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22171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州湾隧道行车指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州湾隧道行车手册公布 市区 3 对出入口对接随着胶州湾隧道的全线通车,如何便捷地驾车经由隧道穿越青黄之间,成了很多市民关心的话题。本报记者日前通过实地探访,为市民绘制了一份图文并茂的行车手册,供市民穿越隧道时参考。 据了解,胶州湾隧道青岛端接线包括两高架、两主隧以及两条匝道。两条高架分别为四川路高架和云南路高架,两条主隧分别为四川路主隧和云南路主隧,两条匝道则是台西三路匝道和团岛二路匝道。其中,四川路高架和云南路高架在莘县路会合后,与快速路三期相接,双向四车道(局部六车道),再经由莘县路立交桥与胶宁高架桥(东西快速路)相连,是市区东部广大车主进出隧道的主路。台西三路匝道和团岛二路匝道两个出入

2、口都位于团岛区域,设单向单车道,是岛城西部老城区进出隧道的便捷通道。同时,四川路主隧和云南路主隧出入口处,也容许地面车辆驶入。这意味着,胶州湾隧道青岛端共设三对出入口。 青岛出口三条出口通向市内四区1 云南路出口匝道2 云南路接线隧道出口3 团岛二路出口匝道经由胶州湾隧道驶入青岛的车辆,依次会经过团岛二路匝道、云南路主隧道口、快速路三期乃至胶宁高架路沿线出口。三条出口依次分流驶入岛城的车辆,分别引导车流向前海一线、岛城西部老城区、岛城东部城区。团岛二路匝道出口位于团岛二路与贵州路交会处,设置单向单车道。车辆出隧道后,可以通过贵州路驶向八大峡广场、栈桥、八大关等前海一线景区;还可以通过台西五路向

3、单县路、费县路等西部老城区的地面路网分流。云南路主隧道口位于云南路和观城路交会处。经由云南路主隧行驶至此的车辆,出隧道后可以通过云南路高架向快速路三期分流,出口处道路为并排三车道;也可直接从出隧辅道驶入云南路地面道路,进而向周边的广州路、观城路分流,驶往青岛火车站、中山路商业街等西部老城区其他区域,此处辅道也为单向双车道。沿云南路高架驶入莘县路高架后,可经由莘县路南右转胶宁高架路匝道,驶往胶宁立交桥。在快速路三期东端下桥,可向周围的江苏路、热河路、上海路分流,周边分布着胶州路市立医院、儿童医院、青医附院等医疗机构,以及辽宁路电子信息城等特色商业区天幕城。如果沿着胶宁高架路继续东行,可在沿线其他

4、下桥口驶出,进而分流到岛城其他区域。青岛入口三条入口可入海底隧道1 四川路入口匝道2 四川路接线隧道入口3 台西三路入口匝道从胶州湾隧道青岛端一路向东,先后穿越三大交通重点项目,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快速路三期、胶宁高架桥。因此,岛城市区居民如果驾车穿越胶州湾隧道,目前主要有两大出行路线可走。一路可在胶州路与长清路路口驶入快速路三期,最终经由四川路高架驶入海底隧道;另一路要经由西部老城区的地面路网,经由台西三路匝道驶入隧道。目前,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基本完工,四条出入口随着隧道通车,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接线工程总长约 2.5 公里,南起胶州湾隧道青岛端终点,向北以上下行分离的双洞隧道形式,分别沿四川

5、路、云南路方向在地下穿行,在东平路路口北侧爬升地面后开始高架,于山西路路口上方合流后与快速路三期相接。快速路三期东端起自胶州路与长清路路口;南端在山西路与隧道接线工程对接;北端在上海路接入正在启动建设的新冠高架路。快速路三期是岛城快速路网的枢纽工程,承担连接胶宁高架路、胶州湾隧道、新冠高架路的作用。由于目前新冠高架路还没建成,因此杭鞍高架路沿线的车辆尚无法经由高架路进入隧道,只能经由地面路网,或者绕行东西快速路三期驶入隧道。如此一来,经由胶州路与长清路路口的快速路三期东端上桥,将成为市区东部市民通行胶州湾隧道的不错选择。根据此前本市交警部门公示的隧道通车后交通管理方案,市区东西交通动脉的胶宁高

6、架路,拟实行“只下不上”的管制办法,除了银川西路、宁夏路两处上桥口,以及齐东路路段可以驶入高架路外,东向西方向暂时无法上桥。针对这一交通管理方案,东部区域驶入海底隧道,可选择如下线路:对于居住在银川西路、宁夏路两处上桥口以东区域的市民来说,可以结合交警部门的调流方案,由这两处上桥口驶入胶宁高架桥,一路向西行至快速路三期。对于居住在江苏路以东区域的市民来说,可经由地面道路网络,行至快速路三期。而江苏路以西、中山路以东区域的市民,可根据出行时的交通情况,既可以经由地面路网行至四川路主隧道口、或台西三路匝道进入隧道,也可经由东西快速路三期。中山路以西区域的西部老城区居民,经由四川路主隧道口、台西三路

