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2714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疱疹性咽峡炎的管理 和中医药治疗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中医科 余晓琳 副主任医师 认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表兄弟” 疱疹性咽峡炎的家庭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药治疗 什么是 疱疹性咽峡炎 ?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 。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 1-7岁儿童 ,尤其是 5岁以下 。 一般病程 1-2周,发病前有 2-4天潜伏期 。 疱疹性咽峡炎 怎么传播的? 致病源:大多由柯萨奇 A组病毒引起( A6、 8、 10、 22),还可由埃可病毒、 EB病毒、疱疹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流行

2、很快。 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 传染源:隐形感染者及患病人群。 发热 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 39 40 或更高,约 2 5日后下降。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有的患儿可有呕吐及腹泻。轻的仅有 1-2天的轻中度发热。 疱疹性咽峡炎有 什么症状? 咽痛 咽峡充血特别明显,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 灰白 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 2-3天破溃为溃疡,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病损数目多至 5-10个,也可少至 1-2个,多集中在咽颊部,偶尔可在扁桃体及舌部见到单个疱疹或溃疡,颊粘膜比较少见 。 婴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 患儿

3、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 疼痛 ,婴幼儿不会诉说,以拒食以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 1-2周) 潜伏期 2-4天 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 1-2天 突然高热 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振。 水疱期 2-3天 除高热外,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是是宝宝最痛苦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拒食。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表兄弟” 共同点 1肠道病毒感染 2夏秋季常见,儿童高发 3症状上的相似性 疱疹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的疱疹在口腔,手,足,臀部 严重程度不同 手足口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 (尤其是 3岁者)

4、 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 (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 等并发症 。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 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 一般护理 如果孩子在上学或者幼儿园,应该请假回家,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周时间,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注意卧床休息或睡眠,这对提高患儿免疫力、恢复体力非常重要。 补充足够的水分,凉一些的水比热水对咽喉的刺激更小。 凉白开最好,也可让孩子喝果汁、饮料,太酸太甜的不适合。 饮食 方面要柔软、清淡、营养,可少食多餐 。 如果进食其他都比较费劲,也可只让孩子喝奶。 不要吃太热、辛辣、

5、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 特殊护理 发烧了 咽痛,无法进食 脱水了 发烧了,怎么办? 物理疗法:多喝水,温水浴,退热贴 药物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退热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相对其他药物要短,平均控制时间为两个小时,它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 布洛芬,该药退热平稳且持久,退热持续时间可达 8小时,对高热( 39 )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强,持续时间长,平均退热时间为 4-6小时。 温馨提示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热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损害。 通常退热是针对高热而言,也就是指体温超过 38.5 的体温。 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小孩,当体温超过 38度即应服用退热剂。 使用退热

6、剂后,小儿的体温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温降低后,小儿的精神状况也会有所好转,但这不意味着小儿的病情也在好转。一般来说,服用一次退热剂的疗效只能维持 3-4小时。若病情还没得以控制, 3-4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若体温又回升到 39度左右,可再次服用退热剂。 中药可改善患儿内环境,抑制病毒增生复制,有效退热,缩短病程。 咽痛,无法进食怎么办? 多饮白开水,白开水对病变的咽喉部刺激最小,而且水不断冲刷咽峡部创面,减少细菌粘附增生。 早晚、三餐后淡盐水漱口。 口腔局部用药减轻疼痛。 口腔局部用药 家 长可以选择在口腔局部使用药物来预防继发感染或缓解疼痛! 脱水了,怎么办? 发热 +进食少 +部分孩子伴

7、有呕吐、腹泻导致脱水。 轻中度脱水表现:口唇干、烦渴、排尿减少、精神萎靡、哭时少泪或无泪。 补足液体有利于病情恢复,大孩子可以口服补液,小小孩可以静脉输液。 中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内为饮食伤胃,脾胃积热 外为时邪疫毒上犯咽喉 气血瘀滞,脉络不畅,出现粟状小疱 中医药治疗 风热犯肺(前驱期) 湿热内蕴(发疹期) 阴伤脾虚,余毒未清(恢复期) 总的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湿 在早期 +祛风、透疹 在溃疡期 +凉血,若大便秘结, +通便 在恢复期, +健脾助运、滋阴生津、敛疮生肌 风热犯肺(前驱期) 发热,咽红, 轻咳,有口气,小便黄,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 治法:疏散风热,

8、托毒外出 银翘马勃散为主方,中成药可用双黄连颗粒。 为使疱疹早透,可加升麻、葛根; 高热,加石膏、知母; 腹胀、纳差,加鸡内金、双钩藤、蝉蜕。 湿热蕴结(发疹期) 发热,上腭、腭舌弓、悬雍垂、扁桃体灰白色疱疹或溃疡,周围绕以红晕,咽痛明显, 拒食,烦躁不安,低龄儿表现为口水多 , 小便短赤, 大便稀溏或秘结,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数。有的患儿还伴有呕吐。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热重于湿者清热泻脾散或导赤散为主方,湿重于热,用甘露消毒丹为主方。 卤地菊 金银花 蒲公英 佩兰 茯苓 白豆蔻 丹皮 赤芍 阴伤脾虚,余毒未清(恢复期) 体温正常 、咽痛 减轻或不痛 、 口渴、纳差, 舌 红少津 ,脉 细 数 治法:调脾助运,养阴生津 可给予 沙参麦冬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陈皮 厚朴 苍术 沙参 麦冬 砂仁 神曲 芦根 若溃疡久不愈合,可加白芍、白蔹 敛疮生肌。 总结 疱疹性咽峡炎以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点,传染性强,目前无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抗菌治疗无效,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 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处理(退热、口腔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中药治疗为主。 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