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胶的外用功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22447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荟胶的外用功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芦荟胶的外用功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芦荟胶的外用功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芦荟胶的外用功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芦荟胶的外用功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芦荟胶的外用功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荟胶的外用功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芦荟胶的外用功效物理、化学性皮肤伤病 擦伤、撕裂伤、刺伤和割伤由于摔倒而擦伤手或脚、皮肤被尖物刺破、手指被刀锋或玻璃片割伤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特别是顽皮的小孩子,身上总是不断出现伤口。这些伤口可能不大,但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就很可能会发炎化脓,留下难看的疤痕。 芦荟胶非常适合治愈这些伤口,芦荟的杀菌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止血作用,特别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非常显著,采用芦荟胶治疗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并且不留疤痕。治疗方法:先止血,抬高受创部位,擦干血迹,用芦荟胶覆盖可止血。如果仍血流不止,可能是小动脉破裂,或个人凝血机制有缺陷,要采取其它办法迅速止血。当伤口止血后,可用盐开

2、水洗去伤口的积血、异物等,抹干后涂上芦荟胶即可。每天要换药 24 次,无分泌物的伤口可直接敷用:已感染、有分泌物的伤口应用盐开水淋洗,擦干后敷用;深层、大面积伤口或分泌物多、感染较重的伤口,应配合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挫伤、挤压伤、爆震伤 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受到较大外力的冲击、扭挫或牵拉均可能发生损伤,一般称为软组织损伤。引起皮下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细胞失活、皮下出血、渗血、血清外益,局部出现表面红、热、肿、痛等炎症反应及肌肉萎缩、功能障碍等症状。 芦荟胶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杀菌消炎,分解死亡感染的组织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再生的功效。 治疗方法:1、冷敷降温:发

3、生软组织损伤后,应马上用冷水或冰块冷敷降温,以减少出血、渗血和血清外溢,减轻红、热、肿、痛等症状; 2、去瘀活血:充分冷敷后(半小时1 小时) ,可用芦荟胶直接敷涂损伤处,4 小时后,可用温酒调和芦荟胶热敷。每日可多敷几次,每次热敷时间可稍久些。 烧伤(烫伤、灼伤) 烧伤和烫伤是由热灼给皮肤组织造成的损伤,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水、火焰、蒸气等高温灼伤处,还包括工业上的强酸、强碱等化学灼伤,电流、放射线和核能等物理性灼伤。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病人的年龄,烧伤的原因、部位、面积和深度,有无吸入性(呼吸系统)损伤、合并伤或中毒,以及伤前的健康状况。 小面积的水、火、蒸汽烫伤,可自己采用芦荟胶治疗。其他

4、烧伤须经医生对伤口进行处理和控制全身症状后,再用芦荟胶配合抗生素治疗。治疗方法:1、 降温。I、II 度烧伤在脱离与去除致伤原因后,马上把烧伤局部泡入自来水或清洁的水中充分降温;经过 30 分钟以上降温,能止肿去痛,其它症状也会减轻;强碱强酸灼伤应用大量清水冲洗,疼痛难忍者可口服止痛药镇痛。2、 清创后敷药。I 度烧伤局部在充分降温后,抹干水分涂上芦荟胶(宜厚一些,以便进一步降温) ;II 度烧伤,应使用消毒后的剪刀和针刺破或剪破水疱,将液体排空,已脱落的及深度创面上的残留表皮应清除;污染严重的创面,应用洁净的水冲洗干净,然后抹干涂上芦荟胶。冬季为保暖应予包扎。3、 换药。每日 24 次,无有

