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4086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 津 县 农 村 环 境 治 理 工 作 方 案新津县农村发展局根据新津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规划、工作标准和工作任务分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结合县农发局工作职能和分解给县农发局牵头和承办的 2009 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现制定新津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一)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规定,确保 2009 年大小春秸秆禁烧期内空气污染天数在 2 天以内。(二)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200 口,大中型沼气工程 500 立方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40 万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 21 万亩。(三)巩固小流域治理成果,保护河道生态环境,配合水务局建立和完

2、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四)搞好农村环境治理,推行“四清(清垃圾、清 污水、清杂物、清污水),三改(改厕、改厨、改圈)”,保持村庄及周边环境整洁卫生。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良、河塘沟渠清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乡镇和村庄。二、工作内容(一)抓好农业生产垃圾整治1、继续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免耕覆盖栽培、秸秆还田、生产沼气、用作食用菌生产等成熟技术。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空气,或者将秸秆随意堆放在公路沿线、林盘、院落,或者抛入河道堵塞沟渠。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 80%以上。2、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贯彻落实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依法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推广雨污分流、干

3、湿分离技术;推广先进的畜2禽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方式,配套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推广种养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省、市、县限期治理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达标。3、妥善处置利用食用菌菌渣。在方兴、新平、文井等食用菌生产乡镇要完善建设食用菌堆场,利用菌渣生产有机肥、生产生物饲料、腐熟直接还田等,处置利用好菌渣,制止向河道、道路和公共场所倾倒。(二)抓好农村沼气建设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广“一池三改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要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积极配合水务部门搞好农户改水工作,年内新建户用沼气池 200 口。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充分利用沼气综合技术,对规

4、模化养殖场的粪便、污水进行处理,产生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治理农村养殖污染。(三)抓好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开展“节水、节药 、节肥、 节种”等清洁生产技术。在全县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农药施用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控防技术,农膜要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四)抓好农村河道疏浚配合水务部门全面疏浚镇村河塘沟渠,清除河塘淤泥、杂物垃圾、杂草飘浮物,严禁向河道沟渠倾倒农业生产垃圾,建立河塘长效管理维护机制。(五)抓好村庄容貌整治按照“清洁 、秩序、优美”的镇村整治标准,村庄要集中清理乱搭建、乱堆放

5、、乱贴画等现象,农户房前屋后保持整齐洁净,做到村居整洁,庭院绿化,村庄秩序井然,环境优美。三、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3为加强领导,县农发局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总负责人是局长文水清同志,具体分管领导是党组成员宋谷尹同志。牵头责任科室确定为农业科, 县畜牧局、县沼气办、县农技中心协助承办。按照此项工作“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的原则,各镇乡要高度重 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 领导具体抓,要有具体实施方案,要求责任落实到人。(二)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县农发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整合农村沼气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乡 村清洁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资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三

6、)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已纳入县农发局年度目标考核,为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县农发局将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镇乡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专人负责,做好工作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务必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信息报送。(四)搞好服务,扩大宣传县农发局要加强对村庄和农户的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好服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 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农村环境治理的意义和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环境整治活动。4农 业 面 源 污 染 防 治畜 禽 养 殖 粪 污 处 理 专 项 工 作 方 案县畜牧局根据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关文

7、件精神,结合市动防总站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专项工作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切实减轻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方案。一、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 伍开良副组长 王文敬成 员 夏尚培 高秀珍 朱海彬 胡国庆 彭红霞办公室设在行政许可科,由高秀珍任办公室主任。电话 :86351508二、目标任务1、节能减排任务:2009 年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00 吨、氨氮(NH3-N )10 吨和完成 6 家规模养殖场

8、粪污 治理及综合利用。其中,普兴镇 3 家、永商镇 2 家、文井乡 1 家。2、重点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实现达标排放;对新建或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建设。3、规范分散式畜禽养殖及庭院养殖户的综合治理。加强环保宣传,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综合治理。 4、鼓励适度养殖区发展生态养殖,并通过发展沼气、生产生物有机肥等措施,实现养殖粪污的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5通过专项治理,使畜禽粪污所致的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农 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好转,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常态运行。三、工作内容(一)建立畜禽粪污治理的规范管理

