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23794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兼顾市场和讯消息 4 月 14-16 日, 博鳌亚洲论坛 2011 年年会在海南 博鳌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是“ 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分论坛“大学校长对话企业领袖: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由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主持,参会嘉宾有:美国杜克大学校长布罗德海德、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丹佛斯首席运营官方行健、美中合作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李建生、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刘川生、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以下为文字实录:主持人:今天我们谈的节目是有关于教育,谈到教育我们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首先大家很关注中国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率,许多大学生今天面

2、临的就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都希望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今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领先的步伐。但是我觉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国的教育虽然进步了很多,但是跟西方是不是还有一定的差距呢,是不是在教育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是不是跟西方的教育有学习,跟企业的对接方面是应该更努力地增加就业率呢,还是应该执着地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多元化 21 世纪的人才。今天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可能产生伟大创新型的创业者,这是许多中国朋友们有兴趣的问题。在今天的讨论开始之前,我在微博上也发出一个问题,看看我们的网友们有什么问题,结果一共有1700 个网友提出问题,这表示在中国确实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昨天在新浪微博也

3、做了一个微讨论,昨天有几位教育家、企业家也做了非常深度的讨论。所以我们今天希望比较清楚至少网民心中想知道的,来跟在座的六位做一个讨论。我想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今天我们现让在座的六位嘉宾,每一位有三到五分钟的发言。布罗德海德:非常感谢,首先我要抱歉我只能 说英语。下一次我就可以学普通话了,能说中文了。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博鳌,我也非常有兴趣,关于包容性增长的主题,是非常好的一个主题。今天早上我们也听到了胡主席的讲话,还有很多商界的领袖参加,我们讨论包容性增加必须要把高度教育,因为所有的发展在世界上任何的一个国家都是要依赖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经济增长大部分的政策,还有大部分

4、经济增长的执行实施,信息技术、医学等等这些增长很快的领域都需要依靠大学教育出来的人才来实施。同时,世界各国的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推动经济市场。所以我们所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他们的火花的碰撞,高素质人才火花的碰撞,最后会产生很大的成果。我们在美国,我们有比较高比例的人群是获得高等教育的。在美国很多的城市,受到高等教育多的城市经济增长就快,相对受到高等教育人口比较少的城市经济增长就慢,所以看到繁荣和经济的增长和高等教育有密切的关联性。我们在发达国家给更多人有更好的教育,这个是一个最基本的。 刚才您问到高等教育或大学应该教什么,我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存在

5、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脱节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一系列的例子,上个星期的华尔街日报曾经有过报道,我们很多美国的工作者流向了印度,但是那篇报道说很难招聘到印度的大学生,印度的大学生在很多的方面不符合雇主的要求。中国方面也听到了一些报道,很多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可能在市场当中找不到,包括一些海龟只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这个道路上面,他们也是很难把学习到的东西利用到工作中去,所以高等教育究竟教什么东西,是不是能够真正地来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用他学到的技能立即去找一个工作。我们认为大学的教育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应该是通过一种能力帮你解决问题。高等教育是一种灵活性、人的思想,一种随时准备好解决问题的能力,

6、而不是具体的一项技能。我们这些能力使得学生在广泛的工作当中能够灵活地使用,能够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具体怎么做,我们可以后面再讨论,但是我认为高等教育最需要做的就是这个。陈繁昌:回到刚才讲的大学教什么,我非常相信大学的教育不是 职业培训,我们很多的社会人其实都讨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社会有很多职业培训的机构。比如说在香港我们有 VTC,就是职业培训中心。大学他们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应该是培训社会的领袖,他们应该是培训未来社会某一个领导人的,所以我们这里这个有一句话也是我们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句话,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生存,而是为了生活。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毕业之后马上能找到一个工作。而是的能力,有这

7、种精神独立解决这种问题,这是我们应该概的。方行健:我们是价值 60 亿美元的市场,主要的市 场在美国,在我们我们也有很大的市场。我们和空调还有电机,还有混合动力汽车相关的一些零部件,我们这个产业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产业。我们非常的发展非常快,而且也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也在开发最一流的人才成为我们企业的员工,我们要想未来实现进一步的增长,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是怎么样来弥合企业、产业和大学教育之间,可能出现了一些鸿沟,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很显然希望能够从大学教育当中获得那些有一些基本技能和社会基本知识教育的这些人,但是我们更加需要有全球视野的学生。我们希望进入新兴市场,我们进入有这

8、样的一些人才,他们具有全球的视野,他们能够到中国、印度,所以我们认为全球视野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除了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以外,除了全球视野以外,我们希望未来的员工能够有这样一种就业能力。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在面临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中,碰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够灵活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适应行业的发展。我们的工程师可能都是在中国的理工科的学生,或者印度理工科的学生。他们会进入一个全球的环境,如果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话,那么机会就很多,我想这就是一个重点。我们要了解能源建设,能源这个领域,那么要可持续发展,我想也需要一些专门的技能,这一点在“十二五”中也是得到专门强调的,所以我想

9、技能的能力非常重要。政府要求我们制订一些专业,然后在学校里头教,也就是作为企业家应该做些什么,因为必须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些空间进行自由地创新。所以我们必须从年轻的时候,从小孩就开始这样做,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还有一些民生的课程专业,他们在各地进行实习来培养简单的能力,即使你受过很好的教育,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解决具体问题的话,也是不行。对我们来说,我觉得我们企业和这个学校之间的联合是非常好的,尽量地用整合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学生。李建生:所谓论坛就可以自由地谈谈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今天的这个大题目,这个题目很大。我觉得包容发展的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包容发展的问题,一个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个大学、一

