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2511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求职信(精选多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性求职信( 精选多篇)第一篇:女性成功学以李方华为例,谈女性成功的主要因素 物理的魅力,曾经牵动着一个 17 岁小姑娘的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李方华步入了这一由男性主宰的世界?李方华从不奢望八小时外的潇洒,站在家庭生活与科学研究的十字路口,她硬是探究了一套自己的“简单哲学”?2014 年 2 月 27 日,儒雅气息十足的李方华,轻易间征服了各国评委,在法国巴黎领取了素有“女性诺贝尔奖” 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采访李方华很不容易。她今年 1 月 6 日在医院做手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出院不久,在春节后又住进医院。2 月 27 日她到法国巴黎领取了素有“女性诺贝尔奖

2、 ”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领奖结束,她一天也没有在浪漫之都多停留,赶快回到了北京又投入了繁忙的工作。日前,趁李方华身体略好,记者终于完成这次采访。女人与物理李方华是研究晶体学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她自称这是物理学的一个小分支。17 岁时,由于认为物理好玩,李方华步入了这一主要由男性主宰的领域。 “下雨为什么能出霓虹,一块石头扔到水里怎么能产生水波,对这些现象的好奇使我迷上了物理。 ”30 多年后,李方华多次参加国际电子显微学的研讨会,并经常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参加会议的女性很少,有时整个会议的邀请报告人就我一个女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妇女,我总是

3、有一种自豪感。 ”外国科学家也很惊讶:一个有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怎么竟让一位女子在这一领域独领风骚?有人认为,研究物理对女人来说太难,不太合适。而李方华却不以为然,她觉得女人研究物理有其特点:你们男同胞听了可别不高兴啊,我接触过的很多女科学工作者,她们心态比较平和,没有特别大的金钱、职务等的压力,不追求轰动效应,认真细致、踏踏实实地探索,这对于搞物理、搞科学更合适吧。这就是李方华的“理论” 。为了支撑这一 “理论”,她比研究物理的男性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女人搞物理,特别是成家后继续搞物理,时间少是个大问题。然而李方华却发现了时间的奥妙。许多人搞科研,总希望用大块的时间,认为小块的、零碎的

4、时间是搞不了科研的。 “许多问题不是正儿八经地坐在那儿考虑能解决的。我经常把问题都装在脑子里,走路、做饭、洗衣服时都会考虑,说不定什么时候哪一个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一心二用,难免生活中会发生一些煮糊饭之类的事,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痴迷于科学吧。我忽然记起,一位大学教授曾告诉我,他的某位研究生当不了科学家,我问为什么?他说,这个学生从来就没进入过对研究课题的痴迷程度, “一个人,没有这种痴迷,没有爱至深的程度,做一个科学家基本没戏了。 ”联想到李方华,她就有过这种对晶体学和电子显微学的痴迷的程度,这可能也是导致她成了一流杰出女科学家的原因吧。李方华在大学期间培养了不睡午觉的习惯,参加工作之后,

5、为了抓紧时间,沿袭了这个习惯。她学过五种外语。学日语她上的是“早班”,曾经每天早上 7 点至 8 点半在科学院动物所上课,然后再赶回物理所上班;学德语上的是“晚班” ,下班后上两节课再回家;她还自学了法语;英语口语是文革后用“晚班” 学的;再加上留学苏联学的俄语,她学过五种外文。她有家,也有儿女,可还学了这么多种外文。她当时的毅力,实在是我们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简单法则2014 年 2 月 27 日。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李方华上台接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只见她上穿一件红色的唐装,下着一条黑色长裙。传统的民族服装再加上儒雅的气质,李方华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女科

