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0714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府招标课题结项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编号 B6新 乡 市 政 府 决 策 研 究 招 标 课 题结项报告项目名称: 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 课题负责人: 张林 联系方式(手机): 18637306777 课题组成员: 曹明善、董佩燕 申请单位: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填报时间: 2011 年 4 月 1 日- 2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课题是 2010 年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3 月正式立项,经过 1 年时间的研究,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该研究着眼于从政策层面和学校战略定位的角度,分析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渠道和措施。课题组认为,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支持职业教育发

2、展方面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中职学生补助、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示范性高职创建、职教攻坚计划、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等,但职业教育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生源依然出现下滑趋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高中阶段普教与职教 1:1 的数字包含很大水分,许多中职学校因招生逐年萎缩而被整合,办的好的中职也必须争取升为高职才能确保生存发展。究其原因,职业教育缺乏特色和质量保证是根本的原因,缺乏特色是因为职业院校战略定位不准,与政府、市场、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普通教育色彩太浓;缺乏质量保证主要是因为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政策存在偏颇和漏项。研究力争从根源上挖掘影响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的深

3、层次原因,并立足实际、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如形成优质资源向职教流动的政策环境、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 3 -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加大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力度等。二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上至政府、下至百姓,似乎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学生大多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学校;家庭往往也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才送子女去职业院校读书。即使在职业院校就业状况明显好于其他院校的大环境下,仍然改变不了这一升学的偏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 瓶颈”问题长期得不到突破,业已成为制约

4、其健康发展的痼疾,必须尽快革除,才能使职教事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一)认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大致上可以分为观念层面和实体层面。观念层面如“官本位 ”腐朽思想的现实冲击和 “白领至上”传统思想的影响等等,这些的确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但笔者认为,更为有意义的是从实体层面上寻找原因,因为观念是由实体所决定的。本文从人财物、制度等视角将“瓶颈” 性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归纳。1、职教资源严重短缺。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占用资源质量较差、数量较少的一个类型。稍做考察就可以发现,在经费、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职业学校都是拥有资源最少的,包括从

5、幼儿园到重点大学等整个教育序列。财政部公布的2010 年中央本级教育支出预算显示,2010 年教育预算总数为 610. - 4 -35 亿元,其中普通教育预算数为 549. 53 亿元,比 2009 年执行数增加 46. 59 亿元,增长 9. 3%;而职业教育预算数为 1. 27 亿元,占教育预算总数比例仅为 2%,且与 2009 年执行数比,减少了 2. 86 亿元,下降 69. 2%。 1从政府的角度讲,一方面要围绕奠定教育基础和造就“杰出人才”,将资金主要流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各级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另一方面围绕把职业教育打造成面向人人的富民教育,采取的是不许职业学校“提价” 的惠民政

6、策。在这一政策框架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表现出明显的挤压态势,既不给钱,也不许收取能够保证质量的费用,其结果必然导致职业学校低水平运行,培养不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结果从长远来看并不是真正惠民的。有了这样的政策环境,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政治地位、社会形象和办学实力,于是,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优秀师资,甚至连急着用人的企业都对职业学校低看一眼,既没有扶持政策,更没有支持措施,职业学校找不到支撑发展的资源供给。从系统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低成本低产出的恶性循环,导致职业教育走进一个“办学条件差质量低下得不到认可投入减少办学条件更差质量更差更得不到认可”的怪圈。这一过程的明显表现就是,职业学校在校

7、生的实际减少,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整合,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造假愈演愈烈,在校生流失严重,甚至某些职业学校把班办进了监狱、军营和农户家中。对中职教育发挥过极大促进作用的各类学生补贴政策,并没有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反而制约了职1 狄荣、梁彦安:论职业教育吸引力与职业教育质量 , 大众科技2010 年 12 期,P162。- 5 -业教育的质量提高,最终学生也没有长远收益 1,对职业教育走出“怪圈”作用有限。2、开放性升学机制缺失。自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我国社会对学历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甚至有人用“学历社会 ”来描述我们的社会状况。从 1999 年高校大扩招以来,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得到进

8、一步的激发,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学生却面临升学无门的窘境。考察一下现行的职教体系就可以发现,它基本上是一个短而封闭的循环体系,中职到高职,每年只有约 5%的学生能够实现升学愿望,而所谓的高职指的只是专科层次,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本科职业教育与之相联接,高职高专学生经过对接考试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比例大约在 5%左右(河南) ,升入本科学校就读不同专业的可能性基本没有。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歧视职业院校在校生的政策设计,其结果就是职业教育学生升学无望或希望渺茫,这就强化了社会、家长和学生排斥职业院校的意向,导致了职业教育沦为“下层教育” 的倾向。有学者调查发