5、感染的创面可直接敷涂芦荟胶,已感染的创面应先用洁净水清洗,抹干后敷上芦荟胶,感染严重者,配合应用抗生素,并请医生再次清创:分泌物多者应及时用无菌药棉吸净创面渗出物。为减轻清创换药的痛苦,可在换药前 1530 分钟口服止痛片。注意:1、 即早征询医生意见,是否注射抗菌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以及输液;2、 一般伤员可口服含盐饮料,不要过多喝开水;3、 烧伤病人的居住环境应清洁,以避免感染。附:烧伤深度分为三度深度 局部表现 感觉I 度 红斑、轻度红肿、干燥、无水泡 烧灼感浅 II 度 有水泡、去腐皮后创底潮湿、艳红、压之褪色剧痛、过敏剧痛、过敏深 II 度 可有或无水泡,去腐皮后创稍湿,浅红或白中透

6、红,干燥后可见脉络状小血管相对迟钝III 度 蜡白或焦黄,干燥、坚韧、无水泡,干痂后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一般为电烧伤)消失痱子原因:因外部环境气温高、温度大,使汗液排泄不畅,引起汗孔周围组织发炎所致。表现:大都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前额、颈部、肘窝、前胸、后背、腹股沟等处。痱子一般分两种:白痱和红痱。白痱常见于新生儿及患热病的儿童,由汗液滞留在角质层下所致。呈笔尖大至针头大小的水疱,壁薄、疱液清亮、易破,水疱周围无红晕,无明显自觉症状。红痱易发于婴幼儿童。汗液滞留的位置比白痱深些,初起时皮肤发红,接着出现针头大至粟粒大的丘疹或小水泡,呈红色,常密集成片。有刺痒或灼热感。生痱

7、子时间长了,可演变成湿疹样,即形成糜烂、流水、还可续发汗腺疖和浓疱疮。治疗:勤洗澡,汗湿衣服即时更换,多饮水,睡处宜通风、阴凉。局部可在用温水清洗后擦干涂上芦荟胶溶液(1:3) ,每日 34 次,同时用金银花煮水代茶饮用疗效会更好。 日光皮炎病因:日光中的紫外线过量照射引起。皮炎严重程度与曝光照射的强弱、照射时间的长短、照射范围的大小和个体素质的强弱有关。表现:皮疹发生于受日光照射部位皮肤。轻者有轻度红斑,中度为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局部疼痛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和大疱。一般为轻度,但若不及时治疗,几天后即脱皮或出现斑点、雀斑等症状。治疗:感觉皮肤被晒伤后,应立即涂上芦荟胶或芦荟胶溶液(1:5

8、,适用于嫩弱皮肤) ,每日 35 次,直至恢复。在恢复前避免再次晒伤和用碱性香皂洗皮疹处。 冬(夏)令瘙痒症和老年性瘙痒 病因:冬季因气候寒冷、皮肤干燥,使表皮中的水分低于必需含量。夏季高温,皮肤清洗剂(香皂)使用频繁,导致皮肤(特别是干性皮肤)中的水分散失和挥发,低于必需含量。老年人因生理特征(表皮含水量过少,皮脂分泌减少) ,同样易出现皮肤瘙痒。 表现: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人和干性皮肤者。冬令瘙痒症在入冬时开始发病,气温骤降时明显加重;瘙痒以夜间为甚,如不治疗,往往要持续到次年三四月间气候暖和湿润才缓解。夏令瘙痒症常发病于盛夏,气温越高、瘙痒越重,需至秋凉以后瘙痒才能减轻或消失。老年性瘙

9、痒多发生于秋末和冬季,也有全年都痒,冬季加重的。三种瘙痒症都好发于小腿前面、大腿内侧和背部;严重者亦可有全身瘙痒。开始时患部看上去是正常的,无任何皮疹;或仅有皮肤干燥,伴糠状白屑(夏天型无) ,搔抓后才出现破皮、出血、结痂等改变。 治疗:使用芦荟胶溶液(1:3)外敷,也可在使用芦荟沐浴露沐浴后在局部涂上芦荟胶溶液,每日 23 次。避免使用碱性皂洗澡,冬令和老年性瘙痒者不宜洗澡过勤,一星期洗一次。平时多吃养阴、润燥的食品,戒酒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晚间瘙痒严重者,可在睡前服安定 12 片或安太乐 12 粒。引起瘙痒的病因很多,如以上方法无法控制瘙痒者可能非干燥性瘙痒,请就诊治疗。 功效原理: 对

