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该如何增加教育支出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1198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应该如何增加教育支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应该如何增加教育支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应该如何增加教育支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应该如何增加教育支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应该如何增加教育支出教育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11 年期间,温家宝总理说他一直欠着一个“帐”,在明年一定要把这个“帐”还清。温总理所说的“欠账”,就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工作目标2012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就我国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来看: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过低,且与国际比较明显。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仅有东、中、西部之间的地区差异,而且城乡差异也日益扩大。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亦不合理,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结构,在高等、中等、低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都存在问题。通过以上对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可提

2、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要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次,对教育投入 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入,即义务 教育财政责任的法治化。(二)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NP 的比重。财政收入在 GNP 中的比重偏低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我国的政府收入,除了列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之外,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大量的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由各地区、各部门自收自支,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状况,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三

3、)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为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应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完善分税制,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使中央财政加强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西部和贫困地区财政的教育收支缺口;横向建立省际之间、 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四)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在我国,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另一方面人均 GDP 还很低,在 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且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在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人到收益率低的部分,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并使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加剧。因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采取自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