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19876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课题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指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 南 潇 湘 技 师 学 院 授 课 课 时 计 划理论四、程序的基本指令(二) 授 课 教 师 周天武 签字课程章节及 主 题 G02/G03、M 指令 教研室主任 签字教学目的1、掌握 G02/G03 指令2、掌握常用的 M 指令3、懂得用 G02/G03 编写圆弧程序段教学重点、难点及 解 决 方 法重点:掌握 G02/G03 指令、常用的 M 指令难点:懂得用 G02/G03 编写圆弧程序段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刘加孝主编教材和参考书08 数模技师班授课班次授课日期教学后记教 案 纸提问:从A 到 B 点半径为 R的圆弧有多少条?提问:从A 点到

2、B点的圆弧是顺还是逆圆弧?理论四 程序的基本指令(二)G02/G03、M 指令、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出勤情况。2、维护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3、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II、复习导入及主要内容1、程序的基本结构2、基本指令 G90/G91G90:以工件坐标系原点为计算基准G91:以起始点(刀具当前位置)为计算基准不移动的轴其坐标可不写3、基本指令 G01/G00G00:快速定位,不能用于加工G01:直线插补,用于加工,要指定进给速度III、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圆弧插补 G2、G3功能:使刀具从圆弧起点,沿圆弧移动到圆弧终点。G2:顺时针方向圆弧切削。G3:逆时针方向圆弧切削。1、顺

3、/逆圆弧方向的判断(1)圆弧走向分析,如图 4-1 所示。图 4-1 圆弧走向结论:圆弧有方向性,两轴或三轴联动。(2)顺/逆圆弧的方向,如图 4-2 所示。纸面:顺时针反之,逆时针。图 4-2 顺/ 逆圆弧方向教 案 纸提问:过已知两点的圆弧有多少条?确定一段圆弧还必须要指定什么?圆心?半径?因此,编写圆弧程序段时有两种格式。结论:顺逆圆弧的判别与观察方向有关,也就是说要指定这段圆弧要确定它的的观察方向,就要确定圆弧所在的平面。数控机床在 XY、ZX 及 YZ 平面上都可进行圆弧插补,在空间中顺时针与逆时针的判断如下: 依据笛卡尔坐标系,从加工平面第三轴的正方向往负方向看,顺时针为 G2,逆

4、时针为 G3,如图 4-3 所示。图 4-3 G02/G03 的判断2、格式:XY 平面上的圆弧G2 I_ J_G17 G3 X_ Y_ R_ F_ ;ZX 平面上的圆弧G2 K_ I_G18 G3 Z_ X_ R_ F_ ;YZ 平面上的圆弧G2 J_K_G17 G3 Y_ Z_ R_ F_ ;说明:X、Y、Z 为圆弧终点坐标。R:圆弧半径。I、J、K:从圆弧起点到圆心位置的向量,分别在 X、Y、Z 轴上的分向量。X 轴的分向量用地址 I 表示;Y 轴的分向量用地址 J 表示;Z 轴的分向量用地址 K 表示。F:切削进给速率。(1) 、半径法编程 即用 R 编程,R 表示半径,如图 4-4

5、所示,已知起点、终点、半径,可以确定两个圆,R 后根据圆弧的大小可以取正/负值。教 案 纸图 4-4 半径符号的确定圆弧 ABC 的圆心角小于 180,R 取正值;圆弧 ADC 的圆心角大于 180,R 取负值;圆弧的圆心角等于 180,R 一般取正值;设 A 点坐标为(35,10) , C 点坐标为(10,20) ,半径为 20,则圆弧 ABC: G90 G3 X10.0 Y20.0 R20.0 F100;G91 G3 X-25.0 Y10.0 R20.0 F100;圆弧 ADC:G90 G3 X10.0 Y20.0 R-20.0 F100;G91 G3 X-25.0 Y10.0 R-20.