10、痱子: 1、清洁皮肤,排除湿热; 2、消炎、杀菌、防止感染; 3、清凉止痒; 4、对被细菌感染的局部消炎杀菌,排除脓液,收敛伤口,促进细胞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疤痕。 对日光及干燥性皮炎: 1、覆盖皮肤、消炎、杀菌,防止感染; 2、防止水分蒸发,润养皮肤,止住瘙痒及灼痛; 3、促进细胞再生,加快痊愈,减少疤痕。 冻伤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寒冷的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性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度、温度、受冻时间及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冻伤分为冻结性和非冻结性冻伤。冻结性冻伤又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僵) ;非冻结性冻伤分为冻疮的浸渍足(手) 。 局部冻伤常在不知觉中发生,受冻的皮肤冰凉、

11、针刺样疼痛,皮肤苍白,继之出现麻木或丧失知觉。肿胀在恢复后才出现,冻伤的范围和程度逐渐明显。 冻疮多见于气温低于是 10以下,易发于手、足、耳廓等处;局部皮肤红斑、肿胀,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灼痒和胀痛;有时可有水泡,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并可继发感染。 浸渍足为长时间浸渍在接近冰点的冷水中引起,其临床表现的特点与冻疮类相同。 芦荟胶适用于一二度冻伤以及冻疮和浸渍足。三四度冻伤和全身冻伤须住院治疗。 功效原理: 1、覆盖皮肤避免细菌病毒侵入并消炎、杀菌;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镇痛; 4、渗透入皮肤组织,促进细胞再生,减少疤痕; 5、对积脓伤口排脓引流。 使用时注意事项 : 1、急救。使病人

12、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寒冷、冻结的衣服鞋袜和手套,进行全身保暖;四肢受冻者将伤肢放入 4142恒温热水中 20 分钟左右,至皮肤发红、温热为止。颜面受伤者,可用 42的热水湿毛巾,局部反复热敷。或用 70%酒精涂擦,并按摩至皮肤发红、 。给予病人热饮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与少量酒,增加身体热量。二度以上冻伤(包括大面积二度冻伤)应征询医生意见,是否口服或注射改善局部循环药物。 2、局部处理 (1)一度冻伤和初发冻疮,用乙醇轻擦皮肤后,涂以芦荟胶热敷局部;然后用厚纱布或棉垫包扎,面积小的冻伤可不予包扎,但应注意保温。 (2)二度冻伤和溃疡型冻疮,应在无菌操作下将水泡刺破(或低部切开)将泡内液体引

13、流吸空,局部用生理盐水消毒后,涂上芦荟胶,再盖上无菌纱布并包扎保暖。3、换药。每日一至四次。一度冻伤和初发冻疮可按原法敷涂,二度冻伤和溃疡型冻疮,若创面有分泌物应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敷用;无分泌物可直接敷用。 每日应给予病人维生素 C、维生素 E、路丁等药物,以促进治愈。芦荟胶也可用于病情得到控制的三度、四度冻伤的局部伤口,用法二度冻伤。 冻伤的程度 程度症 状一度受冻皮肤呈红色或浅红色,轻度发热和肿胀,感觉刺痛和瘙痒二度红肿显著,有水泡形成,泡内为血清样或血性液,透明或混蚀,局部疼痛明显,但局部感觉迟钝。三度有水泡,常较二度的水泡小,开始水泡可为血性液,随着逐渐变褐变黑,皮温低于正常,知觉迟钝,但肢体疼痛和水肿明显。也有一开始皮肤即变白,渐变为干性坏死者。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