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525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 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上) 感谢作者授权 内容 提要:淮南子和文子的关系是很清楚的, 淮南子有可能称引而不是抄袭了古本文子 ,今本文子却大量抄袭了淮南子 ,今本文子对淮南子的抄袭可以 总结 为:大量拷贝、删节摘录、改头换面、概括虚化、弄巧成拙五条二十个字,每一条都可以找出确凿的证据。 关于竹简文子 、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 问题 ,无论是文子 研究 ,还是淮南子研究,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 目前 学术界的观点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竹简本子与今本文子应当区别对待,今本文子大量抄袭了淮南子的观点;但仍有学者坚持认为是淮南子抄袭了文子而今本文子大体可信;还有的学者认为文子和淮南子相互

2、抄袭;另有学者认为文子和淮南子没有谁抄袭谁的问题,而是它们有共同的来源。可以说, 文子和淮南子可能的关系无非也就是这几种,各种观点的提出和相互驳难将会使讨论更加深入。本文将在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较集中地讨论今本文子如何抄袭淮南子的问题,以就教于大方。一、四个最基本的事实 其一、今本文子与淮南子重合太多,而竹简文子和淮南子呼应太少。如果有一段话简单地在这本书里有,在那本书里也有,当然谈不上谁抄谁的问题,但是淮南子和文子中的内容在相重合的同时,形式上又发生了变化,这就为我们 分析 二者的关系提供了线索。最主要的是这种重合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丁原植先生统计今本文子约有 39,228 字,笔者用电脑

3、统计,为 39,231 字 ,相差无几,其中 30,800多字见于淮南子或和淮南子基本对应,最后两篇主要内容完全见于淮南子 。实际上上仁一篇有1,100 多字不见于淮南子 ,占上仁一篇的三分之一。)从字数上来讲,今本文子近四万字,其中近 80%左右和淮南子中有关内容完全重合,也就是说今本文子中只有不到八千多字的内容不见于淮南子 。如果没有竹简文的出土,我们还可以说, 文子一书“为淮南子吸取殆尽, ”但是竹简 文子中现存的内容绝大多数和淮南子没有对应关系。 淮南子虽亦杂采诸书,但“首尾条贯、自成机杼” ,且取他书者基本保留原貌,而在今本文子中却大都变成了“老子曰” 的内容,尤其是不同身份的对话者

4、被悉数抹去姓名。竹简文子目前的释文和淮南子明确对应者很少,而且个别相对应的材料是否就是竹简文子中的内容还不确定。其二、今本文子和竹简文子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异大于同,而今本文子和淮南子却是同大于异。更为主要的是, 淮南子一书,立论宏伟,视野广阔,近于庄子 ;典故丰富,广征博引,近于吕览 ;文辞华丽,讲究声韵,近于汉赋,囊括众家而自成一体,文风统一。相比之下,竹简文子文风朴素,言简意赅。其三、竹简文子下葬于西汉末年。这个时间一方面晚于淮南子的问世;另一方面,刘向歆见父子领校秘书的时间和八角廊四十号汉墓的下葬 时代 都是在西汉未年,相差最多不过 30 年。汉成帝河平之年刘向受命领校秘书,至绥和二年,刘

5、歆继续父业。李学勤先生已经指出,可知九篇本的文子存在于西汉晚期。八角廊 40 号汉墓正好属于这一时代,发掘者推断墓主是中山怀王或孝王,但倾向于前者,中山怀王卒于宣帝五凤三年,比刘向校书早 21 年,孝王卒于成帝绥和元年,则接近刘歆领校秘书之年。 “无论如何,刘向歆父子所见文子应该和竹简本一致,至少也是相似的。 ”当然不能排除刘向歆父子整理不同的文子传本,在结构和篇名上作一些编辑的可能。但是,如果当时的文子就和淮南子有如此大量内容重合,刘氏父子和班固不会熟视无睹的。而对于文子一书纯粹性的质疑是从唐柳宗元开始的。 其四、竹简文子有上下经之分,而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九篇,魏晋以来的著录则有十篇、十一篇、

