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我国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2530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前我国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当前我国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当前我国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当前我国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前我国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世界遗产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12/19浅谈我国世界遗产景区景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通过本学期旅游景点景区管理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我国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的长足发展,也注意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国世界自然与人文遗产的保护现状更是不容乐观。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单的景区景点越来越多,但其保护与发展问题却日益严峻。世界遗产保护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对当前我国世界遗产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一个探索。关键词:我国世界遗产 现状与问题 可持续发展策略我国世界遗产资源丰富,自 1985 年 11 月 22 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2、行列以来,截至 2012 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 43 项(包括自然遗产 9 项,文化遗产 30 项,双重遗产 4 项) 。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我所在的安徽省就有黄山、西递和宏村这些世界自然或人文遗产,正如我所体验到的,他们无疑都带给我极好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熏陶。但是这些世界人文和历史遗产也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我相信我们在此谈论其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为了谴责,而是期待中国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得以更好保护性开发,期待中国旅游业更和谐的发展。我们先来清楚地区分一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与普通旅游景区之间的性质差别。根据近年来国内专家的研究,

3、我们认为,管理“世界遗产”与管理“旅游景区”的关键区别是:定位不同。前者有政治含义,它首先是一个国家履行在世界面前郑重承担的义务“保存好其境内存在的属于全人类的那些部分世界遗产” ,毫无疑义是“保护第一” ;而后者则是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式,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位。要求标准不同。消除“脏、乱” ,舒适安全,乃至豪华与娱乐性,都可以是“旅游区”的“好”的标准,但是对于世界遗产,这些标准是次要的或多余乃至错误的标准。世界遗产要求是文化与自然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保持程度,其价值在于其品位。在这里“豪华宾馆无疑是不合适的”(美国国家公园手册) 。对游客的态度不同。在一般旅游景区,游客基本上是上帝

4、。有支付能力的游客更是上帝,景区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吃、住、行、游、购等需求。而在世界遗产地,追求豪华的游客不是上帝。它不允许用高价挡住全社会公民的来访,它期待的是更有品位的游人,它无意取悦,决不迁就品位太低的游客,它的上帝是我们无穷尽的后代。人类已经进入重新考虑它与大自然关系的时代,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给景区带来的,不仅仅是知名度提高,而首先应当是管理者和旅游者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让我们来看看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现状。1、泰山石正在远离母体,丰厚的泰山文化正遭破坏。在利益的驱动下,泰山子民不惜撕裂泰山原有风貌,在泰山母体上挖出“风景石” ,在“泰山文化广场”摆石场,高价卖往全国各大城市。山

5、东科技大学一位教授看着一块块造型优美的巨石痛心疾首:“泰山杂岩是典型的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这类岩石的成因,对了解地球发展演变模式,掌握地球的发展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护了岩石实际上就是保护了一部大自然的历史、一个大实验室。把泰山石采了卖掉,等于把祖宗留下的遗产吃掉了,贻害无穷。 ” 2、前些年,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众多景点附近不断新建饭店和商业网点,致使景区“城市化” 、 “人工化” 、 “商业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998 年 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遗产监测时,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尖锐批评:“在峡谷入口区和天子山这样的山顶上,其城市化对自然界正在产生深度尚

6、不清楚的影响将道路和旅馆糟糕地定位于河边,给河床挤窄的地方造成危险隐患武陵源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部分景区现在像是一个城市郊区的植物园或公园。 ”3、在秦始皇陵核心保护范围内,当地管理部门以建设“世界遗产地游人服务中心”的名义,建设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接待设施,严重影响了秦始皇陵整体环境和地宫等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我想这只是我国世界遗产景区现状的一个缩影,但我们可以想见其中的严重问题,这种问题无疑十分堪忧。随着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遗产旅游不断升温,旅游业往往会成为遗产所在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遗产旅游的市场化炒作、商业化经营、超容量开发,甚至建设性破坏,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恶

7、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历史文化景观变质,违背了遗产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原则,损害了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会失去世界遗产本身的价值,以至于在 2007 年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 6 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旅游管理部门热衷于提高本景区地位,产生许多认识误区。如“重申报,轻维护” 、 “重开发,轻保护” 、 “重旅游设施建设,轻科学文化研究” 、等。相关部门要认清这些问题,处理好世界遗产景区的发展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2002年的世界遗产布达佩斯宣言明确指出,应当“努力在保护、可持续性和发展之

8、间寻求适当而合理的平衡,通过适当的工作,使世界遗产资源得到保护,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这就需要正确理解遗产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使中国世界遗产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刻不容缓的任务,要做好以下应对策略。1、进一步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 2、科学编制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规划首先,在战略思路上,要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明确保护管理的原则、目标和对象,同时,在编制规划时必须注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世界遗产监测的标准相对接,避免我国的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 。3、对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一是通过政府财政预

9、算,建立世界遗产专项保护资金,用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必要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通过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建立世界遗产保护基金会,积极争取国际遗产保护的经济援助,向全社会包括海外相关组织和个人募集资金,用于世界遗产的调查、评估、研究、教育、宣传等项目。4、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研究力度一是加强遗产保护的舆论宣传。积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展览、讲座等各种形式,开展世界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普及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公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世界遗产并自觉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的氛围。二是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的公众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世界遗产保护的科普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认知;在大学教程内可增加世界遗产专业选修课程(比如本课程) ,激发与培养公众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手段和法律法规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