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4909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 1.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2.通过满足技术要求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3.形成特定的建筑造型;4.结构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一部建筑史也是一部建筑结构发展史。建筑结构的定义:建筑结构是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承受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作用,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用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各种外界作用(如荷载、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建筑结构是建筑三大构成要素中

2、建筑技术的组成内容,是保证房屋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筑结构的型式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为创造建筑的美而服务。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专业工种。建筑结构是解决支撑体系问题,处于服务地位,由注册结构师完成。建筑设计是解决功能、适用和美观的问题,处于先行与主导地位,由注册建筑师完成。建筑设计必须和建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真正符合结构逻辑的建筑才具有真实的表现力和实际的可行性,富有建筑的个性.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的主要环节是选择最佳结构方案,即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建筑功能的要求对于有些公共建筑,其功能有视听要求,如:体育馆为

3、保证较好的观看视觉效果,比赛大厅内不能设柱,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大型超市为满足购物的需要,室内空间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应采用框架结构。(2)满足建筑造型的需要对于建筑造型复杂、平面和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选型,要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较多有规则的结构单元。(3)充分发挥结构自身的优势每种结构型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所以要结合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构选型。(4)考虑材料和施工的条件由于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同,其结构形式也不同。例如:砌体结构所用材料多为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适用于低层、多层建筑。当钢材供应紧缺或钢材加工、施工技术不完善时,不可大量采用钢结构

4、。(5)尽可能降低造价当几种结构形式都有可能满足建筑设计条件时,经济条件就是决定因素,尽量采用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结构形式。建筑结构按材料分类: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砖、砌块、石),钢结构,木结构,索和膜结构,组合结构,其它金属结构(铝合金、不锈钢)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分类: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 ( 框架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 平面结构体系:排架(桁架) 、门式刚架、拱单层大跨度建筑结构 - 空间结构体系: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索和膜混合结构是指一个建筑物的承重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 混合结构一般指砖混结构,即墙体、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砌体结构,楼盖、屋盖等水

5、平承重构件采用装配式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 混合结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砌体结构所用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施工较简单,施工进度快,技术要求低,施工设备简单砌体结构刚度较大,强度低,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综合经济指标好,实际造价低廉平面布置灵活性差,使用面积较小,建筑立面效果厚实砖墙在防寒、隔热、隔音、抗风雨侵袭和化学稳定性等建筑物理性能方面较为优越、物美价廉,但自重较大适用于六层及以下的住宅、宿舍、办公室、学校、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工业建筑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横墙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承重方案内框架承重方案与结构选型有关的构造要求 横墙承重方案 :受力特点

6、:楼层荷载通过板、梁传至横墙,横墙作为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纵墙仅起围护、隔断、自承重及形成整体的作用优点:横墙布置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整体刚度大,外纵墙立面处理较为方便、可开设较大的门窗洞口缺点:横墙间距小,导致房间布置灵活性差适用: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无梁纵墙承重:板纵墙基础 有梁纵墙承重:板梁纵墙基础 受力特点: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设置主要为满足房屋刚度及整体性需要,横墙间距可以较大优点:空间较大,平面布置灵活,墙体面积小缺点:刚度较差,纵墙受集中力处需加厚或设墙垛,纵墙门窗洞口大小和位置受限适用:需要大空间或隔墙布置灵活的房屋,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医院、图书馆、

7、食堂、仓库等 内框架承重方案:受力特点:外墙采用砖墙,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和预制板,由外部砖墙和内部框架共同组成承重体系优点:内部空间大,梁的跨度较纵墙承重体系小缺点:外部砖墙和内部钢筋混凝土柱差别较大,房屋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附加内力较大,整体刚度较差适用:多层工业、商业和文教用房等建筑,或仅用于建筑的底层(门面) ,或底层框架结构、上部砖混结构 混合结构房屋的楼盖布置:装配式楼盖的优点:造价低,施工进度快装配式楼盖的缺点:整体性差,抗震性差现浇楼盖的优点:整体性好,抗震性好,布置灵活现浇楼盖的缺点:造价高,施工工期长装配整体式楼盖的特点:造价、工期介于上述两种之间,整体性和抗震性也介于上

8、述两种之间 现浇楼盖:分为两种: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划分:长短边之比3 为单向板;长短边之比3 为双向板梁板的经济跨度:单向板 23m ;双向板 35m ;次梁 47m;主梁 58m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路线:板次梁主梁柱(墙)基础地基双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路线:板梁柱(墙)基础地基 框架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强度低,楼层较高时用料多、自重大,建筑有效面积随着楼层增加大大减少 本章讲述的框架结构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较之砖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自重小、强度高,可以用于更多楼层的承重结构体系 一般用于不多于 15 层(不超过 50 米高度)的多层和高层房屋 框