10、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大学的使命、价值取向、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文化都能反应出时代不同的特征、需修和特点。今天谈这个题目,联系到就业问题,我想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觉得要谈大学问题,还是不要离开当今时代的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变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而且他的不确定性,我想是在人类第三个千年的时候,之前没有所预料到的。 特点什么呢,我觉得谈大学教育要培养我们的人才,他们具有 21 世纪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也是 21 世纪所需要的理想和志向,我想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就要看 21 世纪的特点,我觉得大学要针对 21世纪的特征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全球化。今天听了

11、胡主席所做的讲话非常好,主要是针对亚洲区域化进程的问题。现在世界新的现实,就是全世界中国、亚洲,向中国、印度金砖 5 国,我们不能离开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在全球化中全球的势力在东移,今天我们坐在这儿作为亚洲的成员,我们有 50 几个国家,是全球最多样化的国家。我们亚洲的教育应该怎么看,中国的教育应该怎么看,怎么样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不仅面向欧美,过去去欧美留学,和面向日本。现在要面向世界,首先要面向我们的家门口,亚洲、中亚、西亚、东北亚、南亚,我们的学生准备得怎么样,他们对那儿了解的如何。我想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创业教育。我想这一点是不言而喻了,当然这个创业和创新的问题,其实中国这样

12、片土壤和亚洲这片土壤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西方的特色,但是一度时间会压抑。所以创新有这样一个问题,当然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持续不断发展重要的源泉,但是我觉得创业教育的问题,有可能过去重视不够。但是创业也能被教吗?创业有可能是一个艺术,有可能是一个基因,父母遗传的。第二个问题针对知识社会,21 世纪特色。第三个特色是什么,专业限制。气候变化的问题,其实是人类进入第三个千年,我们由 300 万年的原始文明,因为今天大家听了乌克兰总理的讲话,他说比起地球的历史,我想大概 46 亿年,人类可数的历史五六千年。当然从原始文明 3000 万年,我们今天的工业化,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300 年不到。但是

13、大家就认识到地球的成长已经到了极限,他已经到了十分脆弱的地步,不论是资源的索取,这个地球已经是百孔千疮。所以我们现在谈到绿色的问题,不仅是绿色效率的问题,其实是整个绿色指示体系的构建问题,怎么培养我们的年轻一代,他们不仅能找到工作。就是说低碳技术也好,绿色经济也好,涉及到整个大学对于绿色指示体系的构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老师教学生,常常是学生教老师,这是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第四个特色,就是一个悬殊的问题,贫富的悬殊,不仅仅是数字的鸿沟问题,而且是文化的鸿沟问题,彼此的不理解,文明的对话,文化的对话,相互的尊重了解,使这个世界常常不得安宁。我们要维护世界的话,我们要通过科学

14、教学文化构筑和平。看来今天仍然有他的现实意义。亚洲的一体化进程,为世界的和平和福祉来做出贡献。同时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在创新和创业教育方面我们所存在的不足。非常重要的一点,东西的教育根治自身的土壤,自身的国情发展。我们自己的长项和长处,最近的“虎妈”引起了网上的热议,可见东西方的教育都有自己的长项。 章新胜:今天这个题目我觉得讨论的非常好 ,比如说我每次一回国和教育界领导交流的时候,还有和学校领导交流的时候,他们往往提出中美的教育差距在哪儿。我常常说,我不同意用差距这个词,只能说不同在那里。因为国度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我们对想法的要求和实施的方法都不同。比如我们现在几个主要议题来说,第

15、一个是知识,第二个是团队,第三个是创新,第四个是工作机会。在美国,多少年一直把创新作为很重要的内容,美国从幼儿园到中学、小学、大学,所有的课程中把创新当成一个很重要的。在过去这么多年美国一直是这么做,但是近十年来全球化对美国冲击相当大,尤其是这几年,对美国政府,对教育冲击是翻天覆地地大。这种大,使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对中国的教育模式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大量的企业往外,美国本身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低,美国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创造自己的力量。这些经济从哪儿来,是从学校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比起中国学生来就比较弱。所以最近的奥巴马政府想如何把我们的学生能变成和中国学生,

16、能够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起来。而美国很多教育的领导也担心,如果美国不及时改变,可能美国会输掉中国,这是他们担心的。所以奥巴马要发起一个,在短短的三年内,要送 10 万个学生到中国留学。我们在中国思考美国,我们看到是他的长处,这个长处是我们需要的创新,因为我们过去多少年,因为我们的国情、国家实际情况的需要,也是我们国情本身的特点,学校比较注重知识和技能,再加上我读书的时候,大学毕业由国家来分配。而分配的工业是保障性的,只要你不犯错误一辈子都有工作。现在的挑战很大,现在都是全球化,所以我说双方相比起来是一个不同点,没有说一个差距在那儿。美国在赶中国,中国在赶美国,我们大量的留学生去美国,实际上想美国教育是很开放的,我们学了很多创新的。最后谈到工作,工作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美国大家也是很担忧,比如东北六大洲,新格兰六大洲,教育部门最担心的是什么问题,就是学生毕业以后到哪儿找工作。我们私立学校很多,公立学校有一部分,私立学校不给学生找到工作很难办的。政府的学校也很担忧,因为毕业以后也是找工作的问题。找工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