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13618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政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体系建构顾 虓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常州 213016摘要:以行动导向的方法重新建构市政工程专业课程实施体系,并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新课程实施体系的内涵,以使前期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成果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关键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 行动导向教学法 课程实施体系建构 一、研究背景市政工程高职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土木专业大类中属于小众专业。考察目前全国高职高专市政工程专业,尽管各校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工作,但普遍存在着改革力度不大、教学文件配套不全等弊端;特别是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理念、做法、效果等很多

2、问题;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依然照搬大学中的理论模式。目前各校的市政专业课程改革已经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但这些教学文件依然停留在纸面,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怎么样,怎么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究竟有多大帮助?这些问题都逐渐呈现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者专业教师面前。如果不解决,必然出现课改归课改,教学归教学这种理论、实践脱节的问题,课程改革最终沦为空壳。因此既要注重课程的开发,又要强调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方案研究。换句话说,目前课程改革已经不再是编制了多少个课程标准,撰写了多少个校本教材,而是“课程实施体系”的建构。 二、课程实施体系建构1课程实施体系建构概述课程实施体系的建构,可以认为是学习

3、领域在实施过程中的综合解决方案建设,其内容包括: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的一个综合体。教学实施中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是转变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从而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个学习情境,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技术、能力和理论水平。2建构的理论依据在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切实的感觉到,学生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培养下,知识技能已经不适应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分析后我们发现问题出在:学科课程的独立性造成了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连续;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严重脱节,实践反而成为理论的附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4、,始终以教师为主体。行动导向教学法,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验、评价”这一完整的“行为”过程序列(见图 1)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执行计划、独立地评价计划” ,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得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图 1 完整行为的原则3教学模式的转变行动导向的方法不仅用于教学理念,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方方面面。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师只能被动地按照既定的教材给学生上课,无须思考学生是

5、否真的掌握,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太过强调学科系统性,不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现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项目教学法,把市政工程建设中每个实施阶段的内容编入学习情境,提出工作任务(即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工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例如:学习情境是常州城西一条城市支路的建设,其中按工程建设流程分出勘测、设计、施工等工作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个的任务。4课程实施体系教学资源开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资源的欠缺尤其阻碍了课改理念的实施。但通过实施又发现,强调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有些教学资源就在教师身边,关键是要学会

6、发现和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积极利用现有学校设施、设备资源,让这些资源真正“动起来” 、 “活起来” 、 “用起来”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本专业通过精品课程、课题研究、论文研究、校本教材编撰、工作页编制、多媒体教学辅助等手段,综合形成教学资源库;同时还要利用教学效果和社会调研来评价资源库,用上述的“完整行为原则”形成可控的循环和螺旋的上升。具体实施流程见图 2。图 2 教学资源开发流程5. 引入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分组教学是西方国家教学中常用的组织方法,但是在我国使用局限性较大,主要表现在班级人数多,指导老师少,所以这种方法在国内一直得不到大力的推广。其实究其根

7、本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调整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上述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专业尝试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将教学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挑选一位学习认真、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我们称之为“项目经理” 。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就贯穿了“项目经理负责制”这个施工企业最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全部运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考核等环节。组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教师负责。这样教师只要紧紧抓住组长就可以管理各组乃至全班。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在课程实施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解放了教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

8、教学实践中,教师还潜移默化地引起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一时学习气氛空前高涨,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6改革考核评价形式的改变本专业课改课程基本废除了“一次考试失利,最终成绩落后”的教学弊端,改成: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具体考核按组进行,分 2 个层面。一、教师对小组评价;二、组长对组员评价。每个项目进行一次考核,学生成绩是每个项目成绩在一定权重下的累加。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学生只要有特长、只要有提高,课程成绩就能合格。同时,组长考核组员也能使组长在小组中树立威信,使得本学习领域更顺利的实施下去。这种考核也是比较符合社会对个人的评价方法

9、,让学生在学校内、课堂上就仿佛在真实的企业中工作一样。三、结语整个课程实施体系以行动导向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状态,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充当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学生变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本课程实施体系的效果是十分喜人的。我们做过平行对比,采用传统教学实施的课程,课堂中总有小部分学生睡觉、开小差,一门课程结束,这部分学生学习所得几乎为零;采用新系统实施的课程,许多以前厌学、后进的学生一改懈怠的学习状态,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对现在具有自我激励机制的学习十分认可,在解决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在小组中树立了新形象,对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