织镇中心小学师生转移,至少灾情不会这么重二是城镇多年的开发建设逐步挤占了行洪区三是中心小学一直没有迁出低洼地四是防山洪预案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没有人员疏散的方案,没有明确谁来监测洪水,遇到洪水向谁报告五是缺少降雨测量监测设施,山洪预警预报能力低缺乏山洪灾害预警措施和必要的通信手段,贻误了脱险转移的宝贵时机六是河道行洪不畅,致使水位壅高,增加了灾害损失程度七是群众自救能力较弱,难以应付突发性险情八是生态破坏严重,加快了雨水汇集九是防汛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云南省彝良县双龙电站蓄水塘坝垮塌事故2005 年 7 月 21 日凌晨 6 时 20 分,云南省彝良县双龙电站蓄水塘坝右坝段坝体垮塌,溃口平均宽度 20 米,约 8 万立方米库水一泄而空,造成下游大桥村 36 户、146 名群众受灾,因灾死亡 16 人,伤 23 人,冲毁房屋 19 间,损坏房屋 25 间,冲毁耕地 250 亩。

据专家组分析,塘坝垮塌主要原因是:一是塘坝工程属于双龙电站业主违法建设的“五无” 项目;二是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差;三是塘坝施工质量差,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塘坝无正规设计,且由无资质人员组织当地群众施工,坝肩、坝基清基不彻底,未将强风化岩体及破碎带全部清除坝体砌筑块石较小,坝体填心部分采用浆砌乱石填筑,坝体建筑材料规格不符合有关要求两坝肩嵌入两岸岩体深度不够,不能满足坝肩抗滑稳定要求四是连续降雨是塘坝垮塌的诱因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7 月 17~20 日,附近雨量站连续三天降雨量达 140 毫米,塘坝蓄水位迅速上涨致使塘坝垮塌 这次灾害对当前我国水电站防汛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警示作用一是国家在水电站审批环节存在漏洞;二是防汛监管工作缺位;三是对水电站实施防汛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够明晰,导致大家思想认识不一致,从而造成防汛管理工作混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