6、0 F100;注意:在 SIEMENS 数控系统上用“CR=_ ”表示半径,正/负号的确定方法同上。(2) 、圆心法编程即用 I、J 、K 编程,如图 4-5 所示,I 、J 、K 表示圆弧的圆心相对于圆弧的起点分别在 X、Y、Z 轴上的投影的增量,它是矢量,有正负之分。其方向表示在该轴上圆弧的圆心相对于起点在正方向即为正,反之为负。其中:I=X 起点-X 圆心J=Y 起点-Y 圆心Z=K 起点-K 圆心图 4-5 I/J/K 的确定注意:(1) I、 J、K 与 G90、G91 无关;(2) 整圆编程只能用 I、J、K,其终点就是起点。教 案 纸(3) 终点坐标可用 G90,也可用 G91

7、书写。(4) SIEMENS 数控系统的 IJK 含义与此相同。例 1:分别用 G90/G91、R/IJK 方式写出图 4-6 的走刀指令:图 4-6 G2/G3 编程实例用 G90,R 方式:G90 G2 X0 Y50.0 R-50.0 F100; ABG90 G2 X25.0 Y25.0 R25.0; BCG90 G3 X50.0 Y0 R25.0; CA用 G90,IJK 方式:G90 G2 X0 Y50.0 I-50.0 J0 F100; ABG90 G2 X25.0 Y25.0 I0 J-25.0; B CG90 G3 X50.0 Y0 I25.0 J0; C A用 G91,R 方式

8、:G91 G2 X-50.0 Y50.0 R-50.0 F100; ABG91 G2 X25.0 Y-25.0 R25.0; BCG91 G3 X50.0 Y-25.0 R25.0; CA用 G91,IJK 方式:G91 G2 X-50.0 Y50.0 I-50.0 J0 F100;ABG91 G2 X25.0 Y-25.0 I0 J-25.0; B CG91 G3 X50.0 Y-25.0 I25.0 J0; C A二、常用 M 指令1、主轴控制 M3/M4/M5 M3:表示主轴正转,从主轴尾部向工作台看,主轴顺时针旋转的方向。铣削加工中多用主轴正转 M3。M4:表示主轴反转,从主轴尾部向工

9、作台看,逆时针旋转的方向。M5:表示主轴停转。此指令用于下列情况: (1)程序结束前(但也可省略,因为 M2,M30 指令含主轴停) 。教 案 纸(2)在机械换档之间,必须使用 M5,使主轴停止再换档,以免损坏换档机构。(3)主轴正/反转转换,须加入此指令,使主轴停止后,再变换转向指令,以免伺服马达受损。注意:A、主轴正转可用 S 指定转速。B、有些数控铣床的正/反转是通过手工调节的。2、程序结束 M2 用于程序最后,表示程序结束。本指令会自动将主轴停止及关闭切削液,但程序执行指针不会自动返回到程序开头,须在编辑模式上,再按 RESET 键,才能使程序执行指针回到程序开头。 3、程序结束 M3

10、0用于程序最后,表示程序结束。执行时与 M2 相似,不同的是,执行指针会自动回到程序开头,故程序结束大多使用 M30 较方便。4、切削液开关 M7/M8/M9M7:开启雾状切削液,有喷雾装置之机械,令其喷出雾状切削剂。M8:切削剂喷出,一般机床上有阀门可以手动调节切削剂流量大小。M9:切削液关,常用于程序执行完之前。例 2:写出图 4-7 的走刀路径的程序,加工深 5mm。图 4-7 综合实例O0001;(FANUC) 程序名N10 G54 G17 G40 G49 G90; 程序初始化N20 M3 S500; 主轴起动N30 G0 Z30.0 M8; 提刀,切削液开N40 X-60.0 Y0;

11、 定位 A 点N50 Z5.0; 快速下刀教 案 纸N60 G1 Z-5.0 F80; 慢速下刀N70 X-50.0 Y10.0 F150; B 点N80 G2 X-40.0 Y0 R10.0; C 点N90 G1 Y-20.0; D 点N100 G3 X-30.0 Y-30.0 R10.0; E 点N110 G1 X30.0; F 点N120 G3 X40.0 Y-20.0 R10.0; G 点N130 G1 Y20.0; H 点N140 G3 X30.0 Y30.0 R10.0; I 点N150 G1 X-30.0; J 点N160 G3 X-40.0 Y20.0 R10.0; K 点N170 G1 Y0; M 点N180 G2 X-50.0 Y-10.0 R10.0; C 点N190 G1 X-60.0 YO;; A 点N200 Z5.0; 慢速提刀N210 G0 Z30.0 M9; 快速提刀,切削液关N220 M5; 主轴停N230 M30; 程序结束,并返回IV、课堂小结1、G02/G03 指令2、常用的 M 指令3、懂得简单轮廓的程序编写、布置作业1、整圆怎样编程?2、写出图 4-8 的轮廓程序。 (ABCA)教 案 纸图 4-8 第 2 题3、写出常用 M 指令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