9、机制1、科学规划畜禽养殖生产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新津县人民政府政府制定的新津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新津府发【2008】27 号文件精神。在已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度养殖区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适度养殖区内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严 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污设 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 制度,逐步实现畜禽 粪污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2、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日常监管,禁止畜禽养殖场直接向河流、水体排放粪污;对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畜

10、禽粪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向水体超标排放、倾倒畜禽粪污等违法行为,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逐步实现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监管机制。(二)整体推进养殖面源污染的综合监管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及庭院养殖户要根据污染的影响程度分类进行指导与治理。对分散的小规模庭院养殖,主要依靠加强宣传,推行人畜分居,实行畜禽圈养或拴养,鼓励建设沼气处理设施,配套“ 一池三改 ”等技 术措施,引导粪污还 田利用。对规模化养殖场,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指导养殖业主进行综合配套治理采用节水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造与养殖量相匹配的防雨水

11、冲刷(流失)的干粪堆仓和污水处理池,保持养殖场整洁卫生等措施,强化养殖面源污染的“ 源头控制” 。6(三)集中整改限期治理的畜禽养殖场对规模化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严格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规规范要求,限期完善治理设施,限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限期形成养殖粪污治理技术规程,实现达标排放。对未按要求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以及污水不能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以及治理不达标的全部予以关闭。(四)因地制宜引导畜禽粪污的科学利用1、沼气化处理。完善我县以沼气处理为主的畜禽粪便处理模式。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原则上要建立与其饲养规模相适

12、应的沼气池,对畜禽粪污进行沼气化处理,还田(地)利用,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畜禽养殖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2、资源化利用。加强宣传,大力推广利用养殖生物有机肥料。拓展畜禽粪便回收利用渠道,鼓励企业新办生物有机肥加工厂及对生物有机肥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进行畜禽粪便回收,生产生物有机肥料。3、种养结合。引导养殖业与林果、花木、蔬菜等农业生产相结合,将生物发酵后的畜禽粪便还田利用,提高生物有机肥的施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大力发展猪-沼- 果、猪 -沼-林、猪-沼-菜、猪-沼-稻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4、新型生态养殖方式。利用生物发酵床养猪、养鸭,解决养殖污染治理难的问题,真正达

13、到零排放。四、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09 年 1 月)调查摸底阶段。我局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小组将会同相关镇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目前畜禽存栏量、有无治理设施、治理状况、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方法和能力、粪便综合利用率等。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9 年 2 月)。充分利用网络、报纸、会7议、电视、广播、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宣传单等平台,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宣传养殖粪污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推广节能减排、粪污治理的适用科学技术,使各项政策法规、科学技术进村入户,使环境治理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政府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在工作推进过程中,

14、要及时发现典型、推广经验、曝光问题。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科技普及活动,鼓励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保”型畜牧 业,引 导农户树立生态文明 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自觉进行养殖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第三阶段:集中整改阶段(2009 年 3 月10 月)。开展养殖粪便干湿分离、粪污处理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全面落实畜禽粪污处理专项工作。对限期治理的养殖场,指导完善配套治污设施和技术流程,实现达标排放。第四阶段:督促检查阶段(2009 年 11 月)。组织力量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报检查情况。对工作不落实、治理不到位的情况,将严肃追究有关责

15、任人的责任。同时,督导各类畜禽养殖生产者,进 一步完善落实各项粪污治理措施,推广“养殖小区(场)+沼气+绿色种植园” 的健康养殖模式,提升 规模化畜禽养殖 场和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水平。第五阶段:阶段性工作总结(2009 年 12 月)。总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成果,建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使该项工作进入常态化。8农 业 面 源 污 染 防 治农 村 沼 气 建 设 专 项 工 作 方 案县沼气办为做好全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建设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按照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总体方案要求,特制定本专项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16、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以“ 一池三改” (建沼气池,配套改厨房、改厕所、改圈舍)和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核心,以公路沿线和河道沿岸为重点,普及农村沼气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作用,确保公路、河道沿线等重点区域适宜建池农户和养殖场宜建全建。二、目标任务2009 年 3 月2010 年 12 月,全县计划新建农村沼气池 667 口,全县农村户用沼气适宜建池户基本普及;计划新建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 2000 立方米,养殖场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三、工作内容以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为主,引导建池农户和养殖场业主进行改厨、改厕、改圈等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猪沼果(菜、粮)”等能源生态模式建设。打造一批 农村沼气建设亮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同时,对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已建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完善沼气后期服务体系,开展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维修维护服务,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