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316065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举例教学艺术论的本质和特征?(40 分)教学艺术论的特征:2.补充:教学的情感性, 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充满情感色彩 , 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 撞击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倾心学习, 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于漪教学的成功, 就在于她不仅遵循教学规律, 而且总是把自己的情感融汇于讲授之中, 以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炽热的情感去教书育人。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她通过描述, 把学生的思绪带进了繁华似锦、春色满圆的大自然中去, 使学生顿感心旷神怡。而在教散文 周总理, 您在哪里一文时, 学生却是热泪盈眶, 全场皆悲。可以肯定, 如果没有师生感情上的交流与撞击, 是不

2、可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的。5.补充: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备课钻研教材时所进行的创造性思考。第二是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案。教无定法,教学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学生, 不可能有一套刻板的程式。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这个过程也反映了教学的创造性。第三是教学方案组织实施的创造性。二、PPT 案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教学事件发生在我初一的时候,当我们的第八课堂有办补习班。第一次的语文课上,老师从一上课自己讲课,眼睛直盯着天花板,整个教室一片喧哗和混乱,但这并不影响她正常讲课。过了大概五分钟,她发现最后排有个男生在大声的讲电话。

3、于是,她当着全班六十多人的面,喊那位男生的名字,然后说了他几句。但那位男生并不怕她,也回顶了几句。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分钟里,都是他们一句又一句的互相在接下来反驳,那位老师不管我们班还有 60 多位同学在等着她讲课,只顾着和他评理。最后男生觉得没有意思,就背着书包离开了,老师这时候才停止对话,当她准备接着讲课时,下课铃响了。问题思考:1、这位老师的做法可取吗? 2、遇到这种问题应如何解决?答:1.不可取。老师方面而言,出现了三种错误:第一,老师上课的眼神不正确,直盯天花板,没有与学生产生交流;第二,老师的教学行为不正确,老师从一上课就自己讲课,不管课堂的情况如何;第三,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

4、不正确,一味和讲电话的男生理论而不顾课堂上其他学生的感受,耽误了教学内容。2.解决这种问题的策略: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必须讲求时间和效益。我们既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处理,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如为了解决处理某一问题行为而中断整个课堂教学。 一暗示策略。要尽力减少问题行为的影响,最好不动声色地进行处理,尽可能在处理这个同学的问题行为是不影响其他同学,甚至不影响第二个人,更不能因为一点问题而中断整个课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卷入问题行为的漩涡中(除非遇到特大问题行为迫使不中断不行)要尽力运用教学机智,把问题行为反变为有利于凝聚学生注意力,起到教育大多数学生。二直接纠正策略。要尽力缩短处理的时间,把问

5、题行为消灭在始发状态,或有效地控制不使其蔓延。三采取惩罚措施。不同程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责备 2、重复改正 3、请出去四消退策略,以上策略都不起作用时,可采用消退策略,起到无为而为之的作用。案例二:张老师班里有个学生上课时总是坐不住,一节课内至少要点他的名四五次。课间十分钟,满操场都是他的身影。家长和同学都说他有“多动症” 。可是张老师经过多次细致的观察,发现该生总是比较“兴奋” ,感到可以依靠“教育”来改变他多动的症状。 问题:你是这个张老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学生?思路;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2、纠正中

6、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案例二(续):张老师在贝克和上课时,采用了“以动制动”的方法。课堂上根据他反应快、爱举手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的习惯又一次,在老师的启发下,该生利用自己的文具,给大家演示了一个振动发声的实验,获得同学们的称赞。这是张老师因势利导:“我们要向他一样,动脑、动手。但动是为了让学习更好”听完这样一席话,这个同学既开心,又感到老师给他的压力。 问题: 1、张老师教育这个学生成功的秘诀在哪里?2、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发?思路:从这个案例不

7、难看出,张老师教育学生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其充分发挥了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了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存在差异。活泼好动是中小学生共同的特点,张老师能够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采用了“以动制动”的方法,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的习惯,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要使教育真正地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就

