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类检测工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23620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类检测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钢结构类检测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钢结构类检测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钢结构类检测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钢结构类检测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类检测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类检测工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钢结构工程焊缝超声波探伤。2. 引用标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 检验人员3.1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3.2 焊缝超声检验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级或级资格证书。4.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4.1 使用 A 型显示脉

2、冲反射式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至少 1-5MHz,探伤仪应配备衰减器,其精度为任意相邻 12dB 误差在1dB 内。部进级每档不大于 2dB,总调节量应大于 60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 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 5%。4.2 探头4.2.1 探头应按 ZBY344 标准的规定作出标志。4.2.2 晶片的有效面积不应超过 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4.2.3 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应不大于 2。4.2.4 探头主声束垂直方向的偏离,不应有明显的双峰。4.2.5 依被检工件规格、结构情况,分别选用 K 值为1.0、1.5、2.0、2.5、3 的斜探头。4.3 系统性能4.3.1 灵敏

3、度余量系统有效灵敏度必须大于评定灵敏度 10db 以上。4.3.2 远场分辨率斜探头:Z6dB。4.4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和周期检查4.4.1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除灵敏度余量外,均应按 ZBJ04 001 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4.4.2 探伤仪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首次检测前和每隔 3 个月应检查一次。4.4.3 斜探头及系统性能,在表 1 规定的时间内必须检查一次。表 1 斜探头及系统性能检查周期检验项目 检查周期前沿距离、K 值、偏离角 开始使用及每隔 6 个工作日灵敏度余量、分辨率 开始使用及每隔 1 个月5 试块5.1 标准试块为 CSK-IA,其形状和尺寸见 GB11345

4、-89 附录 A,试块制造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ZBY232 的规定,该试块主要用于测定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5.2 对比试块按被检工件情况选用 GB11345-89 附录 B 中的形状尺寸,必要时,加工人工缺陷对比试块,本项目选用 RB-3 试块。6 检验等级斜探头探伤检验等级采用 B 级,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受几何条件限制时,可在双面单侧采用两种角度探头进行探伤。条件允许时应作横向缺陷的检验,角焊缝采用两种 K 值的短前沿窄脉冲斜探头进行单面单侧探伤。7 检验准备7.1 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

5、域,这个区域最小 10mm,最大 20mm。7.2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外部杂质。探伤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粗糙度不应超过6.3um,必要时应进行打磨。打磨范围:焊缝超声波探伤时,焊缝两侧打磨宽度为:不小于 2TK+50(通常不小于 150) 。7.3 选用化学浆糊或机油作耦合剂。7.4 距离-波幅曲线的制定距离-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的实测数据绘制(见 GB11345-89 图 8)其绘制方法见 GB11345-89 附 D,曲线由判废线 RL、定量线 SL、评定线 EL 组成,各线灵敏度见表 2。表中的 DAC 是以 3 标准反

6、射体绘制的距离 -波幅曲线,即 DAC 基准线。评定线以上至定量线以下为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为区(长度评定区) ;判废线以上为区(判废区) 。表 2 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判废线 定量线 评定线DAC-4dB DAC-10dB DAC-16dB注:1、探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 6dB。2、表面耦合补偿以实际测定为准,一般情况为 4dB。7.5 仪器的调整、校验7.5.1 每次检验前应在对比试块上,对时基线扫描比例和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进行调节或校验。校验点不少于 2 点。7.5.2 校验过程中每 4 小时之内或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对时基线扫描和灵敏度进行校验,校验可在对比试块或其

7、他等效试块上进行。7.5.3 扫描调节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读数的 10%或满刻度的 5%(两者取较小值) ,则扫描比例应重新调整,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位置参数应重新测定,并予以更正。7.5.4 灵敏度校验时,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降低 20%或2dB 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对前次校验后检查的全部焊缝应重新检验。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增加 20%或 2dB 以上,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而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应对缺陷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以评定。8 初始检验8.1 一般要求8.1.1 超声检验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验

8、合格并满足 7.2 条的要求后进行。8.1.2 检验前,探伤人员应了解受检工件的材质、结构、厚度、焊接方法、焊接种类、坡口型式、焊缝余高等情况。8.1.3 斜探头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8.1.4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 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 10%的重叠;扫查方式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基本方式。8.1.5 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及 8.1.1 条了解的焊缝情况,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应在焊缝表面作出标记。8.1.6 特殊结构焊缝的检测8.1.6.1 角接接头折射角按 GB11345-89 表 4 中所

