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212078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2.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导入问

2、题 某工厂的仓库里堆放一批钢管(参见教材图 6-1) ,共堆放了 7 层,试从上到下列出每层钢管的数量教师出示引例,并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解答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建立等差数列模型,进行探究、解答问题,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新课从上例中,我们得到一个数列,每层钢管数为4,5, 6,7,8,9,10.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

3、一个常数(即等差) 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教师板书定义师:等差数列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谁能再举几个?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2新课练习一抢答: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1,2,4,6,8,10,12,;0,1,2,3,4,5,6,;3,3,3,3,3,3,3,;2,4,7,11,16,;8,6,4,0,2,4,;3,0,3,6,9,注意:求公差 d 一定要用后项减前项,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2常数列特别地,数列3,3,3,3,3,3,3,也是等差数列,它的公差为 0公差为0 的数列叫做常数列3

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首项是 a1,公差是 d 的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 1(n1)d4通项公式的应用根据这个通项公式,只要已知首项a1 和公差 d,便可求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 an事实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便可求出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抢答师:你能说出练习一中,各等差数列的公差吗?学生说出各题的公差 d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师: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 a1,公差是 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 an 呢?学生分组探究,填空,归纳总结通项公式a2a 1 + d,a3= + d = + d= a1 + d,a4= + d = + d= a1 +

5、d,an = a1 + d师: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已知 和 就可以确定下来?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几个变量?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3新课第四个例 1 求等差数列 8,5,2,的通项公式和第 20 项解 因为 a1= 8,d = 58= 3,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 8+(n-1)(-3),即 an = 3n + 11所以a20 = 320 + 11 = -49.例 2 等差数列5,9,13,的第多少项是401?解 因为

6、a1= 5,而且d = 9( 5)=4,an = 401,所以401= 5+ (n1)(4) 解得 n=100即这个数列的第 100 项是401练习二(1)求等差数列 3,7,11,的第4,7,10 项(2)求等差数列 10,8,6,的第20 项练习三 在等差数列a n中:(1)d = ,a 7 = 8,求 a1;13(2)a 1 = 12,a 6 = 27,求 d例 3 在 3 与 7 之间插入一个数A,使 3,A ,7 成等差数列,求 A解 因为 3,A,7 成等差数列,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学生思考、说出已知、所求,代入通项公式强调:通项公式是用含有n 的式

7、子表示 an 学生尝试解答后,师生共同板书解题过程仿照例 1,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解答多媒体出示解题过程学生核对、订正教师强调解题过程要规范、严谨学生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同桌之间合作探究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教师出示答案,订正师:在 a 与 b 之间插入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通过例题,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4新课A3 = 7A,2A = 3 + 7解得 A=55等差中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 a,A,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6等差中项公式如果

8、 A 是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则A = a + b2这就表明,两个数的等差中项就是它们的算术平均数7一个结论在等差数列a1,a 2,a 3,a n,中,a2 = ,a1 + a32a3 = ,a2 + a42an = ,an 1 + an+12这就是说,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 2 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练习四 求下列各组数的等差中项:(1)732 与136;(2) 与 42492例 4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第 3 项一个数 A,使 a,A,b 成等差数列你能用 a,b 来表示A 吗?学生探究、回答教师订正学生的回答,给出等差中项的定义和公式师:

9、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这个式子的含义吗?师:在等差数列1,3,5,7,9,11,13,中,每相邻的三项,满足等差中项的关系吗?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师:能将这个结论推广到一般的等差数列中吗?学生继续分组合作探究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给出结论学生做练习学生回答各题结果,统一订正答案教师出示例题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通过两道直接套用公式的练习题,强化学生对中项公式的掌握5新课是 5,第 8 项是 20,求它的第 25 项解 因为 a 3 = 5,a 8 = 20,根据通项公式得a1+(3 1)d = 5a1+(8

10、 1)d = 20)整理,得a1+2d = 5a1+7d = 20)解此方程组,得 a1 = 1,d = 3所以a25 = 1+(251)3 = 71.强调:已知首项 a1 和公差 d,便可求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 an练习五(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 = 3,a n = 21,d = 2,求 n(2)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4 = 10,a 5 = 6,求 a8 和 d例 5 梯子的最高一级是 33 cm,最低一级是 89 cm,中间还有 7 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中间各级的宽度解 用a n 表示题中的等差数列已知 a1= 33,a n = 89,n = 9,则 a9 = 3

11、3+(91)d ,即89 = 33 + 8d,解得 d = 7于是a2 = 33 + 7 = 40,a3 = 40 + 7 = 47,a4 = 47 + 7 = 54,a5 = 54 + 7 = 61,a6 = 61 + 7 = 68,a7 = 68 + 7 = 75,a8 = 75 + 7 = 8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1)例题给出了哪些量?如何用数列符号表示?(2)例题中的所求量是什么?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教师总结学生思路,给出解题过程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后,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将题中的已知和未知转化为用数列符号表示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出

12、示解题过程,强调解题步骤要规范、严谨,叙述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通过例题,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6新课即梯子中间各级的宽从上到下依次是 40 cm,47 cm,54 cm,61 cm,68 cm, 75 cm,82 cm例 6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成等差数列求证:它们的比是 345证明 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d,a,a+d根据勾股定理,得(ad) 2 + a2 =(a+d)2解得 a = 4

13、d 于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3d,4d,5d,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是 345要简明、完整教师出示例题,提示点拨:当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时,可将这三个数表示为ad,a ,a+ d,其中 d 是公差由于这样具有对称性,运算时往往容易化简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分组探究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教师引导学生订正解题过程,规范解题步骤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将新的知识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小结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 等差中项的定义和公式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中项公式的应用学生阅读课本 P9P12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答不完整没有关系,其它同学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作业教材 P17,习题第 1,2,6 题 学生课后完成 巩固拓展课后反思:学生动手能力差,无论作业练习,还是考试检查,我们都会发现不少学生在运算题面前常常是眼高手低,似会非会,或会而不对,或对而不简. 其原因时,往往把它归结成粗心大意.其实,这种情况的原因那能简单地用粗心大意来解释,而是教学中不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加强练习,加强检查的力度。7优质教案等差数列的概念数学组 徐永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