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进入信息时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21160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已进入信息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必将对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更大的影响。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虽然,它归口于理科专业,但它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适应面广、历史较短而又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如何应用信息论、电路与系统理论和电子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知面很宽,主要包括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学、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

2、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学科,并且和其它的相关学科互相交错、联系紧密。本专业包含的主要学科有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学、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此相近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有:电磁场理论与技术、量子力学与波谱学、物理电子学与电子器件、超导电子学、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应用电子学、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1.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自教育部 1998 年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以来,过去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太窄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工学门类中电子气信息类

3、一级学科下,属于电子信息类的本科专业一共有 5 个,即: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理科门类属于电子信息类的本科专业有 6 个,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由于本科专业的调整与合并,早期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由属于理学门类的物理学类的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工学门类的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等专业演变而来。1998 年 10 月召开的信息与电子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也即是无线电物理学和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组全体会议) ,提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四个知识点和

4、四种能力。这四个知识点为: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四种技能为:电子电路安装、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电路测试的能力;综合运用电路基础理论进行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利用系统环境进行 CAD 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利用虚拟仪器的能力。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强调拓宽专业口径。然而,各高校的学科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学科优势、师资状况、科研基础、专业沿革历史以及办学条件各不相同,没有一所高校能在宽口径专业所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和各个研究方向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在兴办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一新兴专业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方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5、但由于专业数量的减少和专业口径的拓宽,造成了众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基本雷同。同时也造成了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混乱,缺乏自身的专业特点,甚至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工科专业相雷同。这一现象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更加明显。这必然给教学和教学评估带来一定困难。2.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后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的要求,本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

6、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

7、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随着高等院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近年来,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模式等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以学生为本的、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逐渐建立。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适应性强、可以与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和工程应用开发的通用性人才;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电子信息学科理论

8、基础和专业知识、可持续发展的较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后 5-15 年左右的社会需求状况随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词的含义近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泛化。这在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市场构成的报告中有明显反映。该报告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市场由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构成。其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硬件市场由主机、外部设备、应用产品、网络产品和零配件及耗材市场五部分构成。 软件市场由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三部分构成。其中:平台软件市场由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开发工具、系统及网络管理

9、软件和其他平台软件四部分构成。中间软件市场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软件和中间件产品。应用软件市场分为行业通用软件、行业专用软件和通用类软件三部分,又以行业专用软件市场为主流。 信息服务市场分为软件支持与服务、硬件支持与服务、专业服务和网络服务四部分。其中,专业服务市场又分为系统集成、IT 教育培训服务、IT 咨询服务和 IT 外包服务四部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预计,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 2000 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 300 万人。教育部等五部委 2004年联合发布的报告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每年增加 100 万。电子

10、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如何,今后的就业方向何在?会不会骤热骤冷?这是很多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一个顾虑。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电子信息产业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已有 30 多年历史,象征着美国高科技成就的“硅谷” ,近年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短缺,程序设计、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计算机分析家满足不了众多公司需求,因而他们只好雇用外国人。据英国电子工业联盟调查,目前英国信息技术行业至少有 5 万个专业岗位空缺。德国信息产业界每年需要新增专业人才两万名左右,供求之比为 l: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刚刚起步,方兴未艾, “人才饱和” 、“走下坡路”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我

11、国非常重视电子信息主业的发展,已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两年每年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 1600 亿元。各省和一些中心城市也都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产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电子信息产业的长足发展,直接推动了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通常是一所大学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考生的首选。同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问题。IT 项目主管认为,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

12、术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最欠缺的五个方面依次为: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在 IT 企业里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们普遍反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选择本科专业的话,他们不会选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加强数据建模等

13、方面的能力,提高对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挥自己在利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现抽象模型和软件系统方面的实力。也有16.2%的毕业生认为软件学院的毕业生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冲击。在从事与行业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中,除了需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更需要与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非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经常占有优势。当然,在一些涉及较深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论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核心技术的工作岗位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受青睐。他们具备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等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核心相关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比较核心的系统开发上具

14、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已经开始出现困难。我们从教育部高教司得知,从 2003 年开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的本科毕业生增加,而招生量却明显减少,从 2002 年的 10.85 万人减至 2003 年的7.17 万人,这表明各校根据就业情况在调整招生规模。我们分析,主要各院校主要考虑市场经济的需求。当然,就目前而言,这是正常的,无可非议。如果重点院校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多从学科方向考虑,适当加强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使部分本科生在企业中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竞争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可以有相当大的空间报考各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进入科研单位,可以为 10 年以后的电子信息科学领域储备人才。从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看,它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和生命现象不断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新的物质层次和特殊物质领域的扩展应用,将在新的结合点上推进信息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从而推动相关技术领域的更深层次发展。从学科的泾渭分明和技术的专业划分,走向交叉融会是当今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量子信息技术、纳米信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信息技术必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使不同技术学科的交叉融会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