8、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案例三:高二时,我们班主任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了对老师的很多不满以及讽刺挖苦老师的内容,那时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这封信,边读边看我们一眼,说她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神和表情判断是谁写的,课后,她还将每个人的字体核对了,但最后还是没有在班上公布那个人的名字,不知道是真的查到了,还是一直没有查到究竟是谁写的。问题:你认为这个老师的做法可取吗?请结合高中生的年龄阶段特征提出你的理由。答案:不可取。理由:第一,学生方面来说:高中生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人格,他们写匿名信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他们的想法,但他们的没有注意应做到尊重老师,信中对老师进行挖苦和讽刺,

9、这是错误的。第二,老师方面来说,首先,在全班人面前读这封匿名信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显然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和隐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导致对立关系;其次,老师看到匿名信不应该一味揪出是谁写的问题,而应该去想为什么会收到,从检查自身原因出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案例四】“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

10、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P216案例、教学情景:教师指着黑板上写着的“扑朔迷离”问, “韩冬同学,请你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韩冬站起来,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高度近视眼镜,朝黑板上仔细地望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说:“看不清楚。 ”老师:“韩冬同学说对了,请坐下。 ”全班同学笑了,老师却不知道同学们笑啥,一脸茫然。思考:你认为这位老师在驾驭课堂能力方面缺少什么能力?如果是这位教师,你将如何作出反应,并说出理由。答:缺少教学智慧的能力

11、。缺乏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力灵活恰当的评价。调整自己心态,保持镇定,遇事不要慌乱 。1 突发事件出现后,教师不要心慌,要沉着冷静,迅速思考,寻找应付对策。2 巧用教学机智和幽默来化解。4、下面是两则就同一课文展开的课堂教学片段,试比较两者的区别。 老师执教四季一课,在读到“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一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以下是师生对话的真实记录。P47区别:【片段一】 (围绕“标准答案”走,老师在否定学生的回答,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片段二】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表演,评价语言丰富多彩又充满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5、谈谈你对教学导入的理解

12、。P866、你认为教师该如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非语言艺术?P203四、1、该老师的错误有两点:(1)该老师缺乏对学生的热爱之心,不应该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违反了违反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4分)一、本节课四起偶发事件,致使课堂受到了较大影响,导致学生精力分散,教师教学思路一度受阻,教学热情下降;由于教学中断几次,使得课堂小结未完成,草草结束,教学没有获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有偶发事件本身的原因,但同时也有教师处理方法上的因素,教师对某些偶发事件的处理不够恰当,或过于简单化,影响了课堂氛围和师生教与学的心情,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两女生

13、吵架”、“男生哭闹” 两起属突发事件,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时,相对较为合理,不过多地激发矛盾,能适时平息学生情绪,引导学生过渡到课堂学习上来,课后也能及时交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梳理激动的心情。“关窗风波” 、“要纸巾” 事件属于课堂纪律问题,教师在处理上显得较为被动和消极,前者表现为处理不果断及时,后者则反映了教师未能很好的察觉部分学生违纪现象,处理问题时较为片面和牵强,难以服众。二、反映了初二年级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困惑以及暴露出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如:学生情绪容易激动、看问题片面、行为冲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中心、课堂纪律观念不强、习惯养成等问题。这些偶发事件的背后,隐藏了初二学生存在的诸多心

14、理矛盾和现实挫折。即在自尊和尊人、自信与自卑、友情渴望与自我中心之间,在希望获得行为认同与“自我”的表现方式之间,在独立意识强与自觉性较弱、渴望自由与纪律意识缺乏之间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冲突。常见的行为表现有:经常不自觉的违纪、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课堂内与教师的对抗行为、情绪容易冲动、行为走极端、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疲惫等。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内和课后的适当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引导是一种长期的、反复进行的工作,让学生在反复的犯错和教师不断的纠错过程中,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在关心学生的前提下允许他们犯错,开展反复的引导和教育,严格要求和恰当奖惩等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并用,这是初中阶段教师肩负的双重任务“德育” 和“心育”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性格的生成和健康成长。三、另外,这些偶发事件也反映出了当前初中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目前政治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方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课程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课程本身的特点(概念多、与政治联系紧密等)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和“乏味”,如何走出这种尴尬局面,是当前政治学科课程改革及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