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9874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教学信息 卷首语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伴着四月的芬芳,新的一期教学信息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教学信息主要和大家漫谈一下全面实施学分制的相关情况。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体制。 实行学分制是中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全面实施学分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人才需求变化,只有进行改革,全面实施学分制才能满 足需要。 (二) 全面实施学分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学分制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进行发展定向和课程选择,

2、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三) 全面实施学分制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全面 实 施学分制过程中,学生有更大的跨学科选课的自由度,充分发挥大学的学科优势,这有利于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交叉和渗透,催生新兴 学科专业。(四)全面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生可以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使更多的人群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和多样化的发展。(五) 全面实施学分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全面 实 施学分制,可以促 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实现优势 互补,使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 苏州大学

3、教学信息 卷首语为适应中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学校相关精神,自 2008 级起我校全面实施学分制。全面 实施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对本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而且相应 的招生、就 业等配套制度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这是一个学习、借 鉴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目 录 苏州大学教学信息目 录卷首语全面实施学分制漫谈热点新闻“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1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外专家委员会理工组会议纪实 4教学改革苏州大学关于制定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6苏州

4、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 9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试行)11苏州大学关于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的有关意见(试行)18教学简讯公布推荐申报 2008 年江苏省高校相关项目遴选结果 20公布 2008 年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21苏 州 大 学教 学 信 息主办 苏州大学教务处编委会主任 殷爱荪编委会副主任 唐忠明严世清刘鲁庆主 编 严世清副 主 编 刘鲁庆编 辑 樊 杰陆 丽卢 玮责 任 编 辑 卢 玮2008 年第 2 期(总第 320 期)2008 年 4 月 30 日编辑印刷 苏州大学教务处地 址 苏州市十梓街 1 号邮政编码 21500

5、6电 话 0512-65112351邮箱:他山之石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伦多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简介 24苏州大学教学信息 热点新闻1总结规范提高“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2008-04-112008 年 3 月 31 日至 4 月 1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 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 ”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规范教学评估工作,严肃教学评估纪律,提高教学评估质量,维护教学评估声誉,圆满完成首轮教学评估任务。本次研讨会是在 2003 年教育部正式确立的五年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进入到最后收尾阶段关键时刻召

6、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 4 月份 14 所参评高校的领导和进校考察评估专家代表总计 130 余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到会并讲话。她首先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认为,过去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普及初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高等教育领域,通过近年来连续扩大招生,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学人数 2700 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23%,步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通过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形式,在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

7、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谋求各自发展定位,注重办学特色,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工程” 以及 “211 工程”、“985 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工程” 的实施,全面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运行机制,激发了高等教育办学活力,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8、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通过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人苏州大学教学信息 热点新闻2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影响逐步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中国经验,引起了周边国家和地区,以至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吴启迪同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但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把握节奏,适当控制增长速度,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吴启迪强调,开展高校教学评估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

9、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评估。对大学,特别是公立大学进行评估是政府的责任,接受评估也是公立大学应尽的义务。她认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师资不足,特别是一流教师比较缺乏,有些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较重,一些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定位还不很明确,教学管理还很不规范,有的高校缺乏基本的教学档案。通过教学评估,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办学定位,规范了教学管理,落实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关键性保障。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却未能同步增长,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没有实现政府和社会预期的 4%目标,高等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只有 0.6%,处于

10、世界低水平状态。有的省份生均教育经费两三千元左右,这与办一所合格的高等学校差距较大。因此,这种情况下启动教学评估,是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重视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教学评估确实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有效保障了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吴启迪在充分肯定评估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评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估方案对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评估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她要求评估工作要坚持做下去,但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吴启迪说,要严肃评估工作纪律,提高评估工作质量,维护评估工作形象,高质量地做好评估的收尾工作,给这轮评估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向国家、向

11、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使评估工作让政府放心,让社会认可。为此,她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规范评估组织行为,提高评估组织水平,建立公平公正选派专家的机制。二是规范参评高校的评建工作和接受评估的工作行为,苏州大学教学信息 热点新闻3保持正常教学秩序,避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三是规范评估专家的评估行为,使专家坚持评估标准,客观公正评估。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评估工作规范要求,高质量完成评估任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非常重要,非常及时,非常务实,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充实,收获很大。会议进一步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明确了评估的要求,端正了评估的态度。大家普遍反映,教育部确

12、立周期性评估制度并开展周期性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评估工作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成绩是第一位的、主流的,某些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不是评估本身造成的,有社会的和体制的原因,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大家认为,要坚持周期性评估制度,坚定评估工作信心,保持评估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大起大落,树立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此前提下,要探索评估工作新方法,强化评估工作规范,遵守评估工作纪律,严格评估标准,努力提高评估质量,用实际行动维护评估工作声誉,给本轮评估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会上,大家还就今后评估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进校考察的专家组成员还分组认真审读了参评高校

13、的自评报告,核实了参评高校相关数据和材料,对个别有出入的材料和数据,请参评学校进行了解释。专家认为,提前审读参评高校评估材料,有助于把评估工作做得更加全面细致,有助于减轻专家进校考察时的负担。苏州大学教学信息 热点新闻4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外专家委员会理工组会议纪实为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外专家委员会专家的作用,保证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完成质量,3 月 26 日在红楼会议中心 217会议室,召开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外专家委员会理工组会议,校外专家王振明、谢卫国、朱晓焱,学校教务处和理工类有关学院领导严世清、汪一鸣、黄毅生、晏世雷、方建兴、郭旭红、赵建平、倪佩红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和各学院领导首先向校外专家通报了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情况,并对校外专家对正在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所提供的帮助表示了感谢。与会校外专家表示,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