9、示选择,探伤面按图一选择。图一 角接接头8.1.6.2 管座角焊缝的检测a. 一般原则在选择检测面和探头时应考虑到各种缺陷的可能性,并使声束尽可能垂直于该焊缝结构中的主要缺陷。b. 检测方式根据焊缝结构形式,管座焊缝的检测有如下五种检测方式,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实施检测。检测方式的选择应由合同双方商定,并考虑主要检测对象和几何条件的限制。 (图二,图三) 在接管内壁采用直探头检测,见图二位置 1; 在容器内壁采用直探头检测,见图三位置 1; 在接管外壁采用斜探头检测,见图三位置 2; 在容器内壁采用斜探头检测,见图二位置 3 和图三位置 3; 在容器外壁采用斜探头检测,见图二位置 2。

10、位置 2位置 3 位置 3位置 2 位置 1位置 1图二 插入式管座角焊缝 图三 安放式管座角焊缝c. 管座角焊缝以直探头检测为主,探头频率、尺寸以及扫查方式应按 8.1.4 条的规定执行。对直探头扫查不到的区域,可采用斜探头检测。9 规定检验9.1 一般要求9.1.1 规定检验只对初始检验中被标记的部位进行检验。9.1.2 探伤灵敏度应调节到评定线灵敏度。9.1.3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10 缺陷评定10.1 超过评定线的信号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怀疑时应采取改变探头角度、增加探伤面、观察动态波形、结合结构工

11、艺特征作判定,如对波形不能准确判断时,应辅以射线等其他检测方法作综合判定。10.2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区的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 10mm 时按5mm 计。10.3 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 8mm 时,两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11 检验结果的等级分类11.1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区的缺陷,根据缺陷指示长度按表 3 的规定予以评级。表 3 缺陷的等级分类评定等级 缺陷长度(mm) /3,最小 10,最大 30 2/3,最小 12,最大 50 3/4,最小 16,最大 75 超过级者注: 为母材厚度。11.2 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为级。11.3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

12、,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为级。11. 4 反射波幅位于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为级。11. 5 反射波幅位于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为级。12 报告12.1 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单位、工件名称、材质、编号;b. 仪器型号、探头、试块、耦合剂、测定方法;c. 测量部位和数据,测量部位草图、测量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 检测结果及缺陷等级评定、检测用标准名称;e. 探伤部位示意图;f. 操作人员、校核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g. 测定日期。12.2 报告要认真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表格中不得有空白项。12.3 报告中在操作和审核项目栏目中

13、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或盖章。12.4 报告一式三份(可根据委托方需要) 。12.5 报告加盖检测专用章后,两份(可根据委托方需要)交委托人或委托单位,一份自存,待工程(制造)项目结束后交档案室存档,存档期不少于 7 年。13、超声波探伤工艺卡13.1 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编制相应的“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以指导现场检测人员的规范草。13.2 超声波检测工艺卡明细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卡(2006-HCZ-UT -001 ) ;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卡(2006-HCZ-UT -002 ) ;管板角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卡(2006-HCZ-UT -003 ) ;耳板角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卡(200

14、6-HCZ-UT -004 ) 。1、 引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钢结构工程焊缝表面磁粉检测,遇有特殊情况,应按相应的验收标准执行。2、 引用标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GB50205-2001钢结构焊缝施工验收规范 。3、 人员要求3.1 检测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合格人员,方可参加检测工作。3.2 检测人员矫正视力不得低于 1.0,并每年检查一次。3.3 从事磁粉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4、 检测设备和磁粉4.1 检测设备4.1.1 使用设备 CDX-型磁粉探伤仪。4.1.2 磁

15、粉探伤仪必须符合 GB3721 的规定:电流表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至少每半年校验一次;当电磁轭极间距为 200mm 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 44N 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 177N 的提升力。4.1.3 为保证磁粉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应配备有下列辅助设备及器材:磁场指示器、A 型试片、C 型试片、磁悬液浓度测定管、2-10倍放大镜等。4.2 磁粉及磁悬液:采用合格的黑色磁膏配制合格灵敏度的水悬液。5、 表面准备和检测时机5.1 表面准备。5.1.1 被检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12.5m 。5.1.2 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5.1.3 被检工件上的空隙在检测

16、后难以清除磁粉时,则应在检测前用无害物质堵塞。5.1.4 为了防止电弧烧伤工件表面和提高导电性能,必须将工件和电极接触部分清除干净,必要时应在电极上安装接触垫。5.2 检测时机5.2.1 磁粉检测应安排在焊接工序完成之后进行。5.2.2 检测单位质量检验人员接到检测委托后,确认表面质量合格,方可进行磁粉检测。5.2.3 检测人员应了解被检工件的材质和焊接工艺等。6、 检测操作6.1 灵敏度试验:磁粉检测开始时,应进行灵敏度试验,方法:将A 型试片(A-15/100 为高灵敏度试片,A-30/100 为中灵敏度试片,A-60/100 为低灵敏度试片,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选用中灵敏度试片,当检测焊缝坡口等狭小部位,由于尺寸关系,A 型灵敏度试片使用不便时,可用 C 型灵敏度试片。 )贴在焊缝热影响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