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24183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引流管得护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种引流管得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胸 腔 闭 式 引 流 是 胸 外 科 应 用 较 广 的 技 术 , 以 重 力 引 流 为 原 理 , 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 是 治 疗 脓 胸 、 血 气 胸 的 有 效 方 法 。【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及水柱波动情况。3.观察引流管处伤口情况。4.拔管后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护理措施】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2. 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

2、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 602000px ,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3.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5.妥善固定引流管,放止滑脱和移位。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 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

3、通知医生。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 48 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 小时内引流少于 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

4、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腹腔引流管护理常规【定义】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管或条),将液体等引流至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一般在渗出最多处,位置较低处放置。【观察要点】1.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2.观察伤口敷料处渗血、渗液情况及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护理措施】1.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2.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避免导管脱出。3.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性状、颜色并做好记录。4.长期置管者,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 12 次。引流管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5.引流管应分清每条管道在腹腔内

5、放置的部位,写明标签,贴在管壁上便于观察。6.置管期间还应观察和倾听病人主诉。观察内容:患者的腹部、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正常等。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常规【引流目的】伤口放置引流物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引流种类】(一)被动引流又称开放式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这类引流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塞而引流不畅外,还易发生逆行感染。因开放式引流起着双向通道的作用,体内液体可以流出,体表细菌也可沿管道出口自由进入体内,导致感染。(二)主动引

6、流又称闭式吸引引流。鉴于开放的引流的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闭式引流,使用时将引流管和负压源相接,从而使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吸引作用,引流效果良好。【护理措施】1.妥善固定,防止脱出。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打折、受压,如引流不畅应及时通知医生。3.定时挤压引流管,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行负压引流的患者,压力应适当,避免负压过大引起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以免加重出血。5.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 2448 小时拔除,为治疗目的放置的引流物,应在引流液减少后,逐步外拔,让窦道从底部向外逐渐愈合,防止遗留残腔。泌尿外科引流管(

7、支架管)的护理1.留置尿管的病人,每日应用 0、05%的碘伏溶液擦洗尿道口分泌物。每日两次。2.保留泌尿系造口管的病人,造瘘口处敷料每三日更换一次,遇有污染或浸湿随时更换,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3.带管卧床的病人,引流管的长度应合适(一米以上),避免因翻身等活动造成引流管的脱出。4.尿液及伤口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5.移动病人时应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应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6.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注意有无结石、组织、脓血块等沉淀物。保持引流通畅,勿打折。引流不畅时可适当挤压,在允许范围内可对管腔进行冲洗。7.气囊导尿管起到固定、

8、压迫止血的目的。插管后按气囊注入量要求注入气体或液体,拔管时将囊内气体或液体抽出后在拔出导管。不拔管时不能随意抽出囊内气体或液体。如气囊破裂及时换管。8.泌尿系某些成型手术,一般备有支架管,为了促进组织的愈合,保留时间相对长些,使用贴膜以 C 或 S 型牢固固定,防止受压及脱出,必要时用支被架保护,并做好病人的健康指导。9.保留引流管的病人应鼓励其多饮水,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及减少尿液对创面的刺激,24 小时尿量应在 2000ml 以上。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目的是排出血性脑脊液,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症状,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

9、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大夫。2.引流管的固定 引流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一般高于穿刺部位 10375px。远离肛门减少感染。3.保持引流通畅 加强引流管护理的宣教,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动患者时要先夹闭引流管,待安稳后再打开引流管。烦躁的病人适当约束,并加强巡视。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脑脊液一般每天产生约 500 毫升,要保持引流液匀速外滴。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大夫。5.预防感染 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6.健康指导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缓泻剂。保持患者情

10、绪稳定。脑室穿刺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脑室穿刺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内出血、颅内出血破入脑室、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一种重要手术方法。【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大夫。2.引流管的固定 引流管固定于床头,适当限制病人头部的活动范围,以患者左或右侧卧位时不紧绷为宜。引流管的最高处距侧脑室的距离为 10375px、3.保持引流通畅 加强引流管护理的宣教,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动患者时要先夹闭引流管,待安稳后再打开引流管。双侧脑室引流时,遵医嘱开放引流管。烦躁的病人适当约束,并加强巡视。4.观察脑室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

11、量。脑脊液一般每天产生约 500 毫升,保持引流液匀速外滴。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大夫。5.预防感染 头部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头部治疗巾。6.健康指导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缓泻剂。保持患者情绪稳定。T 管引流护理常规【定义】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 T 型管,主要目的是胆道减压、预防术后胆漏、预防术后狭窄及术后经 T 管处理胆道残余结石等。【观察要点】1.观察 T 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2.观察 T 管周围有无胆汁渗漏及皮肤破溃、感染的发生。【护理措施】1.保持管引流通畅,用贴膜以 C 或 S 型固定,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不能扭曲、受压,引流袋低

12、于切口 750px 以上,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置于胆囊水平以下。2.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澄明液体,24 小时引流液 5001000ml,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3.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常规消毒接口。4.注意观察及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皮肤保护膜保护。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黄疸、食欲情况及大便颜色以了解胆管通畅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6.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寒战高热、腹痛、反射性腹肌紧张,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7.管引流时间约 714 天,拔管前应先试行夹管实验,开始每日夹闭 23 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至全日夹管。如无腹痛、黄疽、腹胀,遵医嘱行管造影,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开放管一天后拨管。拔管后可能有少量胆汁漏出,23 天可自愈。继续观察腹痛、发热、黄疽、食欲及大便颜色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