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17097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淘宝代运营 qwe D6WE奶粉业多拳出击打击“垄断”6 月 27 日,奶粉生产企业合生元一纸公告,揭开了发改委正针对高价奶粉展开反垄断调查的消息。根据公告,调查主要针对广州合生元对其经销商及终端零售商进行的产品销售价格管理,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关于纵向垄断的相关规定。随后,多美滋、美赞臣、雀巢、贝因美等多家国内外奶粉企业,均向财新记者证实自己也在接受发改委的相关价格调查。调查还在进行,企业已纷纷服软。7 月 11 日凌晨,美赞臣宣布中国市场主要婴幼儿奶粉降价 7%到 15%。美赞臣在国内市场份额为 12.3%,排名第一。此前,几乎所有“涉案”奶粉企业都已主动宣布降价方案,降幅从 5%至 20%

2、不等。不过,除合生元承认自己可能涉嫌纵向价格垄断,其他被调查企业均未对此直接说明。也有外资经销商表示从未签署过价格协议。面对“高价奶粉”指责,奶粉企业,尤其外资品牌奶粉企业不无委屈:在品牌林立、竞争激烈的奶粉行业,垄断之说从何而来?但不超过百元一罐进口成本的外资奶粉,又何以在终端高涨至 300 元甚至 800 元一罐?这到底是厂商价格控制形成纵向垄断之过,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畸变的结果?一场反垄断调查,将一个少见的专业名词纵向垄断,推到了公众视野之中。而这次反垄断调查也因此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上游企业为了维持品牌商誉,希望对终端销售价格进行限制乃是常见的市场行为,在很多行业普遍存在,但在什么情况下会

3、被认定为限制和排除了竞争?中国的反垄断法中虽包括纵向垄断的提法,但未提供明确、可操作的判定准则。这次的调查或将提供一个范例,即:市场份额多大的企业有可能因对下游的价格限制行为而涉及纵向垄断。在发改委出手之前,自 5 月以来,工信部、食药总局等各部委纷纷发文,针对奶粉行业的监管动作频频,从质量安全到促进行业整合,再到此次祭出反垄断之剑,颇像一套“师出有名”的组合拳。尤其反垄断主要针对占市场份额较高的外资品牌奶粉企业,令人猜测这套组合拳是否旨在扶持国产奶粉品牌。但发改委内部人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垄断调查与奶粉业整顿无关。而多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则认为,此轮政府对奶粉行业采取的一系

4、列行动目前看起来收效显著行业并购应声而起,洋奶粉纷纷降价,但并未淘宝代运营 qwe 真正厘清监管边界和方向,也无助于国内乳企复苏。自 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来,奶制品行业质量问题频发,国人对国产奶粉失去信任,宁可选择购买进口高价奶粉, “背奶族”现象甚至引发香港、德国、英国等地的限购。奶粉市场歧象丛生。在此乱局之下,打击高价洋奶粉和收紧准入门槛、推促行业整合是否能够提升国产奶粉及奶制品的质量,进而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竞争力,是否能将消费者从国外拉回国内?多位受访的奶业、反垄断专业人士及经济学家指出,对政府来说,与其抬高门槛,强打高价,不如恪守行政监管边界,通过严格质量监管创造公

5、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国产奶粉及中国整个奶业的发展更为有利。发改委为何介入今年以来的婴幼儿奶粉行业整顿,显示出“级别高,动作大,部门多”的特点。5 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按照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此后,工信部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下称双提方案),宣布从 6 月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安全专项检查,拟提升国内乳品行业集中度。6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九部委联署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再次表达了“重典治乱”的决心。第一单奶业大并购案蒙牛收购雅士利,6 月底尘埃落定。就在业界把目光转向圣元、完达山等奶粉企业,猜测谁会是下一个兼并对象

6、之时,发改委开始对高价奶粉动手。发改委行动的依据是反垄断法第 14 条,即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关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对渠道商管理严格的合生元被纳入调查。一位在淘宝上销售合生元奶粉的商家告诉财新记者,合生元对代理商有严格要求,第一不允许低价销售,必须维护产品形象;第二不允许跨地区销售,影响其他地区代理商的利益。有的代理商为了走量,就偷偷刮掉产品包装上的流水号销售。类似方式在奶粉行业十分普遍。圣元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奶粉企业控制淘宝代运营 qwe 价格通常通过扣除返点或取消经销资格的方式。返点最早

