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22638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互动探索摘 要:如今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轻工具、重人文,轻写法、重感悟的现象,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读写非常重要,是开启小学生语言窗口的钥匙,因此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互动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工作经验,对教学过程中的读写互动进行探索,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互动;阅读练习 传统观点认为,只要学生读书多,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但是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写作质量和阅读量并不成正比,究其原因,首先,许多教师把语文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割为二,二者缺乏互动与结合;其次,许多教师缺乏读写互动的途径,不知怎样使二者有效互动。在这种形势下,探

2、索读写互动具有实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读写互动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求。但是,许多教师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我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贴近学生生活,加强情感体验 抓准语文本文读写结合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时机,激活小学生情感记忆,这是建立读写互动的基础条件。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对语文文本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本文意韵侧重点进行提炼,进一步优化读写互动。例如,在开展触摸春天一文教学时,文本中写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文中这个“流连” 可以引发出许多遐想,让人感受到很多共同生活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种词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读写互

3、动的效果,从而抓住读写互动的结合点。我在教授这一课文时,就紧紧抓住“ 流连 ”这个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天在花丛中流连的盲女会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大家通过想象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场景呢?然后让学生紧闭双眼静静遐想,在他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幕一幕生动的画面,我抽选了一些学生讲述他们脑海中的场景,大致有:她在和小草谈心,在诉说个人的故事,在小池边静静地听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泉水流淌的哗哗声等等,就是这种语言使学生对语言本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美好生活产生无限的热爱及强烈的渴望。 二、通过语文范文,活用教学内容 如今,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感悟及理解,但是对作者为什么要

4、这样写、怎样写常常忽略。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文本的语言范式,也没有搞清楚这个单元中重点要训练哪些语言范式。在实际教学中,假如能抓住课文中某一些范本练习句子或者一段话,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授“黑板” 跑了一本,课文开头阐述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一个物理学家名叫安培,搞起科学研究比较专心。事实上,这些话就能够用作描写人物的开头,在本文中有这么一句“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划呀划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Q 着一块黑板 ,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这段话主要描述安培的动作过程,教师应该按照这

5、种过程引导学生模仿描写某人做事情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上课时教师板书及说话的神情及动作,并用笔写出来。通过这种读写互动就能让互动练习灵活融入教学内容中,紧抓语言范本。 三、应用阅读练习,采用多种互动途径 当读完文章后,就应该写点感受及建议,或者写点评价,这种称为“阅评 ”。阅评也可视为写完作文后再写点体会,写点个人看法。尝试进行阅评练习,实现由读至评的互动效果,实现读写有机融合。这种三位一体,是实现读写互动的途径之一。比如在开展老师,您好一文教学时,教师就先花 25 分钟对课文进行解读,接下来花 10 分钟时间让学生写本文的阅评,最后花 5 分钟和学生针对阅评进行交流,必然会产生很多精彩的文字,

6、例如,教师像钥匙,将无知的学生领入知识的宝库;教师像清泉,给学生的心田浇灌知识的甘露;教师像妈妈,无微不至关心自己的学生,等等。这些文字都是学生无形中流露出来的真情,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课文补充练习,对解读文本进行拓展 从语文教材来看,许多文章常常会出现一些留白处,也没有进行具体说明,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实现意味深长、言近旨远的效果。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些补白训练,不但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够通过读写互动方式拓展解读本文。例如,教授木兰从军一文时,文中写到木兰说服家人,预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这句话中就有很多留白,例如,木兰怎样说服家人?而木兰父亲是怎样说的呢?对弟弟又怎么说呢?家人怎样阻止?引导学生想象这些对话的内容、场景,补白对话,从而体验文中角色内心,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不但能够显性或者隐性地深化阅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精密化、思想条理化,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