6、十二篇数种。今本文子多为十二篇。孙星衍认为“班固”艺文志称九篇者。疑古以上仁 、 上义 、 上礼三篇为一篇,以配下德耳。孙星衍的这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他的判断也令人费解。如果, 上仁 、 仁义 、上礼三篇为一篇,那么文子一书是十篇而不是九篇。这里的“上” 都是 “尚”的意义,不知和 “下德”如何“配” 法。以这些基本的事实为前提,我们不难推论是今本文子抄袭了淮南子 。李厚诚先生最近撰文说“张丰乾君此前曾有一文论文子与淮南子关系,认今本文子为伪”,他还批评了 “张君认今本 文子为伪的主要理由”,实际上,笔者从来没有论定今本文子是伪书,而是一直强调,竹简文子的出土证明今本确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

7、二者从形式到 内容 相去甚远,不可相提并论。对比两者的同异,就不难发现今本必晚出于竹简本。今本的出现不会早于东汉前期, 淮南子不可能抄袭今本文子 ,它和竹简文子也没有多少直接联系,是后人大量抄袭淮南子以补充今本文子 ,以至于文子其书面貌大变。换言之,我认为,今本文子不全真,也不全伪,而是如柳宗元所言,是“驳书” ,竹简文子的出土确证了这一点。下面更进一步地证明这一点,同时回答学术界的一些猜测。二、今本文子比竹简本更早吗关于竹简文子的“避讳” 今本文子晚于竹简本,不光是“理当如此” ,而是有确凿的根据,容易形成共识。但赵建伟先生最近提出今本文子的主体部分要早于竹简文子 ,为竹简文子所本。他的主要

8、根据是竹简第 0806 号:“也,大而不衰者,所以长守,这两句简文与今本文子道德 “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也”,相对应, “很明显,简文为了避汉惠帝刘盈的讳而把盈改成了大,今本则保存了古本的原貌。 ”这里首要的 问题 是“ 大而不衰者,所以长守”和今本“ 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也, ”是否对应的问题, “不衰”和“不亏” 显然不是对应的。竹简 0864 号为: “高而不危者,所以长守民”,今本则为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 “守民” 与“守贵” 也不是对应的。实际上竹简本与今本在这个问题上差异是比较大的,简本:090 也,见小故能成其大功,守静 080 也,大而不衰者,所以长守 08 高而不

9、危,高而不危者,所以长守民 23 有天下,贵为天子,富贵不离其身今本:处大,满而不溢;居高,贵而无骄。处大不溢,盈而不亏;居上不骄,高而不危。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富贵不离其身,禄及子孙,古之王道具于此矣。 今本所讨论的问题可分解如下:处大,满而不溢,处大不溢,盈而不亏,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 居高,贵而无骄,居上不骄,高而不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 。富贵不离其身,禄及子孙,古之王道具于此矣。和简本一样,今本也是讨论了“大” 的问题,简本中的“大而不衰” 是和上文的 “见小故能成其大功”相呼应的。今本中也提到了“大” ,但是不是讲 “大而不衰”,而是说“ 处大不溢”

10、 。孝经诸侯章有相近的言论: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盖诸侯之孝也。孝经的这段话非常著名,在吕氏春秋察微中就被引用。这段话的脉络也可分解如下:在上不骄,高而不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盖诸侯之孝也。 对比一下,不难发现,今本文子是综合了孝经和竹简文子中的思想, “处大不溢” 一词, “处大”来自竹简文子 ,而“不溢 ”来自孝经 。今本 文子和竹简文子都讨论大和高的 问题 ,大者谓功大,高者谓位高,而孝经中讨