7、是品牌商对经销商的激励政策,即经销商在完成一定数量的销售后可获得定点返利。但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经销商自行降价走量,品牌商就不给返点,以此控制转售价格” 。这类控价手段在零售行业亦普遍存在。而取消经销资格主要为了打击大规模串货,即地区经销商跨区销售加剧竞争,继而压低产品价格。上述圣元人士分析,外资品牌的市场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对奶粉的需求旺盛,地区串货现象较少, “取消代理主要是打击网上销售串货” 。7 月 9 日,合生元再发公告称,已着手对原协议中涉及固定价格、最低价格及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如果合生元纵向垄断属实,将损失巨大。按照反垄断法第 46 条规定,对违法主体可处上一年度销售额 1%

8、-10%的罚款。按此计算,合生元可能接到的罚单最高金额可达 3 亿元。和未涉调查的伊利、完达山、雅士利、圣元等中资奶粉企业相比,被查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全进口奶源以及定价偏高。正是“定价偏高”且“联合经销商控价” ,让这些高价奶粉企业纷纷卷入发改委的“纵向价格垄断调查”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一位官员对财新记者表示,此次调查是发改委的独立行为,与当前各部委联手进行的行业整顿并无直接关系,且此次价格调查对国内外奶粉品牌一视同仁。但另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却告诉财新记者,此次调查主要针对进口奶粉品牌, “首先,调查奶粉行业价格乱象是发改委早就该做的事,此次调查来得有点迟但十分必要;其次,此次国

9、家多个部委重拳出击,想要重组国内奶粉产业,必然会从洋奶粉入手” 。他指出,发改委祭出反垄断法之剑的背景是,近几年国际原奶市场价格略有起伏,基本稳定,唯独中国市场价格一直上涨。而且越来越多鱼龙混杂的进口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捞金,洋奶粉的销量和价格均上涨迅猛。目前,外资品牌配方奶粉的平均售价达 300 元/公斤,而国内品牌仅为 153 元/ 公斤。奶粉的主要成份由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乳清粉和特别添加的营养素(如 AA和 DHA 等)组成,其中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和乳清粉三种原料占奶粉成本的 90%淘宝代运营 qwe 以上。一罐 900 克装的普通奶粉,用国产奶源国内生产成本约为 30 元-50 元

10、,原装进口奶粉加上关税、运费和生产费用等因素,成本在 60 元-100 元。进口奶粉和少数高价国产奶粉的终端零售价均在每罐 250 元以上。但高价和厂商对经销商的限价是否就意味着垄断?高价从何而来?6 月 27 日,奶粉生產企業合生元一紙公告,揭開瞭發改委正針對高價奶粉展開反壟斷調查的消息。根據公告,調查主要針對廣州合生元對其經銷商及終端零售商進行的產品銷售價格管理,涉嫌違反反壟斷法關於縱向壟斷的相關規定。隨後,多美滋、美贊臣、雀巢、貝因美等多傢國內外奶粉企業,均向財新記者證實自己也在接受發改委的相關價格調查。調查還在進行,企業已紛紛服軟。7 月 11 日凌晨,美贊臣宣佈中國市場主要嬰幼兒奶粉

11、降價 7%到 15%。美贊臣在國內市場份額為 12.3%,排名第一。此前,幾乎所有“涉案”奶粉企業都已主動宣佈降價方案,降幅從 5%至 20%不等。不過,除合生元承認自己可能涉嫌縱向價格壟斷,其他被調查企業均未對此直接說明。也有外資經銷商表示從未簽署過價格協議。面對“高價奶粉”指責,奶粉企業,尤其外資品牌奶粉企業不無委屈:在品牌林立、競爭激烈的奶粉行業,壟斷之說從何而來?但不超過百元一罐進口成本的外資奶粉,又何以在終端高漲至 300 元甚至 800 元一罐?這到底是廠商價格控制形成縱向壟斷之過,還是市場供求關系畸變的結果?一場反壟斷調查,將一個少見的專業名詞縱向壟斷,推到瞭公眾視野之中。而這次

