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16821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二: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专题十二: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二: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问题之一:技术喧宾夺主技术喧宾夺主是指在整合过程中,教学目标出现偏移,课程成了技术和资源的展示,没有突出学科能力的培养。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他首先花了很长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红军长征过草地的电影片段,听电视剧长征主题歌十送红军 ,讲所知道的长征故事,然后才谈话导入:“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倔强的小红军 。 ”结果,学生刚看完一遍

2、课文,明白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下课的时间就到了。显然,教学目标未能实现。学生对文中的生字词没有掌握,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涉足,对文本没有自己的理解感悟,阅读能力和语感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语文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策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不知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分不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主次,使得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原则和尺度。教师应提高认识,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是主要的,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改变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是用技术来取

3、代学科教学,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则不用。问题之二:整合未能深入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教师的整合意识已基本形成,然而许多教师只是在公开课时采用信息技术,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应用得很少。许多整合行为或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是为了得到领导好评,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解决策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施远远不够,许多学校只是电教室有电脑、电视机、影碟机等技术设备。一个学校十几个班,客观上要每位教师每节课都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是不可能的。二是教师的工作量大,既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又

4、要管理学生、进行家访等,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很紧。如若整合信息技术,必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制作课件,教师往往疲于奔命,难以完成。三是学校和教师的考试压力大迫使他们倾向于采取填鸭式的口授教学方法,而无暇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若整合信息技术,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影响考试成绩。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政府应加大投入,实现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是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和习惯。问题之三:技术含量越高越好

5、有的教师认为,技术含量越高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越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学效果就越好。在这种误解下,各种五花八门的课件令学生目不暇接,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没法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策略: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的关键,最终还是要看技术能否用得恰到好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机结合,用与不用,用什么技术,应由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不是技术含量越高越好。问题之四:课堂管理失控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发现课堂秩序混乱,不听话的学生增多,教师组织教学困难,不但没有发挥整合的优势,效果反而更差。解决策略: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相比较,前者是静的,教师静静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后者是动的,师生之间是动的,生生之间是动的,师生与信息技术之间是动的,前者容易组织,后者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经验;其次,备课时应充分考虑每采用一种信息技术学生都有哪些可能反应,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有效引导;在选择信息技术时,尽量采用那些有利于全班学生共同学习、积极讨论的技术,而不应采用那些只能让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他学生无所事事的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