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24158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善洲先进事迹汇编杨善洲(19272010),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 年 3 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 20 多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 7 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 97%以上。不仅如此,他还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

2、得到明显改善;修建 26 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 15 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1927 年 1 月出生,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人。 1934 年至 1949 年,在家务农。 1950 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 1951 年,在施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土改小组长。 1951 年 10 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 工作,任副队长。 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 年 1 月至 7 月,在施甸区委搞“复查” 工作,任队长。1953 年 8 月至 1955 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记。 195

3、5 年至 1957 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 1957 年至 1958 年,在中央第七期党校学习。 1958 年至 1963 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 1963 年至 1965 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 1965 年至 1966 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 工作,任党委书记、团长。 1966 年 3 月至 1977 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地委副书记。 1977 年至 1988 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保山地委书记。 1988 年 6 月至 2008 年 11 月,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 2009 年 4 月,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经营管理。 2010 年

4、 5 月 5 日,将国家奖给他的奖金一半捐给保山一中。 2010 年 10 月 10 日,因病逝世,享年 84 岁。1991 年 6 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1999 年 8 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 2000 年 12 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 2002 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04 年 10 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 先进个人。 2011 年 3 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义务植树绿荒山 晚年做出新贡献1988 年 4 月,60 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

5、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 50 公里,海拔在18002619 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 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 的 贫困境地。为 了增加粮食 产量,村民只有 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6、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 ”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和记木数都不长。 ”然而, 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宿,

7、徒步 24 天,队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 “种树 扶贫” 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 3 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 当时大亮山周围的山林都已经承包到户了,怎么办林场呢?杨善洲在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 建场的方案。在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支持后,县政府召开了有关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的会议,把绿化造林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林场的性质、范围、办法、利益分配讲清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然后才开始筹备建场的有关事项。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

8、成立,大家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 14 公里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火塘召开了第一次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墒、育苗三个小组,要求抢在 5、6 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亩以上的树苗。到达大亮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来,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了,希望得到大亮山社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

9、见到老书记身先士卒,早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声说:“老书记你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住城里住山里,为的是给咱老百姓造福,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我们都支持!” 杨善洲一方面又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低,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他在山上转了 12 天,把能造林的地方都走遍了。回来后,他确定了当年要种 1 万亩松树林,育 20 亩苗圃,以后平均每年种一万亩以上松树林。 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杨善洲绞尽脑汁。他每天和职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他把原来摆放在家里的几十盆雪松、白梅、银杏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

10、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 1990 年林场修公路,为了省钱,杨善洲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 14 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 1 万元。 林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为林场争取到 300 多万元资金支持。 1999 年 11 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拄这拐杖执意爬上了大亮山。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但是杨善洲艰苦奋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 7000 多元钱盖油毛毡房 40 多格,一住

11、就是 8 年,有三个职工住了 9 年半才出去。没有钱购买农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办公桌、板凳、床铺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晚上照明没有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在党的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在近期内产生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1994 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

12、供不应求。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缩了,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 3 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

13、将近 3 万亩华山松,有近 400 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 70 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 100 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23 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 5.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 26 公里,架设高压线路 15 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 6

14、 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 8 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 4 个行政村 1 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 100 公斤提高到450 公斤,监近周边 4 个贫困村 100 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 年 9 月至 2010 年 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

15、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2009 年 4 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 3 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精神家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 60 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我 1952 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

16、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他还说 :“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杨善洲 30 岁担任县级领导,39 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 岁担任地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 40 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 ”。有一次,杨善洲下 乡,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在当地委书记期间,他走遍了全市的村社。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