6、学家的良好风貌。这一身漂亮的服装是谁为您准备的?“欧莱雅公司的人告诉我最好穿民族服装。因此春节过后女儿拉我去商店,正赶上唐装大削价,就买了一件。黑裙子是我女儿的,到了巴黎我的裙子皱皱巴巴的,怎么也弄不平,我就把女儿的裙子穿上了。 ”这话让人发笑,同时也让人吃惊:这么复杂的事情竟能如此简单地处理了,并且事倍功半。其实,简单是李方华的生活哲学。在苏联留学时,助学金不很高,而且吃的饭不习惯,有的中国学生就几个人一块开火做饭。李方华嫌麻烦,坚持在学生餐厅吃,甚至几块点心,一杯咖啡就算一顿饭了。参加工作,特别是结婚以后,她依然生活简单。除了买菜买吃的,李方华很少逛商场。平时她还尽量少看点电视,从不想着八

7、小时以外的潇洒。生活的简单完全是为了科研工作。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一方面发现新的事物和现象,另一方面发现新的观察手段和研究方法。李方华的工作就是寻找新的观察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并且要把它简单化,实用化。简单不仅是她生活的追求,也成了她的科学追求。李方华说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为别的学科服务的。国际上有个惯例,不论哪个学科的,矿物学、地质学、物理、化学等等,如果你宣称发现或做出了新的晶体材料,你必须向世人公布这种材料的晶体结构,否则你的材料就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李方华本身不研究材料,而是把衍射晶体学和电子显微学结合起来,找到测定晶体结构、测定原子排列的新方法。李方华发展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

8、电子晶体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在该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她曾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讲习班上作特邀报告和担任教员近 40 次,发表论文 200 多篇。正因生活上删繁就简,所以她科研上才能领异标新。透视“机会 ”欧莱雅是什么?李方华不知道。当得知考虑推荐她作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候选人时,她问欧莱雅是什么,回答说是个化妆品公司。李方华说:“我又没用它的化妆品,干吗往那里推荐呀?”后来她才慢慢地知道了这个奖项以及它的分量。获奖后,李方华自然很高兴,但她在多种场合表示:国内比我工作努力、做出成绩的女同志不少,哪个学科都有。这次我拿这奖只不过是碰到了机会。仅仅是碰到机会吗?这

9、是李方华的谦词。获奖的确有个机会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人提名,你是不可能获奖的。但在前三届欧莱雅奖的评选中,中国都有女科学家被推荐,为什么没有获奖?就是第四届推荐的中国女科学家也不止李方华一人。想必是李方华对科学的贡献征服了评委。李方华在接受采访时曾三次谈到机会问题。记者问李方华,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电子衍射和显微科学?她说, “文革” 期间,物理所的科研秩序被打乱,有两年时间她在干校和工厂劳动。1973 年,当时的物理所所长施汝为让她参加调研晶体学的发展动态。李方华因而有机会在图书馆看到国外关于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报道。自此她一直跟踪这门新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开始长达 30 年的研究。这也叫机会?领导

10、分配工作,也仅仅是要求调研。随后自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在科研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果是现代的年轻人,多数不会把这看成是老所长给的机会,定当会把功劳完完全全记在自己的身上。然而李方华不是那样,每每提起老所长,她总是一往情深,感谢他给自己到图书馆查资料的机会。李方华还谈到过她科学生涯中的一次机会。1977 年秋。结束文革动乱的北京秋阳高照。李方华得知北京器材厂正准备安装一台新引进的菲利浦 em400 电子显微镜。这是在北京安装的第一台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早已对高分辨电子显微像感兴趣的李方华兴奋不已。她向领导请求,要求参加安装工作。几经协调被批准后,李方华每天从北京中关村乘一个

11、半小时的公交车进城,与工人、技术员,包括荷兰专家一起摸爬滚打,前后一个多月将仪器安装成功。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不好好待在研究所,却非要干安装显微镜这样的体力工作,为什么?“这台显微镜是要为全北京的科研工作服务的,我要是参与安装,和他们混熟了,又会操作,取得使用权不就方便些吗?”大科学家也常使用这种小智慧。结果李方华真就获得了每周一天的使用权。原因是“这个科学家对仪器懂原理、会调试,了解构造,厂家让她用放心。 ”从小喜欢数学,并被数学老师喜欢的李方华是很会计算的。每周使用一天,其实就是可以使用三天:早上 8 点准时进实验室工作,第二天早上 8 点再将钥匙交给别人,三个 8 小时工作日。不过李方华