7、匝道进入隧道,将是比较便捷的出行选择。在快速路三期东端,即胶州路与长清路路口驶入高架路引桥以后,沿沧口路、市场三路之间的狭长带,沿高架桥跨过胶济铁路后,首先会经过莘县路立交桥。莘县路立交桥位于莘县路、市场三路、冠县路交会处,是快速路三期工程中的重要枢纽,是“右进右出”的四层全定向立交。其中,地面道路为第一层,莘县路高架桥为第二层,胶宁高架路左转莘县路南匝道为第三层,冠县路左转胶宁高架路匝道位于最上层,胶宁高架路右转冠县路匝道及莘县路南右转胶宁高架路匝道位于第二、三层及第二、四层之间。根据莘县路立交桥的这一设计原则,东向西方向的车辆沿高架桥右侧行驶至立交桥时,将出现左右两条分叉。因新冠高架路尚未

8、建成通车,因此车主要选择左侧方向,经由立交桥第三层驶入莘县路高架,改为由北向南行驶。沿莘县路高架一路前行,在山西路上方会驶入隧道青岛端接线。沿接线再前行,在云南路、莘县路、菏泽一路交会处上方,高架路开始再次分叉,分别为四川路高架和云南路高架。驶入海底隧道的车辆要经由四川路高架继续前行,数百米之后将到达四川路主隧道口。主隧道口位于四川路与枣庄路交会处,前方将沿地下穿行直至驶入隧道主线。值得说明的是,此段路线行驶要注意车速。据了解,快速路三期高架桥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桥下为双向六车道,其中立交桥设计时速为 60 公里,匝道设计时速为 30 公里至 40 公里。在四川路主隧道口,还设置了单向双车道的入

9、隧辅道。除了通过四川路高架桥进入隧道外,车辆也可从西部城区地面路网行至四川路,然后在主隧道口处经辅道驶入隧道。除了这两条入口以外,设于胶州湾隧道主线北起点的台西三路匝道,将是进入隧道的又一条通道。台西三路匝道位于团岛路、团岛三路和台西三路交会处,全长 330 米,隧道宽 8.5 米,为单向单车道,沿东南方向与四川路主隧道合流。前海一线旅游、客运、私家车辆可经由贵州路、台西三路、团岛路等周边道路驶入匝道,进而通行隧道。黄岛出入口右手托黄岛左手牵胶南从青岛市区经由胶州湾隧道开往黄岛的车辆,在黄岛端主隧道口出行以后,与青岛端接线地下穿行不同,黄岛端接线并非采用隧道形式,而是采用地面路网形式。胶州湾隧

10、道黄岛侧出入口位于开发区薛家岛街道后岔湾社区,驶出隧道口后前行约三百米,胶州湾隧道收费广场赫然在望:5 个红色顶棚搭建而成的收费站,建筑造型非常别致。钢结构的收费站外观犹如海中波浪,起落有致。顶棚大小不一,下面分布着 22 个收费口,随着隧道通车全部投入使用。由于胶州湾隧道是按照车次收费,与高速公路进出口各设一个收费口不同,胶州湾隧道只在黄岛侧这端设了收费口,所有进出隧道的车辆都要在这里缴费,节省了时间和工序。其中 4 个 ETC(不停车收费)口 ,分布在收费岛两侧,各设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安装车载电子标签的车主,通过 ETC 口时只需保持低于 20 公里/小时的车速,听到“滴”的一声就意味着

11、交费完成,最快用不了 5 秒就能完成交费。缴费以后继续前行,车辆就驶入了胶州湾隧道的黄岛端连接线。黄岛端连接线属于滨海公路南段二期,包括主线工程和两侧南、北各一条辅道。按照规划,黄岛端连接线既要担负青岛市区与开发区城区的交通联系及开发区的过境交通功能,还需满足沿线各造船企业的交通要求和生活小区及旅游交通的需要。连接线往东经收费广场与隧道相连,往西衔接滨海大道中段以及嘉陵江路连接线,全长共 6800 米。主线设大桥两座,小桥两座,涵洞五道。经隧道驶入黄岛的车辆,行至嘉陵江路连接线与滨海大道中段交会处时,可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目的地,通过滨海公路和嘉陵江路连接线立交桥实现分流。向右行经嘉陵江路的车辆,

12、可通过黄岛区的江山路等市区内路网,前往前湾港保税区等工业聚集地,也可经由管家楼高速入口驶入疏港高速、同三高速、青兰高速等重要交通动脉。向左沿滨海公路行驶的车辆,可通过沿途的相交道路转至珠江路、长江路等开发区行政中心区域。如果继续沿着滨海公路前行,车辆可以直达胶南。继续前行,则与胶南市南段的 204 国道相接,直达日照等地。提醒新冠高架路暂时不通行目前,新冠高架路仍在建设中,该工程南端与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相接,平行胶济铁路西侧,沿冠县路、新疆路、渤海路向北高架,分别跨过普集路、铁路货场后接入昌乐河右岸,向北主线分为两幅,分别沿昌乐河两岸高架,最后经昌乐河立交接入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整体工程全长约 3.5 公里,整个高架桥标准段为双向六车道。建成通车后,胶州湾隧道将分别增加一条出入线路。首先,市北区、四方区、崂山区居民可以通过杭鞍高架路、辽阳路等道路驶入东西快速路三期进入隧道;经由隧道驶入青岛的车辆也可由此向杭鞍高架路方向分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