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12065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浅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尝试,它是公办高等院校教学与社会资金有机结合的产物。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特殊的教育背景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以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为例,就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解决策略做了一些探索性分析。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心理;调整策略独立学院是在市场

2、经济形势下为适应教育大众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自 1999 年出现以来发展迅速,当前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的重要力量。在目前严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而作为依托母体品牌优势的独立学院来说,由于其自身办学体制的特殊性,其毕业生不仅受到了正规院校的误解,同时还受到了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普遍歧视,无形中给独立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们增加了更大的心理负担。因此,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探索出一套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对于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的就

3、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推进学校健康协调发展乃至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2011 届及 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测试为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点,探讨了培育独立学院大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途径。一、就业心理状况调查2011 年 6 月 10 日,我们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 282 名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上心理测试,其中,女生 177人,占被试人数的 62.1%,男生 105 人,占被试人数的37.9%。在参加上心理测试的系部中,机电系 33 人,资土系 56 人,信息系 65 人,经管系 85 人,文

4、法系 43 人;理工类有 154 人,占被试人数的 54%,文史类有 128 人,占被试人数的 46%。2012 年 6 月 21 日,我们对泰山科技学院的 316 名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上心理测试,其中,女生 167 人,占被试人数的 52.8%,男生 149 人,占被试人数的 47.2%。在参加上心理测试的系部中,机电系 43 人,资土系 64 人,信息系50 人,经管系 93 人,文法系 66 人;理工类有 157 人,占被试人数的 49.6%,文史类有 159 人,占被试人数的50.4%。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与此同时,我们对泰

5、安市高校中设有独立学院的兄弟单位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测试,在发放的 500 份调查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 430 份,占实测人数的 86.0%。其中,男生 176 人,占有效问卷的 40.9%,女生 254 人,占有效问卷的 59.1%;理工类有 210 工人,占有效问卷的 48.8%,文史类有 220 人,占有效问卷的 51.2%。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在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毕业生进行心理测试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虽然复杂多样,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但总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就业时同时具备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大学生在就业时心理经常出现两种矛盾,一种是自卑,对

6、自己没有信心,另一种是自负,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无论哪一种情况,最终都会使学生受到伤害。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属于本科三批,与本科一批和二批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技不如人,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尤其是在与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学生同台竞技时,总会底气不足,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另外,据调查了解,有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不招“三本”的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时也有此种现象,在 2012 年的研究生考试中,也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次出现了部分

7、高校将“三本”学生拒之门外的现象。因此,一些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有自卑心理,不敢正视现实,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长处,失去了求职的勇气和信心,陷入了自怨自艾的不良情绪中无力自拔。自负实际上是自大,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在就业时,有的大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认为自己具备种种优势,有着优越于常人的一种自信。如一些专业较好,在学校中表现比较突出或者多次获得过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学生则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现实环境,一味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考虑问题,以为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才高八斗,任何工作都可以游刃有余,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

8、凡、四处吹嘘,结果往往不能自圆其说,最终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徒留遗憾。2.攀比心理大学生毕业时平均年龄在 22 周岁到 23 周岁之间,这些青年学生血气方刚、争强好胜,这就使他们在就业时有一些错误的心理导向,如虚荣心和盲目攀比的心理,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就业中,有些学生凭借各种有利条件如自身条件、家庭条件等能找到理想的岗位,他们在同学中经常吹嘘自己工作收入高、待遇好、前途广、社会地位优越等,有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平衡

9、感,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来进行超越。因此在找工作时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职业发展等因素,只是一味的想要超越别人,结果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3.就业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较大,有失落感 在的传统观念中,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一直深入人心,铸就了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 ,这种“精英情结”促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期望值,人为的设置了就业方向性的禁锢,如非大城市不去、非外企不去、非高收入不去等。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多是当前市场需求较热门的专业,专业选择的导向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学费较高,因此,学生及其家长总期望高额的教育投

10、入能获得良好的就业前景。对于就业,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因而,大量毕业生对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连年升温,始终不减。他们希望能够到条件好、收入高、起点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对不符合自己期望值的单位则一概否定、不屑一顾。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但是,在目前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会面临种种困境,比如,正规院校的不认可,社会的不认可,用人单位的不认可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给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高期望值当头一棒,使他们美好的愿望落空。可是,即使面

11、临就业困境,他们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对一些虽有发展前途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不屑一顾,对于西部城市和偏远山区更是少有人问津,结果“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经常发生,择业行为与实际情况出现极大偏差。4.严重的依赖心理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炼,也缺少社会经验,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独立意识,在关键时刻个人不能进行独立的决策。有些毕业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供需见面会,或者参加了但不能独立做出是否签约的决定,需要依靠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判断。有些毕业生甚至参加供需见面会也要由家长全程陪同并全盘决定,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另外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自己不去找工作,一

12、味地等、靠。等学校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靠家长四处奔走,托关系走后门,当父母和亲朋的四处奔波毫无成效或者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5.严重的焦虑和烦躁心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近几年来,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07 年全国有 495 万大学毕业生,2008 年有 559 万,2009 年有 611 万,2010 年有 631 万,2011 年有 660 万,2012 年有 680 万,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就业难度日趋增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独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更是面

13、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焦虑心理和烦躁心理是非常突出的表现。焦虑心理是指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过分紧张、忧虑不安和对未来不可计划和预知的消极情绪体验。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反应,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学生调查表明: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中,个人前途与就业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而且压力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上升。有近三成的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对未来感到焦虑,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再加上有些媒体经常在络及报纸上发表大学生工作不好找,毕业即失业,求职不成走入极端等负面新闻,引起了大学生对就业的焦虑甚至

14、恐慌。还有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容易产生烦躁心理,整个就业期精神亢奋,心急如焚,既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稳定下来,又担心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匆匆签约会上当受骗追悔莫及,另外还担心过早签约会错过了更好的就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机会。因此,他们的就业心理出现了互相矛盾的一面, “这山望着那山高” ,由此造成了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患得患失。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整大学生参与就业,是大学生活的一种必然归属,也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是正常的,由于就业压力较大,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

15、。面对这种情况,关键是应当如何调整才能使我们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同专业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大学生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敲门砖是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三本”学生,与正规院校毕业生进行竞争时已经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是不会获得用人单位的赏识的,即使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可能获得施展的机会。2.正确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