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11 分制规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21405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比赛11 分制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乒乓球比赛11 分制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乒乓球比赛11 分制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比赛11 分制规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乒乓球比赛11 分制规定1关于新规则11大球2000年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决议,把原38 毫米直径的乒乓球增加两毫米,为40毫米,俗称“大球” 。球重增加了2克,为27 克。并在2000年10月1日起开始使用。其目的是减慢球速与减小球的旋转,增加来回球。据专家分析,改大球后,球体重量增加8,体积增大16635。从理论上推断,和小球相比,球的旋转减弱了13,球的速度降低了23。12 11分制2001年4月26日,大阪世乒赛期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通过,把原有的每局21分制改为每局11分,每轮发球由5个改为2个。原有的比赛方法如三局两胜、五局三胜制,改变为五局三胜或七局四

2、胜。并在2001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其目的是缩短比赛时间,方便电视转播,增加广告服务。改用11分制的比赛以后,比赛时间明显缩短,但比赛的偶然性也明显增加。13发球无遮挡2001年4月26日,大阪世乒赛期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举手表决“ 通过”。发球新规则规定,当球被击中时,发球选手或他的双打队友的身体与衣服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在球与网之间的范围内,选手的身体及衣服的任何部分都不可介入由球网与球虚构形成的三角区内,从而结束了隐蔽式发球的时代。并在2002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目的是减少发球的威胁,增加相持球的机会,提高乒乓球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2 新规则新变化21发球技术的变化从原来的隐蔽到现

3、在的无遮挡,要求运动员必须重新研究发球技术,改变发球方法。它包括(1)发球的站位和发球时身体的运动轨迹:(2)发球的动作结构和肢体发力的顺序和方式:(3)发球时抛球的方向、角度、高度(不得低于16 厘米) 。22相持技术的变化对发球动作的限制和发球动作的公开化,不仅降低了发球本身趵质量,而且也降低了接发球的难度,加上大球的旋转相应减弱,比赛中吃发球的现象明显减少,球的来回增多,实力球增加(据统计相持球增加了10到200) ,相持阶段各种技术的运用十分广泛,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自己的技术功底和技术优势。23战术意识的变化由于发球威胁的减小,围绕发球组织的战术也逐渐式微。11分制比赛中每轮发球只有两个

4、,配套战术使用的空间缩小,迂回的余地不大。相反,球的来回增多,相持阶段的战术运用显著增加。1 一局比赛中,先得11 分的一方为胜方。10 平后,先多得2 分的一方为胜方。2 一场比赛单数局组成。在获得每2 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 10 分或者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 1 分球。3 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 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4 当球停放在选手张开和伸平的手掌内时,才可以进行发球。 从球离开运动员手掌的那一刻到球被击中,球都应该在球台平面的高度之上和在发球选手的端线之后。5 当球被击中时,发球选手或他的双打队友的身体与衣服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在球与网之间的范围内。 此项目的是:防止在接发球选手视线以外的隐蔽式发球。6 发球一方只要没有发过(包括漏发)都算对方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