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2286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2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十二)(限时:40 分钟)A 组跨越本科线1(2016包头一模 )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解析】五谷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与提高农业产量之间没有联系,故 A 项错误 ;题干中 “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在土地上认真细致地耕作,符合精耕细作的含义,故 B 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铁犁和牛耕,故 C 项错误;男耕女织是古代中

2、国 农业生产形式的特点,与提高农业产量没有联系,故 D 项错误。【答案】2016大连高三双基测试)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持国家财政 B小农经济出现C私田大量开垦 D耕作技术提高【解析】由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可知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铁犁牛耕的使用,故选 D 项 。【答案】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

3、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这种做法()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解析】宗法关系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材料中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使大家庭分解,没有体现 血缘关系的变化, A 项错误;大家庭变为小家庭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 现严刑峻法,C 项错误;由“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按照法令分户的农民赋税负担不会增加,D 项错误。【答案】2015渭南一模 )左传 昭公四年记载:桓公曰:“伍鄙

4、(人民)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材料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A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B有利于调动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C所有制形式的变更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A 项属于“相地而衰征”的内容, 错误;B、D 两项是“相地而衰征”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变更, C 项正确。【答案】“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解析】结合材

5、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田制为均田制,均田制分配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D 项正确。【答案】面为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由此可知()州名 苏州 鄂州 洪州 饶州 吉州 衡州 邵州 泉州汉州开元户 68 093 19 55 14 34 13 12 30 477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江南农业比工商业发达【解析】从题干中唐朝的时间信息来判定,A 项“已经转移到南方”说法错误;从表格数据来看,反映了唐朝时期江南人口增长的历史现象,说明了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B 项 正确;C 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出来;题干材料没

6、有涉及农业与工商业的比较,排除 D 项。【答案】同学暑假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夏朝的瓷器商朝的青铜农具唐朝的秘色瓷北朝的青花瓷A BC D【解析】东汉晚期瓷器才可能出现,故错误;商朝的青铜农具和唐朝的秘色瓷是可能看到的,故 正确;青花瓷在元朝才出现,故错误, D 项符合题意。【答案】2016长春调研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

7、在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宋代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说明了此时商品经济的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故 B 项正确;材料中 讲官府委托民窑生产瓷器而不是控制,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 D 项错误。【答案】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 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

8、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解析】通过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 术在清代终止, 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 A 项正确;行业内部的保守封闭性,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有可能导致技术失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B、C 两项错误;虽然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中国古代的手工技术仍然在艰难中进步,故 D 项错误。【答案】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 994 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 1/34,为全国之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9、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解析】两宋时期,中国经济政治重心南移,文化中心随之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才汇聚,C 项正确;A、B、 D 三项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答案】名校必刷题11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解析】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 A 项错误;“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 ”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

10、 B 项错误;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 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 C 项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 业状况,没有体 现商业,故 D 项错误。【答案】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解析】材料只能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清朝初年,衙 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

11、为和另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 压制“倡众歇作,另投 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 业的规模,只是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 D 项错误。【答案】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高祖七年规定, “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西汉会要卷 47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 “今诸怀妊者, 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 岁” 。东汉会要卷 28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

12、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 鳏寡数少, 户 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 阶殿失。 ”唐大诏令集卷 110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 ,取消了全部人头税。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年度 公元 口数 (口) 每口平均亩数顺治十二年 1655年 14 033 900 4 621 324 7 355 462 02 750 000 08 095 796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

13、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 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这 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 乃粒 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 计牛值与水草之 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材料四 据谭其骧、邹逸麟的研究,秦汉时关中地区,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 。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 。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牧,河水每百年决溢为 。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

14、【9 门】:免注册,不收费! ,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 375 次张子珩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的社会问题。【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知当时统治者对产子者减免赋税和徭役,体现出统治者的政策 为鼓励人口增长;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可以得出减免税收的政策,依据“今诸怀妊者, 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 岁”可以得出减免税制的政策,依据“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 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可以得出将人口数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