12、反壟斷調查也因此受到各界廣泛關註:上遊企業為瞭維持品牌商譽,希望對終端銷售價格進行限制乃是常見的市場行為,在很多行業普遍存在,但在什麼情況下會被認定為限制和排除瞭競爭?中國的反壟斷法中雖包括縱向壟斷的提法,但未提供明確、可操作的判定準則。這次的調查或將提供一個范例,即:市場份額多大的企業有可能因對下遊的價格限制行為而涉及縱向壟斷。在發改委出手之前,自 5 月以來,工信部、食藥總局等各部委紛紛發文,針淘宝代运营 qwe 對奶粉行業的監管動作頻頻,從質量安全到促進行業整合,再到此次祭出反壟斷之劍,頗像一套“師出有名”的組合拳。尤其反壟斷主要針對占市場份額較高的外資品牌奶粉企業,令人猜測這套組合拳

13、是否旨在扶持國產奶粉品牌。但發改委內部人士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反壟斷調查與奶粉業整頓無關。而多位接受財新記者采訪的市場人士則認為,此輪政府對奶粉行業采取的一系列行動目前看起來收效顯著行業並購應聲而起,洋奶粉紛紛降價,但並未真正厘清監管邊界和方向,也無助於國內乳企復蘇。自 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來,奶制品行業質量問題頻發,國人對國產奶粉失去信任,寧可選擇購買進口高價奶粉, “背奶族”現象甚至引發香港、德國、英國等地的限購。奶粉市場歧象叢生。在此亂局之下,打擊高價洋奶粉和收緊準入門檻、推促行業整合是否能夠提升國產奶粉及奶制品的質量,進而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市場競爭力,是否能將消費者

14、從國外拉回國內?多位受訪的奶業、反壟斷專業人士及經濟學傢指出,對政府來說,與其抬高門檻,強打高價,不如恪守行政監管邊界,通過嚴格質量監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國產奶粉及中國整個奶業的發展更為有利。發改委為何介入今年以來的嬰幼兒奶粉行業整頓,顯示出“級別高,動作大,部門多”的特點。5 月底,國務院總理指出要按照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此後,工信部發佈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下稱雙提方案),宣佈從 6 月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安全專項檢查,擬提升國內乳品行業集中度。6 月 20 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九部委聯署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再次表達瞭“

15、重典治亂”的決心。第一單奶業大並購案蒙牛收購雅士利,6 月底塵埃落定。就在業界把目光轉向聖元、完達山等奶粉企業,猜測誰會是下一個兼並對象之時,發改委開始對高價奶粉動手。發改委行動的依據是反壟斷法第 14 條,即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關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對渠道商管理嚴格的合生元被納入調查。一位在淘寶上銷售合生元奶粉的商淘宝代运营 qwe 傢告訴財新記者,合生元對代理商有嚴格要求,第一不允許低價銷售,必須維護產品形象;第二不允許跨地區銷售,影響其他地區代理商的利益。有的代理商為瞭走量,就偷偷刮掉產品

16、包裝上的流水號銷售。類似方式在奶粉行業十分普遍。聖元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奶粉企業控制價格通常通過扣除返點或取消經銷資格的方式。返點最早是品牌商對經銷商的激勵政策,即經銷商在完成一定數量的銷售後可獲得定點返利。但在實際操作中, “如果經銷商自行降價走量,品牌商就不給返點,以此控制轉售價格” 。這類控價手段在零售行業亦普遍存在。而取消經銷資格主要為瞭打擊大規模串貨,即地區經銷商跨區銷售加劇競爭,繼而壓低產品價格。上述聖元人士分析,外資品牌的市場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市場對奶粉的需求旺盛,地區串貨現象較少, “取消代理主要是打擊網上銷售串貨” 。7 月 9 日,合生元再發公告稱,已著手對原協議中涉及固定價格、最低價格及相關條款進行修訂。如果合生元縱向壟斷屬實,將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