9、现,在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原因中,48.7% 的学生选择的是“ 可以考高职提高学历”;在关于当前学习目标的调查中,41.9% 的学生选择了“ 直接考高职 ”。 2可见,现行政策与学生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3、约束性保障政策缺失。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导向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需要大量的实习实训来完成培养任1 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 200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4 月版,第 259 页。2 周正:谁念职校-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年 11 月版,第40、44 页。- 6 -务,所以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规定了对职业院校扶

10、持的政策或者将实习责任转给企业承担,比如美国的增地学院、德国的“双元制”等,均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但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收费制度根本支撑不了实习实训的巨额开支,同时又缺乏保障性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在现实中,作为受益方的企业对于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基本处于抵触状态,不愿承担因安排学生实习而造成的损失,更不会承担其他的教育成本开支。其实,相对于过去的厂厂办校而言,现在的企业基于对需方主导人力资源市场的判断和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缺失,加上劳动准入制度的执行不力,得以独享现行体制下的“特殊人力资源红利” ,这种红利的存在误导了企业,迷惑了市场,影响了政策,制约了“中国制造” 向更高水平发展,使职业院校在市场

11、漩涡中徘徊不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4、就业准入制度亟待完善和提高执行力。从广义的角度讲,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应包括“先培训,后就业 ”的就业原则和针对特殊职业(工种)的“持证上岗 ”制度等。前者是针对所有劳动者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大量的就业者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培训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尤其是在“ 用工荒 ”频繁出现的时期,有些农村孩子初中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这种现象看起来似乎对企业和就业者非常便利,但就长远而言,既不符合就业者稳定持续就业的需要,也不符合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这方面,亟待出台完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严格有力的实施体系,确保每一个就业者在就业前都能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

12、职业观念和操作技能。后者指的- 7 -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包括 90 多个工种(职业),但相对于现有的 4700 多个工种而言,显然覆盖面还非常窄。即使如此,仍然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的落实。据人民网 2010 年 11 月 17日报道,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在一项关于企业用工渠道的调查中,61%的用工是通过劳务市场完成的,而校园招聘人数却是 0, 1可见,企业在引进人才时根本不重视选聘对象上岗前的任职资格和职业素质,选人渠道和理念与国家政策和现代企业要求还相差甚远。(二)突破职教发展“瓶颈” 的路径探讨职业教育改

13、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样化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针对上述问题,如果能从客观方面着力,更有利于“瓶颈 ”问题的解决。1、要形成优质资源向职教流动的政策环境。在现实中,优质资源的流向是优质教育,所谓的优质教育即是能够升学的教育;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优质教育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逐步指向就业质量较高的教育。在就业问题面前,职业院校似乎并不示弱。但仔细分析起来,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也存在某些问题,如就业水平不高等等。究其原因,质量问题已成为事关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职业教育培养不出符合各行各业实践需要的优秀人才,就吸引不了优秀的生源,就

14、改变不了其低层教育的嫌疑。即使再“廉价 ”的教育也得不到认可,1 郭宗昌:关于充分利用通信学校优化劳务用工渠道的调研报告 ,http:/ 8 -包括社会、学生、用人单位等等。因此,在职教发展的政策上,必须走出“限制型 ”发展的模式,不再用一套严密的约束评估机制“制约”其发展,而是出台一系列提高职业院校培养能力、教育质量的措施,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其吸引力,使其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系统,这才是根本之策。其一,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办学单位改善办学尤其是实训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是靠单纯的学生补贴来引导学生接收“劣质” 教育。其二,促成金融机构等对职业教育出台扶持政策,

15、或允许发行基金和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职业学校加快发展。其三,允许部分职业学校优质优价,鼓励一部分高水平的学校率先发展起来,成为职业院校的楷模,改善职业学校的形象。其四,出台和落实更有力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承担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任务,强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2、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 立交桥 ”。缺乏升学、转学的 “互通”体系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 瓶颈” ,从组织生源到办学过程,再到毕业升学等各个环节,均严重影响到公众和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必须尽快补充完善,使职教与普教、中职与高职形成开放互通的系统。其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允许组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并不断扩大所占比例,使职业教育的层次进一步提升,使中高职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升学有望。其二,参照普通高中升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提高中职毕业生考试升学的比例,使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在升- 9 -学面前实现相对平等。其三,允许一定比例的中职学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其他专业,允许一定比例的高职学生报考本科院校的其他专业,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通” ,破除职教与普教之间人为设置的藩篱。3、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使职业院校走出封闭低水平发展的“ 魔咒” 。2010 年 7 月公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