12、的代价必须是连轴转。那时,她正迷恋于点阵像的研究,用显微镜照相、冲片、洗片、分析,再照相、冲片、洗片、分析?这种工作持续了 3 年。她终于拿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参加了国际研讨会。人的一生是会碰到很多机会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李方华就抓住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几个机会。如果用哲人的话来说,机会就爱光顾李方华这样勤奋、有着充分准备的人。做一块基石李方华曾在四所大学就读,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广州中山大学天文系、武汉大学物理系、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除了在列宁格勒大学顺利毕业外,在其他三所大学她都是肄业。1949 年李方华从广州培道女子中学毕业后,报考了三所大学,结果先被私立岭南大学物理系录取,

13、但学费较贵。上学没多久,中山大学发榜,李方华考上了天文系,她当然选择去国立学校。但解放初期,中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太多,有点影响上课,李方华于次年又转投到武汉大学。在武大只读了一年书就被保送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在这里经过四年苦读,她终于毕业了。李方华上大学换的学校多,但是工作后却没换过单位,一辈子都奉献在中科院物理所。她不仅人不换地,而且很长时间连研究方向都不换。1977 年,李方华发表了她第一篇涉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文章。20 多年来,她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用衍射晶体学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的办法观测物质结构,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她认为,科研工作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新方

14、法,发了几篇文章就完事了,就转向其他方向的研究了;另一种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弄清更多的细节,当别人采用这种方法时,有问题你马上就能说出怎么解决。李方华把他们建立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新方法比喻为链条,她与自己的研究生一个一个地为它增加链扣,理论、方法和应用都越来越完善。物理所的一个老同事对李方华说,你这个题目怎么老做不完啊?对此,李方华只是淡淡一笑。她认为,工作做到可以报成果是告了一个段落,可以收摊再做别的题目,但她要把她的新方法培养成一棵大树,让它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将来结出更多更丰硕的果实。20 多年,李方华在同一个研究方向里辛勤耕耘,不改初衷,探索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为学科发展积累

15、着知识财富。她愿做中国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界的第一块基石。第二篇:女性权益因无法辞退孕妇 竟调其当清洁工【案例回放】2014 年 4 月,原本担任上海某公司资深策划的杨女士请了一个月长假到国外探望丈夫。5 月 21 日重新上班时,她得知公司一个项目宣布解散,包括她在内的总共十名员工将要离职。但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为此公司不能解除她的劳动合同,就给她安排了一个清洁工的工作。负责清扫公司男、女厕所,负责地面、纸篓、马桶和洗手面盆等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工作。这令她气愤不已:“我月薪 9000 元,如果签了这份合同,估计就成了史上最贵的清洁工了。 ”【点评】尽管杨女士原来的岗位已经撤销,但是调整岗位应当合

16、理,特别是“三期” 员工的岗位变更应当减少工作量等以使其适应这份工作。从孕妇这一特殊性来说,清扫厕所这一工作对怀孕妇女不合适。若说公司里再也找不到比清洁工更适合一个月薪 9000 元员工的岗位,是难以令人信服的。预产期前遭遇除名 女工状告电子公司【案例回放】2014 年 5 月底,外地一电子公司职员祖女士距预产期只有一个月,因患糖尿病,她申请休息未被批准。几天后,她再次要求休两个月“无薪假 ”,因没有医院诊断证明,再次被拒绝。此后祖女士一直未上班,也未说明,甚至与公司失去联系。一个月后她在加拿大生下孩子。祖女士回国后得知,她在生产的前几天,已被公司除名。祖女士将公司告上法庭,索赔近 20 万元。公司称,祖女士连续旷工达 3 天,违反了规章制度。法庭认定,公司与祖女士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点评】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明确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