11、论的却是“在上” 和 “节度”的问题。同时,今本文子的落脚点又在守“富贵” 之上,和 孝经一致而和竹简文子关注“守民” 不同。从今本 文子和竹简文子的同中之异恰好可以看出今本文子是如何改窜竹简本的。所以, “大而不衰” 和“盈而不亏”不是对应的,竹简文子因为避讳而把“盈” ,改成了 “大”也就无从谈起了。实际上,盈而不亏一词,常和“盛而不衰” 一词联用,淮南子泰族训:“ 夫物未常有张而不驰,成而不毁者也,惟圣人能盛而不衰,盈而不亏。 ”显然, “大而不衰”和“盛而不衰” 是同义词,和“ 盈而不亏 ”相对为文,而不是相互替换的关系。 “大”和“盈”在 文意上也相去甚远。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12、竹简文子因为避汉惠帝刘盈之讳而把“大” 改成“ 盈 ”是不可能的,以此为依据认为今本早于竹简本更是靠不住的。至于江宁先生所言,今本文子中有些是后人无法“ 窜入 ”,不能伪造的。他的主要例证是文子 自然 :“圣人兼而用之,故人无弃人,物无弃材” ,是引用今本老子 127 章的 “弃材”在传世本老子 中无一例外地作“弃物”,而在帛书早、乙本都作“弃财,由此可以证明今本文子的早出、而淮南子道应训也有引 27 章这一句, “由此看来, 文子本是有独立来源的,并非全抄淮南子 。 ”今本文子没有全抄淮南子是完全正确的,但它抄了淮南子的地方却是不可置疑的。江先生所举文子自然中的那段话实际上是和淮南子主本训中

13、的一节相对应的,在这一节中, 淮南子主术训说“无弃材” ,今本文子 也说“ 无弃材”,不是抄袭又是什么呢?而江先生所提到的今本文子中的“非君子之宝” 影响 了老子的传本也是需要讨论的,因为帛书老子已经有了“非君子之器 ”一词,而帛书本虽下葬于汉初但它的抄写时间以及撰作时间则是比较早的,这是用不着强调的。三、 淮南子是文子的义疏并篡改了文子吗关于淮南子的“避讳” 问题及其它 王利器先生认为今本文子上义篇 “今志人之所短,忘之所长。 淮南子氾论训作“ 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修”, “此则以淮南厉王名长,故讳长为修也。此尤为淮南子窜改文子之的证。 ”但对照一下今本文子上义篇与淮南子氾论训相对应的文

14、字,却发现王先生的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第一, “长”在淮南子中反复出现, “长”也不鲜见,如时则训:“日长至,阴阳争 ”, 谬称训:“言小人不在其位,不可长也”, 道应训引老子之言“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第二、 氾论训这段话主要是讨论不能对人求全责备,要从大处着眼,主题是“责人以人力” 和“自修以道德”,此处“修” 乃 “修养”之 “修”,和“长” 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说,“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修” 是不可能找到贤人的。今本文子上义篇前文把“ 修道德”改为 “修道”,后文见一短字而把“修 ”改为“长”,窜改之迹无可辨驳。王利器先生所言淮南子 , “窜改文子之文以为楚语。 ”实际上却是

15、今本文子据高诱或许慎之注改动了淮南子 ,因为如果是淮南子改了文子 ,那么改为应该是全面的,而今本文子改动淮南子则主要以许慎、或高诱之注为依据,事实正是今本文子对淮南子 “楚语” 的改动都没有超出许慎或高诱之注。 淮南主术训:故善建者不拔“ 高诱注“ 言建形也”,今本文子上仁第 7 章, “故善建者不披,言建之无形边。 ”正如曾达辉等先生所言这不仅是抄袭之铁证,也说明抄袭行为生在高诱以后。 淮南子多用典故人名,而今本文子则据字形及段落大意改之,并且把淮南子对 文献 的误解一并抄入。说明造作者水平不高。今本本子上德 “虽未能见”之语,在 淮南子 缪称训中为“离朱弗能见也。 ”“离朱”是人名,古之明目者,庄子骈拇中曾提到此人, 孟子离娄上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可以规 ,不成方圆。 ”汉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