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2626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7章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阶级斗争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 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

2、体制 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大家是否赞成 B、 “三个有利于” C、生活富裕 8、党的(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B、对抗性 C、不可调和10、( )年 12 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A、2000 B、2001 C、2002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 12、在全面改革中, ( )改革是重点 A、经济

3、体制 B、政治体制 C、教育体制 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是否做到 “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物质利益原则 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

4、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 )

5、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 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动力 D、稳定是前提 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

6、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厦门 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3、何谓“三个有利于 ”判断标准?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6、如何理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7、如何正

7、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五、材料分析题:材料:我们已经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

8、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9、 ,第 610 页。根据材料请回答:(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2)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3)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习题答案:一、单选题答案:1、C 2、B 3、A 4、A 5、B 6、A 7、B 8、B 9、A 10、 B 11、A 12、A 13、C 14、D 15、C 16、D 17、 B二、多选题答案:1、ABC 2、 ABCD 3、AC 4、ABD 5、AC 6、ABCDE 7、ABDE三、简答题参考答案: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答:(1) 、发展是目的(2) 、改革是动力。 (3) 、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

10、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4)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答:第一,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3、何谓“三个有利于 ”判断标准?答:邓小平在 1992 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

11、提出了“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全

12、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答: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6、如何理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答: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

13、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1)我国是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独立自主、自力更

14、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过去干革命是这样,今天搞建设也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排斥对外开放,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的目的则是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能力和在国际上竞争能力。两者都是为了发展和壮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答:(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向前发展的。(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改

15、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答: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极其重要的。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