9、架结构体系结构特点和优缺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柱节点多为刚节点,建筑物整体性好因为刚节点的存在,梁跨中弯矩降低,从而可以跨越更大的跨度,空间布置更为灵活在建筑上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平面布置灵活,适用性强抗侧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结构柔度较大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分类:全现浇框架:承重构件梁、柱、板均在现场绑扎、支模、浇筑、养护而成,整体性和抗震性较好,但现场工程量大、模板耗费多、工期长,在框架结构中使用最广泛装配式框架:梁、柱、板均为预制,用于钢结构框架半现浇式框架:梁、柱为现浇,板为预制,成本低,但整体性和抗震性差,应用较少装配整体式框架:梁、柱为预制,梁柱节点处现浇框架结构按承重方式分类:全框架

10、(纯框架):荷载全部由框架梁、柱承担,墙体仅起围护、隔断作用,受力性能良好内框架(半框架):荷载由内部框架和外部墙体共同来承担,整体性和抗震性差,易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底层为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为普通混合结构,整个结构上刚下柔,整体性和抗震性差框架柱网布置: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在民用建筑中,柱网布置应与建筑隔墙布置相协调,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墙交错处柱网布置应尽量简单、规则、整齐、间距适中、传力明确、受力合理:框架结构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并且在框架平面内承载能力较高柱网布置应便于施工:设计时尽量减少构件规格,尽量使梁、板布置也简单、规则,施工方便可加快

11、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震设防区框架结构体型与布置的要求:1、房屋的平、立面宜用简单体型2、抗侧力结构的布置应尽可能使房屋的刚度中心与地震力合力作用线接近或重合3、抗侧力结构的布置应尽可能使房屋各部分的刚度均匀,避免相差过分悬殊4、在地震烈度较高的抗震设防区,楼、电梯间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两端和拐角处5、应注意控制房屋的侧向变形和层间相对变形6、各层楼板应尽量设置在同一标高处或错开很少,避免采用复式框架7、房屋高低层不宜用牛腿相连,宜用防震缝隔开8、柱子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 4框架结构的变形与内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变形与弯矩随着框架的层数增加没有显著的变化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变形

12、与弯矩随着框架的层数增加迅速加大框架结构的层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远远超过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水平荷载对设计其主要控制作用时,框架结构的优越性受到较大的限制框架结构的适用层数、高宽比与适用高度: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属于柔性结构,其抗侧移刚度较小,房屋较高时其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下降框架结构适用层数:615 层,10 层左右最为经济框架结构常用高宽比:57 场地类别为、和类,规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0m(烈度 6度) ,55m(烈度 7 度) ,45m(烈度 8 度) ,25m(烈度 9 度)场地类别类或不规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还应适当降低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

13、结构较之框架结构,采用剪力墙来提供很大的抗剪强度和侧向刚度,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抗侧移刚度 剪力墙就是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成片墙体,在钢结构建筑中也可采用钢板剪力墙 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框架-剪力墙(框剪)结构, (全)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适用于 10 层以上的高层或超高层房屋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简称框剪结构,是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一定数量的横向和纵向剪力墙所构成的双重受力体系在整个体系中,框架仍占主体、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荷载,两者协同工作、扬长避短建筑结构相当于基础上的悬臂梁,剪力墙使得该悬臂梁在此位置形成深

14、梁,加强了侧向刚度框架-剪力墙结构变形特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变形总体来说属于剪切型,剪力墙的变形则属于弯曲型楼面处刚度可视为无穷大,因此此处框架和剪力墙变形协调,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总体来说属于弯剪型对于层间位移角,框架自上而下逐层增大、底层最大,而剪力墙相反、顶层最大,这样,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是剪力墙制约框架变形,结构上部是框架制约剪力墙变形,从而整体结构各层的层间位移角较为均匀,减少了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数量一般不太多、受荷面积有限,故框架承担大部分竖向荷载剪力墙抗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故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

15、一般在 80以上)框架楼层剪力分布较为均匀,最大值不发生在结构底部,一般是在(0.30.6)H 之间剪力墙顶端剪力为负值(与框架间产生内部集中力) ,而在结构下部的剪力很大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剪力墙结构属于半刚性结构体系,适用于 1020 层房屋,最高不宜超过 25 层较之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平面的灵活布置,适用于办公楼、旅馆、公寓、住宅等建筑以及一些工业厂房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可以较为灵活,可结合隔墙、山墙、电梯井、楼梯间等设置,减少对建筑使用功能上的妨碍框架-筒体结构:当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集中在一处并形成筒体时,称为

16、框架- 筒体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的筒体一般位于建筑物中央(也可见到位于一侧的) ,其框架一般位于筒体四周框架-筒体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类似,但因为筒体的存在,其刚度、强度、抗扭性能都增强了,故可以建造高达 3040 层的建筑框架-筒体结构的剪力墙设置很集中,建筑平面布置可较为灵活,适用于公共建筑、办公楼和商业建筑等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超过 25 层时,水平荷载的影响相当大,需要的剪力墙数量很大,需要采用全剪力墙结构结构整体性更强,抗侧移刚度更大,侧向变形更小,抗震性能更好,用钢量较省,施工相对简便快捷墙体较密,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利用受到较大限制,且结构自重大、刚度大、地震反应大适用于 1040 层的住宅、公寓和旅馆等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