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13101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数学探究课教学案例徐教院附中 何京尧背景如何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数学探究课的教学,本人将于本学期作这一节课的尝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解答求单位分数和的最简真分数问题,理解有关概念。2 .指导学生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3.从解题的探索中,学会思维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加以逻辑推理,猜想结果的方法;类比和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是: 学会尝试、探索、推理和归纳的思维方法。估计的教学难点是: 探索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引导、讨论、归纳和探索。实践教学过程:这是一道有趣的分数加法综合题。“分子为 1 的真分数叫做单位分

2、数,我们注意到某些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例如: 。31265(1)把 写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请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27(2)最简真分数 ,对某些 x 的值,它可以写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x9例如当 x=20 时, 。5140请再找出三个不同的 x 值,使得 可以写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并写x9出式子。我们就从这道题开始吧。分析:(1)从例题“ ”可以看到这个真分数的“分子恰好31265是两个单位分数的分母之和,分母是两个单位分数的分母之积。 ”相类似,由观察所得的这个真分数的特征,易于得到“”,243,7。可得一个答案。1那么,另一个答案怎么考虑?我们知道:根据分数相加的法则,真分数的分

3、子 7 应是两数之和。7=1+6=2+5=3+4 ,这三种情况。而分母 12 应是两数之积:12=112=26=34 三种情况。这里“3+4 和 34 恰好是我们的一个答案” 。那么从分子之和为 7 考虑是否还有两种情况:由分子 7=1+6,分母为 12。若 化简其中 为真分数单1276216位,可得另一答案 。12由分子 7=2+5,分母为 12,应有 化简其中 为分子是 1 的56单位分数,而 已经是最简分数,无法化为分子为 1 的单位分数,不能得到符125合题意的答案。从分子相加为 7,分子相乘为 12 两者的角度考虑,写成 的两127个单位分数的和。只有 和 两个答案。41312方法分

4、析:(2)将最简真分数 写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从(1)的答案中启x9示我们,可以从分子 9=1+8=2+7=3+6=4+5 这四种情况考虑,用穷举的方式归纳解出。解:(1)满足分子相加 1+8 的分数之和:(不合题意,舍去.)89(是一个答案)162(不是答案)343(是一个答案)98(是一个答案)051(不是答案)6346(是一个答案)987) (是一个答案)1(不是答案)29总结:当 n1 为自然数,18=8,取 x=8n ,8n 不是 3 的倍数时,即可。这样的单位分数和式有无数多个。x8(2)满足分子相加 2+7 的分数之积。n=1 , (是一个答案)1497212n=2 , (是一个

5、答案)8n=3 , (不是答案)316n=4 , (是一个答案)5928当 x=27n=14n 时 (n1 为自然数) ,且 3 不能整除 14n 为此时解,这样的单位分数和式有无数多个。nx7129(3)满足分子相加 3+6 的单位分数之和。因为分母取 x=36n=18n 为 9 的倍数,不能构成最简真分数,故此种情况无解。 ,(4)满足分子相加 4+5 的单位分数之和。类似地有:当 x=45n=20n 时 (n1 为自然数) ,且 3 不能整除 20n 为此时解, 这样的单位分数和式有无数多个。nx5149结论从这道综合题,我们能否得到这么一个结论。一般地,最简真分数 (m 为奇数) ,可

6、以写成两个单位分数之和的条件x是:当 ,)1(22nnm时,)( 2121nxi的 质 因 数 , 不 能 整 除为为 自 然 数 , 且。m21如果有那位同学能给以证明,那就太好了!启示本堂课的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深入下去,却是相当困难的,它牵扯到数学的整数理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可是本节课编排,从学生已学过的“分数加减法”基础知识入手,从兴趣出发,启发引导,步步深入,探索研究,不断归纳总结,会得到非常漂亮的结论。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看似非常艰深和复杂的问题,只要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师生共同努力,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适当讨论、归纳和探索,都会解决的。这里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分析问题和如何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即初步学习到如何尝试、探索、推理和归纳的思维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最宝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