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借好还观后感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0376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借好还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好借好还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借好还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借好还观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作业好借好还观后感俗语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这借的钱给及时还回去了,彼此建立了良好的信任的关系,下次再有困难了,再借钱也就容易了。因为诚信就是一份最大的保障,最好的承诺,有了诚信,就不用再担心借出去的钱无法收回造成损失。在好借好还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山西省吕梁山腹地有这么一个贫困的山村,叫湍水头村。在过去的 11 年间,因为一次试验,因为当初 500 块的扶贫款,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当初的扶贫款在这 11 年间竟然变成了几百多万的存款。村民们利用这些存款开起了养鸡场,养起了奶牛,做起了小本生意,靠着这些扶贫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

2、高。这就是一个奇迹,一个真实发生的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 500 多块竟然演变成了几百多万的巨额款项呢?难道说是高利贷?人们借了钱之后要支付高昂的利息?而事实上,我们确实看到:村民借钱之后,确实要支付不菲的利息。可是,我们分明看到,村民们个个对这个扶贫基金会都赞不绝口,这又是为什么呢?当初这城里人留下这 500 块的扶贫款后,定下的规矩里有这么一条:这钱是借给村里急需用钱的村民的,但是还加上了:必须支付每年 11%的利息。这么苛刻的条件,究竟是什么使得村民还如此欢迎这个基金会呢?让我们看看这么多年基金会所做的工作和事情,从他们一点一滴的行事里,我们便可看到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原因之一:

3、这个基金会成立之初,便是本着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以村里利益为重的目的的。本着为村民办好事的目的、他们自觉得做了许多得民心的好事。如孩子上学没钱,生孩子住院没钱,结婚没钱找基金会,发展生产,做小本生意没本钱了找基金会、基金会还每年拨出专项款扶助村里的代课老师和上学的孩子。借款还分为了有息和无息两种,借钱上学的,看病的等等急需用钱的不用支付利息,而借钱用于做些生意发展生产的要支付利息,而且这些利息还不低。这利息不低,可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从基金会借钱呢?以来基金会借钱方便,手续简单,只需要签个字摁个手印就行了,也不用什么财产抵押。没有像信用社那么手续繁杂。同时呢,这利息虽然不低,可是众所周知,这基金会

4、是服务大家的,做生意挣了钱,付点利息的同时,也算是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村民们还是很乐意为之的。而且,在基金会成立之前,村里的高利贷的利息远远比基金会的利息还要高出许多,所以说,基金会里的利息村民们也容易接受。就是靠着这些为村民们办的实事,基金会取得了人们的拥护。原因之二:基金会每年都会在村里举办诚信节活动,靠出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同时还公布借款人名单,这借了款的村民无形中会感到一种压力,因为要顾及在村里人中的面子,他们无论如何也会在限定日期内凑够钱如数还上。这就是依靠村民之间的相互熟悉,看重自己在村里人眼中的声誉而建立起道德约束作用。而这种人们之间的相互约束以及基金会的宣

5、传诚信在村里形成了人人讲诚信的良好风尚。也使得基金会有一个轻松的生存环境,不用为村民都不能及时还钱而操心。原因之三:可持续发展,利率不低,可循环滚动发展起来。低利率的存款往往到不了穷人手中,这是全世界经过实践都证明了的问题。而且,经过实践可以得知,穷人的还利息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潜能大。因此,就是靠着这不低的利息,原来的那 500 块钱,经过 11 年的翻滚后,奇迹般得发展成了几百万的存款。正是这很强的繁衍的能力,使得基金会的财务源源不断的能取得收益,这是基金会能够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可是,这种以湍水头村为代表的典型案例里所展现的小额贷款模式,也存在着弊病和不足之处。如,这种借款的模式是依靠信

6、任这条链条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琢磨不定的模糊的东西,很可能因为某人的一时贪念而被破坏,因此这条链条实际上是很不稳定和可靠的。还有,按照湍水头村的发展速度,好几年才能发展一个点。这个速度很难有效的做到普及。这一模式也很难模式化的复制到其他的地方。经济学家们也在积极地想办法减少人的因素对这一小额贷款的经济模式的限制。湍水头村的案例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这个模式是否适用广大的其他地区?这个模式是否能被推广?这个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按照国家规定,像湍水头村这样的吸储机构,只能吸储外面的基金,不能吸储内部村民自己的基金。但是呢,吸储村民自己的基金,用村民自己的钱发展自己的生产,这才是王道。也才可能有活力地存在下去,而只依靠外部的捐款,这本身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国家的法律层面上能否变通,做一个改变以适应这种需求?这也是有待考验的。但是我们可以看见,这种农村自发的遵循,自发拥护的金融存储点,因为与他们的的生活贴近,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这种试点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的。我们也可以看见,农村人民的还款能力,等同于发展经济的能力,其潜能也是很大的,我们要充分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